五月。〕所以报国足矣。濠州小城,使李璟自守,能守之乎!」〔璟,居永翻。〕使将濠州兵攻天长。帝遣铁骑左厢都指挥使武守琦将骑数百趋扬州,至高邮;〔九域志:高邮,东南至扬州一百里。趋,七喻翻。〕唐人悉焚扬州官府民居,驱其人南渡江,〔九域志:扬州南至江四十五里。〕后数日,周兵至,城中余癃病十余人而已,〔癃,良中翻,疲病也。〕癸酉,守琦以闻。
帝闻泰州无备,遣兵袭之,丁丑,拔泰州。
30南汉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卢膺卒。
31南汉主闻唐屡败,忧形于色,遣使入贡于周,为湖南所闭,〔闭,塞也。塞其道不得通也。〕乃治战舰,修武备;既而纵酒酣饮,曰:「吾身得免,幸矣,何暇虑后世哉!」〔此所谓坐而待亡者也。又古语云:「民主偷必死。」南汉主将死之征也!治,直之翻。舰,户黯翻。〕
32唐使者陈处尧在契丹,白契丹主请南游太原,北汉主厚礼之;留数日,北还,竟卒于契丹。〔去年,唐主遣陈处尧如契丹乞师。〕
后周纪五〔起着雍敦牂(戊午),尽屠维协洽(己未),凡二年。〕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下》
显德五年〔(戊午、九五八)〕
1春,正月,乙酉,废匡国军。〔唐末,以同州置匡国军。〕
2唐改元中兴。
3丁亥,右龙武将军王汉璋奏克海州。
4己丑,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权扬州军府事。
5上欲引战舰自淮入江,阻北神堰,不得渡;〔北神镇在楚州城北五里,吴王夫差沟通江、淮,后人于此立堰者,以淮水低,沟水高,防其泄也。舟行渡堰入淮。今号为平水堰。舰,户黯翻;下同。〕欲凿楚州西北鹳水以通其道,〔今楚州城西老鹳河是也。〕遣使行视,还言地形不便,计功甚多。〔行,下孟翻。还,从宣翻,又如字。〕上自往视之,授以规画,发楚州民夫浚之,旬日而成,用功甚省,巨舰数百艘皆达于江,〔艘,苏遭翻。〕唐人大惊,以为神。
6壬辰,拔静海军,始通吴越之路。〔先是,唐于海陵之东境置静海都镇制置院,西至海陵二百七十五里。宋白曰:静海军本扬州狼山镇地,南唐于狼山北立静海制置院,周得之,建静海军,寻升为通州。〕先是帝遣左谏议大夫长安尹日就等使吴越,语之曰:「卿今去虽泛海,比还,淮南已平,当陆归耳。」〔自静海军东南至江口,于狼山之西渡江登陵,抵福山镇,则苏州常熟县界,吴越之境也。先,悉荐翻。语,牛倨翻。此,必利翻。〕已而果然。
7甲辰,蜀右补阙章九龄见蜀主,言政事不治,由奸佞在朝;〔朝,直遥翻。〕蜀主问奸佞为谁,指李昊、王昭远以对。蜀主怒,以九龄为毁斥大臣,贬维州录事参军。〔临乱之君,各贤其臣,卒之亡蜀者昊、昭远也。〕
8周兵攻楚州,踰四旬,唐楚州防御使张彦卿固守不下;乙巳,帝自督诸将攻之,宿于城下,丁未,克之。彦卿与都监郑昭业犹帅众拒战,〔帅,读曰率。〕矢刃皆尽,彦卿举绳床以鬬而死,所部千余人,至死无一人降者。〔唐失淮南,死于城郭封疆者犹有人焉。〕
9高保融遣指挥使魏璘〔璘,离珍翻。〕将战船百艘东下会伐唐,至于鄂州。
10庚戍,蜀置永宁军于果州,以通州隶之。
11唐以天长为雄州,以建武军使易文赟为刺史。二月,甲寅,文赟举城降。〔赟,于伦翻。〕
12戊午,帝发楚州;丁卯,至扬州,命韩令坤发丁夫万余,筑故城之东南隅为小城以治之。〔今扬州大城是也。扬州古城西据蜀冈,北包雷陂。治,直之翻。〕
13乙亥,黄州刺史司超奏与控鹤右厢都指挥使王审琦攻唐舒州,擒其刺史施仁望。
14丙子,建雄节度使真定杨廷璋奏败北汉兵于隰州城下。〔败,补迈翻。〕时隰州刺史孙议暴卒,廷璋谓都监、闲貛使李谦溥曰:「今大驾南征,泽州无守将,〔「泽州」当作「隰州」。〕河东必生心;若奏请待报,则孤城危矣。」即牒谦溥权隰州事,谦溥至则修守备。未几,北汉兵果至,〔几,居岂翻。〕诸将请速救之,廷璋曰:「隰州城坚将良,未易克也。」〔将,即亮翻。易,以豉翻。〕北汉攻城久不下,廷璋度其疲困无备,〔度,徒洛翻。〕潜与谦溥约,各募死士百余夜袭其营,〔九域志:晋州西北至隰州二百五十里。杨廷璋盖潜军而至,与隰州约,表里相应也。〕北汉兵惊溃,斩首千余级;北汉兵遂解去。
15三月,壬午朔,帝如泰州。
16丁亥,唐大赦,改元交泰。
17唐太弟景遂前后凡十表辞位,且言:「今国危不能扶,请出就藩镇。燕王弘冀嫡长有军功,〔弘冀,唐主之嫡长子。军功,谓用柴克宏败吴越兵以解常州之围也,事见上卷三年。长,知两翻。〕宜为嗣,谨奏上太弟宝册。」〔上,时掌翻。〕齐王景达亦以败军辞元帅。唐主乃立景遂为晋王,加天策上将军、江南西道兵马元帅、洪州大都督、太尉,尚书令,以景达为浙西道元帅、润州大都督。景达以浙西方用兵,固辞,〔吴越之兵虽于常州败退,盖犹遥应中国。〕改抚州大都督。立弘冀为太子,参决庶政。弘冀为人猜忌严刻,景遂左右有未出东宫者,立斥逐之。〔为弘冀毒杀景遂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