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蛮猺令作省户「省户」原作「省月」,据阁本改。
  【七】王广渊「广」原作「庆」,据阁本及下文、宋史卷三二九本传改。
  【八】萧敦善「敦」原作「郭」,据阁本及下文改。
  【九】王韶罚铜八斤「八」,阁本作「九」。
  【一○】韶以违朝旨与元瓘改名「韶」原作「诏」,据阁本及文义改。
  【一一】籴本「籴」原作「粜」,据文义改。
  【一二】漏泄上语「上语」二字原脱,据文潞公文集卷二一及下文李焘注补。
  【一三】实难更赴密院「更」,同上书作「便」。
  【一四】而汤与文王又为别子之后「汤与」二字原脱。按上下句皆以契、稷并提,则此句亦应以汤与文王并列,下文李焘注及宋会要礼一五之三七记此句正作「而汤与文王又为别子之后」,故补。
  【一五】追道契汤高宗商所以兴「高宗」与「商」原互倒,据阁本、活字本及下文李焘注、宋会要礼一五之三八乙正。按:此句语见史记卷三八宋微子世家太史公曰。
  【一六】不因文而失治情之实「治」,阁本及上引宋会要作「沿」。下同。
  【一七】七世之庙「七」原作「上」,据阁本、活字本及宋会要礼一五之三九改。
  【一八】若夫膺受天命「夫」原作「未」,据同上书改。
  【一九】非陛下所以尊祖事天之意也同上书,「非」上有「神不受天不飨」六字。
  【二○】力加纳采宋会要礼一五之四一作「少加采纳」。
  【二一】以为亦有待小国而王者宋会要礼一五之四九及下文李焘注俱作「以为亦待小国如何」。
  【二二】孟子论汤文王不待大国然后有天下上引宋会要及下文李焘注,「天下」下俱有「何与尊祖事乎」六字,宋朝事实卷六作「何关尊祖事」。
  【二三】禹是也三字原脱,据上引宋会要及宋朝事实补。
  【二四】以古言之上引宋朝事实「古」下有「礼」字。
  【二五】然僖祖与稷契事既不尽同「契」原作「禹」,据同上书及宋会要礼一五之五○改。
  【二六】盛其礼与歌舞「与」字原脱,据宋会要礼一五之四四及下文李焘注补。
  【二七】便为始封而抑之上引宋会要「始」下有「祖舍始」三字。
  【二八】是不然也「是」字原脱,据同上书补。
  【二九】将见迁就生说「生」,宋会要礼一五之四四作「其」。
  【三○】并云据上当迁「据上」,宋会要礼一五之四五作「处士」。
  【三一】别庙而祭「祭」原作「登」,据同上书及下文「祭之别庙,得礼之变」句改。
  【三二】合食分食「分食」二字原脱,据同上书补。
  【三三】而别作名数「别」,同上书作「制」。
  【三四】不能无小变损益以从时者「时」,同上书作「事」。
  【三五】记曰「记」字原脱。按「有其举之,莫敢废也」,语载礼记曲礼下;宋会要礼一五之四六正作「记曰」,故据补。
  【三六】庶乎易行「庶」原作「视」,据阁本及上引宋会要改。
  【三七】僖祖原作「僖主」,据本篇上下文及上引宋会要、宋史卷一○六礼志改。
  【三八】则臣又闻古者有疑上引宋会要「疑」上有「大」字。
  【三九】乞以此二者付有司检详施行「以」字原脱,据同上书补。
  【四○】以备九室「九室」二字原脱,据同上书及通典卷四○礼、唐会要卷一三禘祫补。
  【四一】以经云假哉皇考「云」原作「文」,据毛诗注疏一九之三周颂臣工之什、宋会要礼一五之四七改。
  【四二】又其言曰「言」,上引宋会要作「诗」。
  【四三】商周禘喾「周」字原脱,据同上书补。
  【四四】契勤商十有四世而兴「而兴」二字原脱。按此句与下句「后稷勤周十有五世而兴」为并列句,均出国语卷三周语;本篇上文及上引宋会要、纲目备要卷一九正作「契勤商十有四世而兴」,故据补。
  【四五】僖祖神主祧藏于其中「神」字原脱,据上引宋会要及下文李焘注补。
  【四六】参事宗祏「参」,宋会要礼一五之四九作「恭」。
  【四七】据经纳说「纳」,同上书作「法」。
  【四八】初不令议配天「令」,阁本、活字本同。按宋朝事实卷六作「本不合议配天」;又下文有「本朝配天之礼,亦皆不合经礼」之句。疑「令」为「合」字之讹。
  【四九】至熙宁五年八月「五年八月」,宋会要礼一五之三七作「五年三月八日」,疑是。
  【五○】陈绎原作「陈泽」,据上文及同上书、宋史卷三二九本传、编年纲目卷一九改。
  【五一】学士原作「学上」,据阁本、活字本及宋史卷一○六礼志、宋会要礼一五之三八改。
  【五二】迹其基业之所由起「其」字原脱,据上文及同上二书补。
  【五三】重本始也「本」原作「大」,据阁本及上文、宋会要礼一五之三八改。
  【五四】大夫士之始若三桓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