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者乎!
  顾钟伟,字表人,少余二岁。余年十九,自邑城东迁,其兄伯毓与余同里,延余家塾,遂执经焉,后以病没,不克卒业。
  顾箴,字虞言,伯毓长子,钟伟侄也。少余七岁。偕仲元筹字运臣,季弟箕字洪叙与钟伟俱受经于余。质颇慧,用笔亦清警。顺治壬辰岁,余曾延之家塾,命培儿受业。后以役讼毁家,旋以疾卒。今两弟尚存,其季即余之表侄倩也。
  顾廷镇,字公宁,于顺治乙丑,负笈从余,时年十四。是冬,丁外艰,废业,不数载而卒。
  周京,字文依,于顺治九年壬辰,乃翁参两延余家塾,时年十四,虽已遍诵五经而尚未行文。是秋,初试笔,作制义,多颖句。至十三年丙申,年十八,试补博士弟子。时负笈来从者,邑有乔嵩字峻中,宪副玄洲之曾孙,而讠刃斋之从孙也。郡有顾□□公淳子,今废学。
  周新,字文受,京之弟也。当京受业时,新甫六龄。是年初出就傅,从王元宾学。至康熙改元,复自□里延余家塾,始习八股,继改论策,出笔抗爽,多颖异。丙午,丁内艰,服阕,复习八股。乙卯冬,试入邑痒。丁巳岁,试补增广生。辛酉,科试补廪。
  吴谦六,名见龙,明经生寿平长子。康熙癸卯,寿平将教授于旗下,命见龙偕其弟泓来从学于周氏,凡四载。丁未岁,延余家塾。戊申、己酉,复负笈从余于郡城。是年,丁外艰,服阕,于癸丑冬,试入邑庠,旋复承重守制,亦于丁巳岁试,补增广生。
  张樨森,字苍林。弟樨棼,字宫名。明太常讠刃庵先生之从孙,太学若木之子也。若木于余外翁祗园先生为雁行,故森棼以从子先受业于外翁,后于顺治己丑延余家塾,凡三载,以讼毁家避仇奔走,几至废学。迨事定归里,复事旧业。康熙十二年癸丑,始得同入太学。己亥年来负笈者,有邵大绂,字方来,若木之表弟也。
  张,字采臣。弟□,字寿承。郡庠生,泓一之子。康熙庚戌,延余家塾,先受业,以病辍,至次年执贽,凡四载,至丁巳,以新例入太学,应试南省。
  周稚雯,字云倬,括苍太守釜山先生孙,太学十经长子也。康熙甲寅,延余家塾,闻云贵之变,徙居南桥受业焉。至十八年己未,援例入太学。
  张世林,字青苑。弟泰,字二岑。明太常讠刃庵先生之孙司理蓉左之手也。康熙乙卯,延余家塾,遂执经焉。是冬,世林入郡庠。丁巳以岁试,补增广生。戊午,泰试学使者,不售,归即援例入太学。
  张魏封,字浚远,世林、泰之胞弟也。乙卯以后,尚执经于沈藏。于康熙己未,始问经于余,时年十七。是秋,学使者刘木斋果试入邑庠。康熙丙寅,同从兄士麟援例入太学。
  张士麟,字楚泓,亦太常讠刃庵先生之孙,太学武征之第三子也。康熙庚申,余尚馆于蓉左氏,士麟初执贽来,从余于伯氏之家塾,后入太学。
  张敬炎,字青扶,士麟之同母弟,武征之季子也。康熙辛酉四月,同侄标从予于伯氏之家塾。康熙二十八年己巳,入太学。
  张标,字赤霞,武征次子秋佩之长子,太常之曾孙也。康熙辛酉四月,同敬炎执贽,从余于蓉左氏之家塾。次年,壬戌岁,入华亭学。
  张玉婴,蓉左第五子也。康熙癸亥,同其弟玉立受经于余。
  ◎释道
  释道之教,其来已久,或则奉之,或则斥之,要皆一偏之说,不足据也。原立教之意,本与吾道不甚悬绝,逮其流既远,百弊丛生,不特为妖为妄者,不可胜计,甚至力背其师说,即为彼教中所不容不诛者,比比而是,固未可以尽信矣。然其间,间生一二名贤,修德砥行,大振宗风,为世所瞻仰。释如天童之密云和尚,道如穹窿之施谅生法师,其诚实足以感天地,动鬼神,是又安可概斥哉!天童先吾生而为幼所习闻,穹窿同吾生而为长所习见,惜余株守寒毡,不克躬承尘教,故虽有神灵显异,不敢以耳食管窥,妄为载笔,要亦一时释道领袖矣。天童支分派衍,尚足到处称尊,上则至尊降礼,次亦倾动王公,然多净土息缘,不轻飞锡,人或得接一面,如见当年佛祖。是以三十年前,善知识最少,最足动人,杖笠所至,顶礼者摩肩接踵,施金设供,惟恐弗及。今则千室之邑,数家之村,号称付法者,在在有之,甚至干谒请托,望门投刺,冀得机缘,一遇稍济香积之穷,遂致人轻托钵,家吝布金,即使佛祖再见于今日,流俗终视为水云之行者,盛极而衰,其势然也。如设斋建醮,或因祈福,或因忏悔,原其初惟欲仗法宝之力,通主人之诚耳。余幼所见斋醮坛场,不无庄严色相,至于诵经宣号,虽疾徐抑扬,似有声律,然而鼓吹法曲,更唱迭和,独多率真。今道场装饰靡丽,固不可言。至赞诵宣扬,引商刻羽,合乐笙歌,竟同优戏,不惟失设斋建醮之意,反开亵越渎祀之风,是亦释道之一变也。谨据见闻所及,确而可信者,略纪于后,至所见异词,传闻异说者,或俟他年稽疑订误,以次编入云。
  太平庵陈和尚者,上海周浦西北乡人也。庵仅可容膝。和尚自中年焚修于此,徒跣乞食,辄分饥者,有怜其寒而衣之,道遇冻人,即解以施,或隆冬不衣,或夏月不帐,息心礼佛,苦行潜修者若干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