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神仙利津李神仙者,占卜射覆多奇中。露化李吉津宫詹(呈样)在京师,一日问李前程事,李书一联云:“洗耳目同高士洁,披襟不让大王雄。”后半载,宫詹以建言流徙出关,途次永平,有一秀才迎道侧,具刺自言贫苦,求资助。视其名,则高士洁也,大骇叹。及出关,一守备王姓,素受宫詹恩,闻公至,远来相送,因为诵前诗,及第六句,王骇曰:“雄,即某小字也。”李公太息,以为定数不爽如此。至康熙元年,诏许生还。李公一日偶举此事语长洲尤太史展成(侗),尤又骇曰:“此诗乃某昔年戏作《论语诗》中之一也。”李今已老,尚往来燕、赵、齐、鲁间。

  ◎洞庭神宋牧仲(荦)言其乡梁中翰(遂)奉使西粤时,道出洞庭,风日晴明,呼风而渡。忽雷雨骤至,云气昼晦,舟中人共见一神人,美须髯,戴乌纱巾,骑异兽,行水上。兽身半在波涛中,仅露头角。后一人形貌怪伟,衔兽尾而行,其速如飞。

  去船里许,人兽皆渐腾上,云雨晦冥,遂不复见。舟人以为洞庭之神也(梁,丙戌进士,后官山东提学道佥事)。

  ◎雷侍御子井研胡菊潭相国(世安),尝说其邑雷侍御某为县令时,生一子,八岁而夭。

  后复生一子,年七八岁,一日晨睡不醒,唤久之,乃觉,自云:适见其兄来呼,入一山,似非人境;且赠之诗云:“三生未了尘凡业,一夕初完浑沌胎。紫К台前千劫尽,白罗天外百花开。”正吟末句,忽云:“父母唤汝,可去为我致问安好也。”高念东侍郎说。

  ◎前知郭学宪(谏),福山人,兵部尚书君弼先生(宗皋)曾孙。言其县人刘某,少云游四方,馀二十年始归。明末山东乱,诸郡县皆严守御,县令召刘问休咎。

  刘云:“城必无恙,守亦得,不守亦得。然某必死兵。”令笑曰:“城既无恙,汝但留城中何患。”刘曰:“数定矣,不可逃也!”遂辞去。至城西一村,村人皆避兵他徙,刘独止不去。适有两人避兵过之,刘指东路曰:“此去直东,凡有山林处皆可避,即途遇敌骑,毋恐,必无害。”两人强之同行,不可,但云:“明日觅我骸骨于村西某树下,即两君报我矣。疾走勿复顾。”两人不得已,趋去,道遇铁骑络绎,竟免俘执。兵去,如约访之,果死树下矣。城亦无恙,乃告于令葬之。

  ◎地震康熙戊申六月十七日戌刻,山东、江南、浙江、河南诸省,同时地大震,而山东之沂、莒、郯三州县尤甚。郯之马头镇,死伤数千人,地裂山溃,沙水涌出,水中多有鱼蟹之属。又天鼓鸣,钟鼓自鸣。淮北沭阳人白日见一龙腾起,金鳞烂然,时方晴明无云气云。

  ◎梁尚书鄢陵梁尚书(廷栋)官陕西,一日,按部河州,有通官四人迎于道左。其一人望见梁公,股栗伏地。比至,称病不谒。梁怪之,勒令出见。一见怒甚,即核其交通外彝、侵冒军实罪状,劾而杀之。将服刑,告人曰:“吾死固矣。吾少时至一山寺,见寺僧饶于赀,吾以计杀而掠之,今三十馀年矣。顷望见梁公之貌,宛然僧也,又一目眇,吾死固矣。”尚书从孙曰缉侍御(熙)说。

  ◎刘尚书琴鄢陵刑部尚书刘公讠刃,前刑书子也。性嗜琴,尝蓄一蕉叶琴,其轻如蝉翼,盖古物也。一日,昼寝初觉,见一黄衣人坐而鼓之,其声绝妙,起视则无所睹矣。公自是琴理益精。河南乱后,失琴所在。

  ◎王祭酒吾郡历城明翰林王公敕,字云芝,成化甲辰进士及第第三人。诸生时,读书卧牛山寺,夜见地有火光,发之,得石匣。匣有书二册,读之,遂能御风出神,知未来休咎。生平异事甚多,尝与僧采枸杞山上,僧先下扣门,公已先在启扃。

  官河南、四川督学,试日,诸生见锁院窗庑各有一公危坐。一日见白云一片,命骑追之,云落地化为石,色如雪,煮食之,其甘如饴,曰:“此云母也。”行辉县山中,忽下舆拜曰:“丈乃在此。”令掘地,得奇石,置之百泉书院。又于道左古垣中,开视得紫石砚二枚,各有鸳鸯一只,雌雄相向。尝云:“地如竹筛眼,凡有异宝皆可见。”又采杞僧临终,公问所欲,曰:“欲富贵兼之。”公曰:“但堪作一藩王耳!”朱书其背曰:“蜀王。”比王生第二子,背上隐隐有书字。

  尹恭简寝疾,问之,曰:“有大鹤入室飞旋,已而去,公之神也。”果然。

  官终南国子祭酒,预知死期,怛化时,四城门皆见公羽衣鹤氅而去,如云水道人。

  乡人于良乡道中遇鼓吹从南来,视之,乃公也。王阳明素推服之,张尚书鹤鸣为作传。先赠司徒公生时,大父方伯赠司徒公,取公名名之。

  ◎民母鼻子民母,嫡母也。见《汉》服虔注。又王伯厚《汉制考》云:“始生子为鼻子。”

  ◎仓颉仓颉祠墓,在寿光县城西门濒河。刘文和公()县人也,幼时读书外塾,每往返涉水,辄有白须老人负之,久之,问何人?答曰:“我仓颉所遣送迎公者,他日富贵毋相忘。”公既贵,后谒仓颉祠,有侍者形容宛如所见,遂新其祠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