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分入东、西两塘【一一】,次入界河,于劈地口入海,通流无阻。今检计当修立东西堤防,计役三百十四万四千工【一二】。」诏知制诰、知谏院舒亶、度支副使、直史馆蹇周辅,再相视检计。
  诏升南京、青登邓郓曹济洺濮州有马教阅厢军【一三】,及真定府北寨劲勇、环州下番落未排定指挥并为禁军。
  佛泥国遣使入贡。佛泥不入贡者九百余年矣。(两纪并附年末。明年十二月二日,使人乃归。旧纪既于此年末书佛泥入贡,明年年末又书,盖重出也。新纪已削去。)
  注  释
  【一】荆湖北路昨应副沅州谢麟于归明蛮界置堡塞「昨」原作「作」,据宋会要方域二○之二○改。
  【二】恣j颀「颀」原作「顺」,据同上书改。
  【三】三年二月二十四日「二月」二字原脱,据下文己巳条李焘注补。
  【四】所有边近北界州军「北」原作「地」,据宋会要兵二八之二四改。
  【五】令仆射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令」原作「今」,据下文改。
  【六】二年十月四日「二」原作「三」,据上文辛酉条及宋史卷一八六食货志改。
  【七】承之坐报上不实及遣吏诇狱事「诇」原作「按」,据阁本改。
  【八】盖十八日诏犹有责谔轻出意「盖」原作「益」,据阁本改。
  【九】速领本军赴渭州「速」原作「连」,据阁本改。
  【一○】近差中正兼管延庆原三路「原」原作「渭」,据正文及此处路名简称例改。
  【一一】至干宁军分入东西两塘「两」原作「南」,据宋史卷九二河渠志改。
  【一二】计役三百十四万四千工「三」,阁本作「二」。
  【一三】有马教阅厢军「马」下原衍「军」字,据宋史卷一八九兵志、通考卷一五六兵考删。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三百十六
卷三百十六
  起讫时间 起神宗元丰四年九月尽其月
  卷  名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十六
  帝  号 宋神宗
  年  号 元丰四年(辛酉,1081)
  全  文
  九月甲申朔,知镇戎军种诊言:「兴、灵州等处多旧汉人,皆元昊所掳致者,常有思汉之心。乞明降指挥,言梁氏残害其主,使觽心解离,如有首领来归,特与官爵。」诏送高遵裕,降暣牓二十道付熙河都大经制司,令广募闲人,传示贼界。
  李宪言:「已遣使臣史诚赍书与鬼章约会兵之所,仍伺蕃兵所向。」
  乙酉,上批:「陕西、河东用兵,虽已有漏泄禁约,近多已传达委曲至河北缘边州军,显是方今预事文武官以私书漏露其事。其令河东、陕西诸路转运、经略等司,遍约束辖下文武官,不得与河北及四方亲识通书说边事,若有彰露,当械送下狱,终身废弃。」
  熙河路经略司言:「董□首领李叱纳钦等入贡,称董□遣首领洛施军笃乔阿公及亲兵首领抹征遵等,以七月辛丑部三万余人赴党龙耳江籛南及陇、朱、珂诺等处击夏国。」(七月辛丑,十六日。)
  是日,李宪入兰州。(是日乙酉,九月二日也,据丙申十三日奏。新纪系之乙酉,旧纪系之乙未,旧纪误也。新纪云:「乙酉,熙河经制李宪复兰州。」)
  丙戌,澶州言浮桥坏。(十二月戊辰系桥毕。)鄜延路转运司言,乞候出界,专责总领兵官照应防护粮草。诏兵与粮相须一体,令常相依附。权发遣环庆路经略安抚司高遵裕乞诏缘边诸路毋得妄称西贼犯境,多务杀戮,恐致生羌惊疑,有误招纳。诏札下送王中正。
  种谔言:「泾原路经略司申明全师出境,境内却以何军兵为备?臣详朝廷先遣徐禧于诸路措置,所定防守人数,以义勇、保甲及诸军年高人及不隶将兵代少壮兵出战,自当依详法式。」诏泾原路经略司依此施行。
  降知江宁府、龙图阁直学士、朝奉大夫刘庠一官,知滁州。坐所举人犯赃也。
  丁亥,都大经制泸州蛮贼林广言:「梓州路转运司官程之才对狱,董钺除名,兵行在近,界首事务未有官管勾。」诏权发遣提举常平等事江衍兼权转运判官,苗时中随军。
  诏河北缘边安抚司指挥辖下,自今谍报事毋得申大名府路安抚司。
  诏:「熙河路都大经制司已出兵破西贼,虑贼并兵一路以拒官军,令王中正、高遵裕移节制兵马近边下寨,以牵制贼势。如行军庶事已就绪,即相度乘机进讨,不须拘以原定日期,仍具节次以闻。」
  洛苑使苗履、左侍禁寄班祗候李宇为入西番抚谕使副,各迁一官。(新纪丁亥败夏人于西市,与乙酉李宪复兰州相接。按西市捷报在戊子,今于丁亥日不书此,旧纪亦系西市新城之捷在丁亥,今并不取。)
  戊子,诏:「泾原趋兴、灵,道路便近,川原□阔,易得水草。令高遵裕领环庆路兵合泾原之师结为大阵,取泾原路进讨,仍令卢秉应分战守兵,并听遵裕处分。」(秉时帅泾原。)
  熙河路都大经制司以西市新城之捷闻。(捷在八月二十三日【一】。)
  诏李宪:「方官军未出境之际,内外莫不以夏羌锋锐为忧,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