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大辟一千三百九十五人。
  注  释
  【一】所宜显谕国人「宜」原作「以」,据阁本及宋大诏令集卷二三六、西夏纪事本末卷二九改。
  【二】立界堠之处为界上引宋大诏令集、西夏纪事本末「立」上均有「已」字。
  【三】及本处部族有逃叛入尔夏国者「尔」原作「贡」,据阁本改。
  【四】为左右司员外郎「左右司」,本书卷三七四元佑元年四月乙未条正文及小字注均作「左司」,疑「右」字衍。
  【五】已降朝旨宋会要蕃夷六之五三「已」上有「依」字。
  【六】管下部族宋会要蕃夷六之三六此句上有「应鄯州」三字。
  【七】令经略司依此转送恩信「转送」,阁本作「传送」。
  【八】青唐录以此指挥乃十一月「此」原作「出」,据阁本、活字本改。
  【九】国人以不平瞎征父子篡夺阁本「人」下有「本」字。
  【一○】令一番在边防守「令」原作「今」,据阁本、活字本及宋会要兵四之一七改。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五百二十
卷五百二十
  起讫时间 起哲宗元符三年正月尽其月
  卷  名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百二十
  帝  号 宋哲宗
  年  号 元符三年(庚辰,1100)
  全  文
  春正月戊辰朔,不受朝。
  己巳,故蕃官皇城使、果州防御使李蔺□纳支赠客省使,皇城使、贺州刺史李世恭赠引进使,雄州防御使、西京左藏库副使乌当,供备库副使色明魏钊并赠客省使,内殿承制王吉赠皇城副使,李世恭子良嗣为左班殿直,并以青唐死事故也。(魏钊子孙恩泽,在四月二十五日。)皇城使、昌州刺史种朴特赠雄州防御使,母封永嘉郡太君,录其后十资,赠恤加等。(种朴传当别修,实录即于二年十月二十一日朴战没时立朴传,殊草略。)
  辛未,诏以服药不视事三日,自五日为始。今月五日紫宸殿宴辽国使副可罢,仍就驿赐宴。六日辽国使副辞于门外。
  壬申,太常寺言,景灵宫大定殿将毕工,依例奉安神御。诏奉安使行礼,车驾及皇太妃、太妃、皇后更不亲诣。
  癸酉,礼部言:「近以天下解发并免解举人有不到京者,尝申请纳卷引保,各展限十日。今将限满,尚有千余人未到。闻远方举人正值雪寒,道路难阻,乞特展限锁院五日。其未锁院以前,并许纳卷引保。」从之,仍特展七日。(新无。)
  乙亥,诏十一日、十二日不视事,景灵宫朝献,尚书左仆射章惇等分诣行礼。
  吏部言,都大并河埽使臣兵士及修河物料,虽许不拘常制抽差取射者,并听本监与转运外丞司执奏占留。从之。
  丙子,宰臣执政官入内东门问圣体。
  丁丑,景灵宫大定殿奉安太宗皇帝御容。
  三省、枢密院诣内东门问圣体,至申时,入对于福宁殿。上着帽,背坐御座,神色安愉。谕惇等曰:「医者云:『胃桩未生,饮食不进。』外事更处置。」惇等曰:「已祷宗庙社稷,今更于文德殿设醮祈请。」是夕,三省、枢密院俱宿禁中。
  戊寅,三省、枢密院诣内东门入问圣体,上坐榻上,神采光泽如常。曰:「服丹砂数粒,桩犹未生,不冠勿怪。」惇等拟例肆赦,上可之。遂大赦天下,应合牵复、□用、量移、移放人,并依赦格,疾速检举施行。(曾布尔日录:十二日早聚,因言昨日已肆赦,及添入□用、牵复、量移等,当须奉行。因又言,布尝于上前云:「编敕刺配法中,亦分广南及远恶处为两等。今在远恶处者纵未可徙内地,且移广南一善郡,亦稍慰人心。公等不可不以此奉行。」觽皆许肯。章惇云:「子开、致远等皆当复职。」十一日宣赦毕,赴内东门。布云:「赦文中不曾及责降、编管、安置人等如何?」惇及许将皆云:「自有赦格。」布云:「外人安知赦格?上服药,如此欲以召欢声和气,何须更尔闭藏?」惇云:「非闭藏,要添入即添。」遂贴麻添入应合牵复、□用、量移、移放人等,并疾速检举施行【一】。)
  罢宣德门观灯。(布录十一日,合添入。)
  枢密院言,湟州王厚保明蕃酋洛□并小首领畼铎□等与多罗巴人会战,夺还所掳汉人户及生擒蕃贼获马旗等,乞优与推恩。诏洛□与东头供奉官,差充本族都巡检;畼铎□、钤令结笃、胪令结、角蝉并与三班借职,仍各赐银帛有差【二】。
  枢密院言:「郎阿章元系河州蕃官,累立战功,兼昨收复邈川等处,有功未赏。本无背汉之心,止因前经略使措置乖方,致令逃背。已令河州存恤其家。及溪巴温、多罗巴虽曾拒官军,久未出汉,亦已累行招诱。」诏令胡宗回誊写蕃字,选差人赍付晓谕,若能翻然改图归顺,依前降指挥除授官职。郎阿章当议并未赏功绩优与迁补【三】;多罗巴亦当优补名目。(青唐录全录此。)
  己卯,上崩于福宁殿,寿二十有五。(王称东都事略云:殡于殿之西阶。)夜漏未尽,宰臣、执政会门下省,黎明诣内东门,宣召入会通门,至福宁殿。皇太后坐殿东,垂帘,宰臣、执政至帘前,皇太后哭谕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