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以台湾交兵,则我兵有必胜之道:特恐东人之乘间分窜各口,故不得不加意设防。运筹者理宜如是;君等何轻信谣传之甚也!则人皆不顾而去。第思此种谣传,必当禁止;莫妙于上宪刊发简明告示,将何以必须设防之故,大书特书,使皆家喻户晓,庶民情可以安堵而免惊惶矣。孔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此岂不可使知者耶!顾听其为民之讹言,而莫知为计耶!

  宁波西友来书

  一西友自宁波致书于西报曰:该埠西人听有各处风闻,则心内未免怀虑;宜西官即行派发兵船一只,以为保护计。然据彼西人之信,则官宪除宁波聚集兵士不下七、八千人外,城外较远之处又有一万至一万五千人分屯焉。又曰:舟山居民皆惧东人来扰,故定海郊外之人多移居城内云。

  八月初六日(公历九月十六日——即礼拜三)

  东人窥探京师路程

  前哦古坡钦使至津,其扈从各员颇多据述几无馆舍以居焉;旋经随从之员,已多附西船由上海而回东洋矣。兹有西人告曰:闻该各员自天津乘船出口时,颇留意于考究各堡台及一切形势等事,并皆详注、细绘于册内。及至来沪后,亦曾亲遇有五人在洋货店及洋行内购买西人所著之大沽滨海处及大沽河、北塘河以凡自海口往京都各处之地图也。此事既有所闻,应合即呈上鉴。查东钦使所带之各从员,多于既察勘情形后,使发回东国;顾不发之于自所停泊燕台之铁甲船,而必发之自沪回东,其事本属可疑。又揆之华官近在津门、京都之间已拘到不执路照之两东人,则更有东人侦探之疑矣。虽然,大沽为畿辅藩篱,殊有金汤之固,所谓天设之险也;况师武臣力上下一心,而又何虑乎!

  详究中东失议之由

  本馆于昨日询究中国与东洋失议传闻之由,据称系天津西商与官宪有来往者所致于通闻报馆者也。据云:驻京柳原公使词多傲慢,恭亲王以故与之负气而绝议。且云长崎西商与东官有来往者,亦传寄电音曰:中、东两国之构战,恐难免矣。至于上海「正凤日报」所云「恭亲王与东钦使哦古坡业已妥商局面」者,此事大抵由于不察,而惟得之风闻已耳。盖哦古坡于前寄信时,尚未抵京;近得津、沽最新之信息,则哦古坡不过甫自津门动身,由水道抵通州以入京都也。则设使总理衙门与东洋筹议,犹必与柳原相商焉明矣。夫中国所深愿者,不欲兵连祸结;而又所望者,不欲堂堂大国,一旦见欺于弱小之东洋。苟两事得以兼全,始可通国之人起而交庆矣。

  调兵赴吴淞防堵

  昨早九点钟,有凤凰山洋枪队五百名经过沪北,惟见军容肃穆、士气奋兴,兼之器械精良,几有如虎如貔之概。其领队官为曹君,爵秩、里居则尚未悉闻——皆调赴吴淞一带防堵。足见捍御有资于防务,已次第而举行矣。

  东人贫困

  香港西报论及东洋曰:现在该国已土瘠民贫,穷迫之至,帑藏皆已支绌;除从前所告贷于泰西外,近又拟与乞贷以资每日之兵饷,计向丽如银行已借用洋银六十万圆,故银行现不肯复借给矣。东人既告贷无门,而度支又形日竭,实无以资供屯驻台湾之师;卒之向怡和洋行借用二十万银,而以朝廷之贡米为质也。顾此报所述之事,或亦不尽可凭。使东人果如是其穷迫也,何犹敢虚张声势于京都乎!夫三军所恃,首在饷糈;此事理之必然也。岂东人而独未计及欤?

  八月初七日(公历九月十七日——即礼拜四)

  录述东国近日情形

  昨有华友得东洋华商来函云:据述东国朝廷,近已分饬各官遍谕华人之客于日本者;以为中、东两国现虽有台湾交涉事,然与商客之往来实无干涉,各华商毋得擅自惊恐,仍宜照常居积贸易。是故华商闻有是谕,虽各有戒心,而懋迁有无尚如平日,不至歇手。又云:东国近来时势实外强中干,故帑藏、饷糈时形竭蹶;惟图专向西国告贷银两,以资需用。至于上下臣民,其心中亦非竟愿与中国交战,第欲中国赔其兵饷;所谓「惟利是视」者是也。华友之所述如是。按东国家准华商仍照常交易,是诚依万国……

  八月初八日(公历九月十八日——即礼拜五)

  津沽消息

  天津友人致书于「字林日报」曰:今年幸无水患,夏收已称丰足;逾十日当登,黍亦可望收成也。加之各处尽称平安,甚为可幸。然天津诸人,仍以台湾事为论;或有目见哦古坡所带之扈从,谓以东洋之人较之,中国则取胜何难乎!或又有指东洋铁甲船两只,而因觉为棘手也。

  八月初九日(公历九月十九日——即礼拜六)

  赁船装兵赴台

  有友自闽省来,为言日人之在台湾势虽张甚,然察其兵勇之实数,要亦不过四、五千人耳。且窥其意向之间,亦非必欲与中国战者。惟近闻长崎等处又续增兵万人,拟将前赴台境。是故蒋芗生太守与吴君少尉现已奉宪谕来沪,拟雇招商局轮船驶赴扬州装载李军门所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