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下船,夜甚凉。
二十九日,癸酉晴。移舟至枫桥,西北风大作,不得开行,停泊一日,闷极。傍晚雨。
八月初一日,甲戌晴。风仍不顺,勉强开行。晚泊南望亭。
初二日,乙亥晴。风仍不甚顺,午刻过无锡,索来纤夫五名。四鼓抵东仓桥。
初三日,丙子晴。七点钟抵家,衣冠登岸。知三兄处科侄殇去,甚觉可惜。三兄两次北闱,一抱黄门之戚,一增子夏之伤,殊难为情也。
初四日,丁丑晴。甚热。剃头。乘轿先到至亲处,兼吊虎臣五兄之丧,在彼午餐。四点钟归家。
初五日,戊寅晴。发京信。傍晚诣燮师畅谈。
初六日,己卯晴。热甚。出门拜客。饭后在家休息,略收拾书房。
初七日,庚辰阴。稍凉。饭后拜客。发京信。
初八日,辛巳阴。燮师枉过。饭后拜客。
初九日,壬午晴。写散馆卷半开,读赋数篇。
初十日,癸未晴。热甚,不减伏天,静坐犹汗流浃背。余生日,在祖宗司命前磕头。
又乘轿至府署谢太尊送礼,未见。复诣本家述川叔,少坐而返。吴葭生来谈,留其午餐,又许久乃去。读赋数篇。傍晚,士瀛来,晚饭酒。余腹甚不适,有痢势,以百洁丸治之。大雨雷电交作。
补录各省试差:五月初一日云南:平利李联芳,固始张星炳。贵州:南海陈如岳,临桂刘名誉。
均编修。
十二日广东:贵筑阁学李端棻,闽县修撰王仁堪。广西:怀宁陈同礼,长乐潘炳年,均编修。福建:嘉定副都徐季和师,山阴编修鲍临。
二十二日四川:天门仆少胡聘之,安顺侍读黄卓元。湖南:宁河编修高庆恩,宛平修撰陈冕。甘肃:桂阳陈兆文,望江檀玑。均编修。檀甫出都即丁外忧。
六月十二日湖北:闽县中书陈璧,崇仁编修华煇。江西:祥符副都沈叔眉师,太仓编修陆继煇。浙江:顺德少詹李文田,衡山编修陈鼎。
二十二日江南:安邱鸿卿李端遇,厢蓝户主承荫。陕西:潍县修撰曹鸿勋,吴县编修刘传福。
二十四日以承荫系江宁驻防,改曹为江南副,刘为陕西正,而承副之。
七月初八日山东:正黄礼右宝朗轩师,商城编修蒋良。山西:福山谢隽杭,仁和徐琪。河南:宛平徐致靖,历城李葆实。均编修。顺天监临:厢黄阁学文治,吴
县工尚潘伯寅师。
八月初六日顺天大主考:汉军正蓝协办徐荫轩师,厢黄藩尚嵩犊山师,番禺吏侍许筠庵师,钱塘户侍孙子授师。
同考官:正蓝侍读寿耆,厢蓝侍讲荫廉,黄县王锡蕃,内卿卢俊章,莒州管廷献,均编修。兴县检讨康洒清,沂水御史刘次方师,太仓陆宝忠,弋阳江澍畇,丹徒丁立钧,侯官陈舆冏,武陵周克宽,旌德吕珮芬,均编修。合肥检讨蒯光典,泰州赞若王贻清,江夏御史胡泰福,南昌御史童毓英,仁和礼主詹鸿谟。
十一日,甲申晴。稍凉。腹中仍不适,连服天中茶。写团折扇各一柄,读赋数篇,作试帖一首。接外祖母信,即作复函,并都中携来各件交原船带回。
十二日,乙酉晴。腹仍不甚适。读赋数篇,作试帖一首。史干丈、家竹坡叔祖过谈。
钱观生来,请其诊脉,开方。接伟臣信。灯下读试帖。
十三日,丙戌晴。巳刻赴葭生处陪吊,在彼午饭。饭后襄题神主,四点钟始归。田治庭年丈在此,因具礼谒见。灯下作试帖一首。
十四日,丁亥晴。次寅弟妇生日。写大卷半开。人颇不适,因搁笔。饭后身体凛凛有寒意。晚饭后寒热大作,因入内卧,夜热甚。
十五日,戊子晴。头痛而眩,体中时作寒热。拜节、祀先,均不能出,闷甚。发苏州信并件。
十六日,己丑晴。人甚燥闷,昏卧半日。傍晚,忽手足厥冷麻木,恶心头眩,大有急痧之势。赶请善针者来,挑之推之,始得稍定。钱观生来诊。
十七日,庚寅晴。热退而不楚,疲弱异常。观生来诊,谓予将发疟疾。接苏州信并月饼。
十八日,辛卯晴。发苏州信并书。饭后寒热大作,天明始退。
十九日,壬辰晴。一日无恙,略吃饭,避风不出。
二十日,癸巳晴。饭时寒热复作,连日请观生来诊,连进柴胡,亦无可如何。
二十一日,甲午晴。风块大作,自头至足,无一不痒,遍体爬搔,手为之极。观生来诊,谓伏邪外透,可望寒热渐轻。
二十二日,乙未晴。青果巷祭祖,余不得往。十一点钟寒热复来,观生来诊。
二十三日,丙申晴。一日无恙。发苏州本家信并件。在内无事,阅《通鉴辑览》元一朝毕。
二十四日,丁酉阴。寒热复作。
二十五日,戊戌阴,凉。精神甚疲。阅《辑览•明纪》。观生来诊。
二十六日,己亥阴。饭前寒热即作,困顿一日。
二十七日,庚子阴。接京信并三兄等闱作三篇。阅《明纪》。观生来诊。
二十八日,辛丑阴。十点钟寒热即作。
二十九日,壬寅晴。秋分。闷极无聊。肩舆祭祠,礼毕先归。晚阴雨。观生来诊。
三十日,癸卯阴。八点钟寒热即作,余服观生药,毫无效验。渠亦鼷鼠技穷,因停药。
闻朗存言,五、六两弟于廿六起身,三兄则决意候榜。阅廿四日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