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得功收军屯芜湖。

  内侍传御旨(一作中旨),命乞儿捕虾蟆为房中药。时目为「虾蟆天子」。

  初六日(丁亥)

  封郑鸿逵伯爵。

  鸿逵封靖卤伯。

  以杨文骢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按常、镇二府兼察沿海等处军务(一作兼辖扬州沿海等处军务)。

  有一骑从金川门入马士英寓。午后,士英入大内,卢九德、田成传令各门下闸,辰开、申闭。

  大清兵驻瓜洲,列营北岸;杨文骢驻京口,合郑鸿逵、黄斌卿、黄蜚等兵于南岸,隔江相持。大清兵编大筏,置灯火,夜放之中流。南岸军发炮石,以为克敌也,日奏捷。

  大清帅张天禄,故史可法爱将也;郑鸿逵伤其目一。

  马士英调黔兵三千入城,驻鸡鸣山,践踏僧房、民舍殆遍;每夜,拨二百名守护私寓。

  初七日(戊子)

  百官集清议堂会议,凡十有六人:马士英、王铎、蔡奕琛、张捷、张有誉、钱谦益、李沾、唐世济、陈盟、李乔、杨维垣、陈于鼎、钱增、张孙振、秦镛、赵之龙也。坐堂上窃窃偶语,百官集者甚众,皆不得预闻。临散,唐世济、李乔同声相和曰:『即降志辱身,亦所甘矣』!后有叩之大僚者云:『北信甚急,今已无妨』。盖所为会议者,藉之龙款之大清也。

  初八日(己丑)

  发黔兵六百人守孝陵,门禁益严。

  夜,大清兵乘雾潜济。迫南岸,诸军始知;仓皇列阵甘露寺,铁骑冲之悉溃。

  初九日(庚寅)

  福建援师溃,杨文骢走苏州、郑鸿逵以舟师遁入海。时鸿逵镇京口,有武弁王姓者以三千金赂职方司黄期升,欲得京口;期升遂调鸿逵镇山东。未发而北兵临江,鸿逵闻风先遁。兵皆福建人,红布裹头,望之如火;善水战,号黑鬼。然无守江之志,径由江入海。

  总兵黄斌卿弃军登舟逃,帝命翁之琪领其军(之琪,仁和人,崇祯十六年武进士。官副将,隶斌卿标下)。

  是日昧爽,烟雾蔽江。大清兵开闸缚刍置木筏上,蔽江而下;三镇各扬帆东遁,江南诸帅皆溃。苏松巡抚霍达尚未到任;闻变,即易服潜奔苏州。黔兵从杨文骢者,止五百人。传言大清兵已渡江,镇江无备,南都大震。

  大清以疑兵遏……。

  初,金华令徐调元擒斩许都谋主房大成,立阻陈子龙抚议;朱大典深恨之,因事罗织,逮下刑部狱。至是,大典兵溃,调元得脱归(调元,字尔赞,无锡人;崇祯十年进士)。

  初十日(辛卯)

  福王夜奔太平。

  帝传旨:『三淑女在经厂者,放还母家。缙绅家眷,不许出城』。唤集梨园子弟入大内演剧,帝与卢九德、田成、屈尚忠等杂坐酣饮。二鼓后,帝跨马与太后、一妃、内奄多人,从通济门出奔太平府。是日昼晦,大风猛雨,各城门紧闭。

  大清兵薄都城,城中无一卒登阵御敌者。

  十一日(壬辰)

  马士英奉王母妃以黔兵四百人为卫,走浙江。

  黎明,钱谦益肩舆过士英寓,门庭寂然。良久,士英前衣小帽出,向钱拱手云:『诧异,诧异!我有老母,不能随君殉国矣』!即上马去。后随妇女多人,皆马上妆;家丁百余人拥出城。至孝陵,诡妆其母为太后;以守陵黔兵自卫,走浙江。

  按士英走杭,群书皆谓诡妆其母为后。而「明史」「奸臣传」云:「士英奉王母妃出走』;「诸王传」云:『潞王奉母妃降于大清』:则以为真。史家固然传信,而一时刘宗周、熊汝霖、王思任、赵景和诸贤无不责其弃天子挟母后为诈,似非诬也。姑两存之,以俟考。

  帝既出,宫门大开,内外鼎沸,宫女杂走。百姓乱拥入宫,抢掠,御用物件,遗落满街。内库银绢、米荳、物玩、弓刀之属,皆被劫罄尽。文武百官一时隐匿,洗去寓所封示。男女出城者如蚁,有出而复返者。居民又尽杀城内外黔兵,靡有孑遗。

  城门栅门盘诘马士英中军八人,送戎政赵之龙斩之。

  乱兵拥立王之明于南京。

  午刻,百姓千余人擒王铎至中城狱,令认太子,即群殴之;骂曰:『若伪太子,辜先帝恩』。铎辨:『非干我事,皆马士英所使』。百姓曰:『汝舌在士英口中耶』?复殴之,须发俱尽;太子即传谕止之。百姓随拥太子上马,入西华门武英殿;又拥至西宫,取帝所遗冠袍服之,即于武英殿登坐,群呼万岁。连日天气阴霾凄惨,是日天日晴朗,众心欢悦。部寺署官见者,俱行四拜礼;大僚亦间有至者。提督京城赵之龙因民心恨铎,藏之中城狱中。

  戎政赵之龙出示安民,有「此土已致大清国大帅」之语。

  十二日(癸巳)

  帝至太平府,刘孔昭闭门不纳,傍徨江上;不得已,就黄得功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