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进」,据阁本改。
  【三】与王安石异论「异」原作「议」,据阁本改。
  【四】张商英以二年七月六日自开封推官出提点河东刑狱「二」原作「三」,「七」原作「十」,据阁本及正文改。
  【五】姚□未老休退宗丞绍圣四年三月有传语义未安,疑有脱文。
  【六】臣窃闻近日有司建议「日」原作「百」,据阁本改。
  【七】岂待百官将校旅列于廷「待」原作「特」,据阁本改。
  【八】及称一面奏缴元降指挥「奏缴」二字原倒,据阁本乙正。
  【九】遽行谴责「谴」原作「遣」,据阁本及长编纪事本末卷一○四韩维解机政改。
  【一○】此不为罪何耶同上书「何」下有「为罪」二字,疑是。
  【一一】卿宜先定一州郡「州郡」原作「知州」,据同上书改。
  【一二】韩绛原作「韩维」,据阁本及东都事略卷五二吕公弼传改。
  【一三】慑服万官「慑」原作「惧」,据阁本及长编纪事本末卷一○四韩维解机政改。
  【一四】起自疏远「起」原作「超」,据阁本及同上书改。
  【一五】面却其请「面」原作「而」,据阁本及同上书改。
  【一六】臣安可忍而不辩忍而不去哉同上书作「臣安可忍默,不辨而去哉」。
  【一七】传闻吕陶不自引咎「不自引咎」原作「自有引咎」,据阁本及同上书改。
  【一八】缙绅士大夫「士」字原脱,据同上书补。
  【一九】令团结战兵「团」原作「围」,据阁本改。
  【二○】不修贡奉「奉」原作「奏」,据阁本改。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四
卷四百四
  起讫时间 起哲宗元佑二年八月尽其月
  卷  名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四
  帝  号 宋哲宗
  年  号 元佑二年(丁卯,1087)
  全  文
  八月辛巳,朝奉郎、右司谏贾易知怀州。
  自苏轼以策题事为台谏官所言,而言者多与程颐善。轼、颐既交恶,其党迭相攻,易独建言请并逐二人,又言:「吕陶党助轼兄弟,而文彦博实主之。」语侵彦博及范纯仁。太皇太后怒,欲峻责易。吕公着言:「易所言颇切直,惟诋大臣为太甚,第不可复处谏列耳。」太皇太后曰:「不责易,此亦难作。(公祚切。)公等自与皇帝议之。」公着曰:「不先责臣,易责命亦不可行。」争久之,乃止罢谏职。既退,公着谓同列曰:「谏官所论得失未足言,顾主上方富于春秋,异时将有进导谀之说,以惑上心者。当今之时,正赖左右力诤,不可预使人主轻厌言者也。」于是吕大防、刘挚、王存私相顾而叹曰:「吕公仁者之勇,乃至于此!」(此据吕公着家传稍删润之。贾易言文彦博、吕陶党助苏轼、苏辙,辙奏乞外任札子可见。易到怀州谢上表又言:「轼持密命以告人,志在朋邪而害正。」苏辙又乞取问实状。据此,则易所言大略具在,独不知范纯仁何与也。又颐乃易党,而易请并逐之,未知信否。颐虽与易同逐,自缘他事为孔文仲弹劾,不知家传何以云然。又家传载易责命在七月二十四日,今从实录,盖七月二十四日有旨,及是乃施行耳。旧录云以侵毁大臣,言事失当,故黜之。新录削去「侵毁大臣」四字。)
  通直郎、崇政殿说书程颐罢经筵,权同管勾西京国子监。
  左谏议大夫孔文仲言:
  颐人品纤污,天资憸巧,贪黩请求,元无乡曲之行。奔走交结,常在公卿之门,不独交口褒美,又至连章论奏,一见而除朝籍,再见而升经筵。
  臣顷任起居舍人,屡侍讲席,观颐陈说,凡经义所在,全无发明,必因藉一事,泛滥援引。借无根之语,以摇撼圣听;推难考之迹,以眩惑渊虑。上德未有嗜好,而常启以无近酒色;上意未有信向,而常开以勿用小人。岂惟劝导以所不为,实亦矫欺以所无有。每至讲罢,必曲为卑佞附合之语,借如曰:「虽使孔子复生,为陛下陈说,不过如此。」又如曰:「伏望陛下燕闲之余,深思臣之说,无忘臣之论。」又如曰:「臣不敢子细敷奏,虑烦圣听。恐有所疑,伏乞非时特赐宣问,容臣一一开陈。」当陛下三年不言之际,颐无日无此语,以感切上听,而陛下亦必黾勉为之应答。又如陛下因咳嗽罢讲,及御迩英,学士以下侍讲读者六七人,颐官最小,乃越次独候问圣体。横僭过甚,并无职分,如唐之王伾、王叔文、李训、郑注是也。伾以诗、书侍讲,叔文以棋待诏,二恶交踵,终兆永贞之乱;注以药术用,训以易义进,两邪合纵,卒致甘露之祸。
  臣访闻颐有家不及治,有禄不及养,日跨匹马,奔驰权利,篃谒贵臣,历造台谏。其谒贵臣也,必暗窃重轻之意,出以语人,收为私恩,及有差除,若合符节,是以人皆惮惧之,而又深德之。其造台谏也,胁肩蹙额,屏人促席,或以气使,或以术动,今日当论列某事,异时当排击此人。而台谏之中,尝有俦类竭尽死力,如朱光庭、杜纯、贾易之流是也。臣居京师近二年,颐未尝过臣门;臣比除台谏官,颐即来访臣,先谈贾易之贤,又贺与易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