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承君,盖由鼎有足。故易曰「鼎象」也。北堂书钞设官部 案:通典职官引作「鼎足三者,三光也」。
群臣上书,公、卿、校尉、诸将不言姓。凡制书皆(称)玺封,〔三五〕尚书令重封。惟赦赎令司徒印,露布州郡也。后汉书鲍昱传注
世祖诏:案:北堂书钞引作「中兴甲寅诏书」。「方今选举,贤佞朱紫错用。丞相故事,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六〕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三七〕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三八〕皆有孝悌廉公之行。〔三九〕自今以后,审四科辟召,及刺史、二千石察茂才尤异孝廉之吏,务尽实核,选择英俊、贤行、廉洁、平端于县邑,务授试以职。有非其人,临计过署,不便习官事,书疏不端正,不如诏书,有司奏罪名,并正举者。」又旧河堤谒者,世祖改以三府掾属为谒者领之,迁超御史中丞、刺史,或为小郡。监察黎阳谒者,世祖以幽并州兵骑定天下,〔四0〕案:后汉书窦宪传注引作「光武中兴」,又「定」上有「克」字。故于黎阳立营,以谒者监之,兵骑千人,复除甚重。谒者任轻,多放情态,顺帝改用公解府掾有清名威重者,迁超牧守焉。续汉志补注、北堂书钞设官部 案:后汉书和帝纪注、太平御览治道部引作「建初八年十二月己未诏书」,文略同,唯无「河堤谒者」以下一段。
三公府有长史一人。后汉书梁冀传注
将军,周官也。赵王以李牧为将军破秦,〔四一〕始受大名。王翦、灌婴并为之。北堂书钞设官部
将军,周官也。汉兴,置大将军,位丞相上。北堂书钞设官部
和帝以窦宪为大将军,乃冠三公。太平御览职官部
梁冀为大将军,以三世姻媾援立之功,公卿希旨,上比周、霍,举高第茂才官属,皆倍余府。太平御览职官部
鼓吹二十人,非常员。舍人十人。续汉志补注、通典职官
鼓吹为国盘娱,御每爪牙。〔四二〕北堂书钞仪饰部
汉兴,置骠骑将军,位次丞相。是以汉百官志云骠骑将军秩与大将军同。〔四三〕北堂书钞设官部、太平御览职官部
章帝以元舅马防为车骑将军,服银印青绶,位在卿上,绝席。续汉志补注、北堂书钞设官部、太平御览职官部
和帝以窦宪为车骑将军,赐金印紫绶,位次司空。续汉志补注、北堂书钞设官部
武帝西征西夷,有前后左右将军,为国爪牙,所以提示威灵,折冲万里。北堂书钞设官部
度辽将军,孝武皇帝初用范明友。明帝十八年,案:当云「八年以中郎将吴常」,见明帝纪注。〔四四〕行度辽将军事。安帝元初元年,置真。银印青绶,秩二千石。长史、司马六百石。续汉志补注
度辽将军屯五原曼柏县。后汉书安帝纪注
将军掾属二十九人,中大夫无员,令史四十一人。后汉书东平宪王传注
太常,古官也。书曰:「伯夷,『典朕三礼』。帝曰:『咨伯,汝作秩宗』。」百官公卿表云:「太常,古官。」云伯夷也。北堂书钞设官部
太常,古官也。书曰「伯夷」。欲令国家盛大,社稷常存,故称太常。以列侯为之,重宗庙也。后汉书光武纪注、北堂书钞设官部
北海周泽为太常,斋有疾,〔四五〕其妻怜其年老被病,〔四六〕窥内问之。泽大怒,以为干斋,掾吏叩头争之,不听,遂收送诏狱,〔
四七〕并自劾谢。论者非其激发不实。〔四八〕谚曰:「居世不谐,为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一日不斋醉如泥。〔
四九〕既作事,复低迷。」初学记职官部、艺文类聚职官部、太平御览职官部
卿,彰也,明也。言当背邪向正,彰有道德。北堂书钞设官部
太史令属太常,案:张衡传注引有此二字。秩六百石。掌天时星历,凡岁奏新年历;凡国祭祀丧娶之事,奏良日;国有瑞应灾异,(掌)记之。〔五0〕后汉书张衡传注、太平御览职官部 案:太平御览引作「应劭曰」。
太史令,秩六百石。望郎三十人,掌故三十人。昔在颛顼,南正重司天,火正黎司地。唐虞之际,分命羲和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至于夏后、殷、周,世序其官,皆精研术数,穷神知化。当春秋时,鲁有梓慎,晋有卜偃,宋有子韦,郑有裨灶,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其言屡中,有备无害。汉兴,甘石、唐都、司马父子,抑亦次焉。末涂偷进,苟忝兹阶,既闇候望,竞饬邪伪,以凶为吉,莫之惩纠。太平御览职官部 案:引「应劭曰」。
张温字伯慎,穰人也,封玄乡侯。〔五一〕太史奏言有大臣诛死,董卓取温笞杀于市而厌之。〔五二〕后汉书窦武传注
博士,秦官也。博者,通博古今;士者,辨于然否。〔五三〕案: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引有「博者」以下十二字。孝武建元五年,案:朱浮传注引作「武帝」,无年号。初置五经博士,秩六百石。案:太平御览引有此四字。后增至十四人。太常差次有聪明威重者一人为祭酒,〔五四〕总领纲纪。其举状曰:「生事爱敬,丧殁如礼。通易、尚书、孝经、论语,兼综载籍,穷微阐奥。隐居乐道,不求闻达。身无金痍痼疾,世六属不与妖恶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