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二说与尔雅(释畜)同。”珂案:郭注“二说”云者,指经文与周书王会篇之说也。西次四经云:“中曲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曰驳,是食虎豹,可以御兵。”较兹所记又加详焉。而管子小问篇云:“桓公乘马,虎望见之而伏。桓公问管仲曰:『今者寡人乘马,虎望见寡人而不敢行,其故何也?』管仲对曰:『意者君乘骏马而洀(古盘字)桓,迎日而驰乎?』公曰:『然。』管仲对曰:『此驳象也,驳食虎豹,故虎疑焉。』”则已演为故事而着之简册矣。
  3 郭璞云:“即蛩蛩钜虚也,一走百里,见穆天子传(卷一);音邛。”珂案:周书王会篇云:“独鹿邛邛,善走也。”孔晁注:“独鹿,西方之戎也;邛邛,兽,似距虚,负●而走也。”实则邛邛、距虚乃是一物,即尔雅释地所记“邛邛岠虚”也。吕氏春秋不广篇云:“北方有兽,名曰蹶,鼠前而兔后,趋则跲,走则颠,常为蛩蛩距虚取甘草以与之。蹶有患害也,蛩蛩距虚必负而走。”是犹比肩之兽也。
  4 吴任臣云:“骈雅曰:『青虎谓之罗罗。』今云南蛮人呼虎亦为罗罗,见天中记。”
  北方禺强,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1。
  1 郭璞云:“字玄冥,水神也。庄周(庄子大宗师)曰:『禺强立于北极。』一曰禺京。一本云:北方禺强,黑身手足,乘两龙。”
  珂案:大荒北经云:“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禺强。”与此经文略异。又大荒东经云:“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曰禺(豸虎)。黄帝生禺(豸虎),禺(豸虎)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豸虎)处东海,是为海神。”郭璞于“禺京”下注云:“即禺强也。”强、京一声之转。则作为北海海神之禺京,与其作为东海海神之父禺(豸虎),同为人面鸟身。然窃有疑焉。庄子逍遥游云:“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似乎非仅寓言,实有神话之背景存焉。此背景维何?陆德明音义引崔譔云:“鲲当为鲸。”是也。尔雅释鱼:“鲲,鱼子。”大无以致千里。庄生诙诡,以小名大,齐物之意也,鲲实当为鲸。而北海海神适名禺京,又字玄冥,此与庄周寓言中北冥之鲲(鲸)岂非有一定之关联乎?而鲸,字本作●,说文十一云:“●,海大鱼也,从鱼,?声。”又与禺强(禺京)之“强”合。郭注引一本云:“北方禺强,黑身手足,乘两龙。”疑“黑身”乃“鱼身”之误,“黑”与“鱼”形近而致讹也。海外东经云:“雨师妾在其北,为人黑身人面。”未言手足。以身既人身,手足自具,无烦更举。海内北经云:“陵鱼人面、手足、鱼身,在海中。”此人形之鱼,身仍为鱼,而有手有足,故特着手足,以彰其异。由是言之,“黑身手足”之禺强,犹“手足鱼身”之陵鱼,均人鱼之类,“黑身”盖“鱼身”之讹也。其为海神之时,形貌当即是“鱼身手足”。然而禺强不仅海神而已,实又兼风神职司。淮南子墬形篇云:“隅强(禺强),不周风之所生也。”史记律书曰:“不周风居西北,主杀生。”此生于不周风之禺强,实当即是主不周风者。淮南本经篇载尧时害民之物,有所谓“大风”者,实即大凤,亦即庄子逍遥游之大鹏,高诱注以为风伯,又以为鸷鸟。此风伯若鸷鸟者,自非山海经所记人面鸟身之禺强莫属。故谓其不仅海神,实又职兼风神。当其为海神之时,固“鱼身手足”之“鲲(鲸)”也,固“大不知其几千里”也,然而一旦“化而为鸟”,则又“人面鸟身”之“鹏”也,则又“背不知其几千里”、“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也:庄周诙诡之寓言,证以此经所记禺强之形貌,岂非实有神话之背景存于其间乎?推而论之,东海海神禺(豸虎)之貌,或亦非仅具“鸟身”,实且兼有鱼形,亦当为海神而兼风神也。惜乎文献缺略,无由引证矣。
  山海经海经新释卷四  山海经第九    海外东经
  海外自东南陬至东北陬者。
  肆(聿改差)丘1,爰有遗玉、青马、视肉、杨柳2、甘柤3、甘华,百果所生。在东海,两山夹丘,上有树木。一曰嗟丘,一曰百果所在,在尧葬东4。
  1 郭璞云:“音嗟,或作发。”郝懿行云:“北堂书钞九十二卷引嗟正作发,即郭所见本也。嗟,古或作肆(聿改差),尔雅释诂云:『嗟,咨也。』广韵作嗟丘。玉篇云:『(上髟下左),好也。』义与此异。淮南墬形训作华丘。”
  2 珂案:淮南子墬形篇作杨桃。
  3 珂案:甘柤,已见海外北经“平丘甘柤”节注4;淮南子墬形篇作甘樝。
  4 珂案:尧葬狄山,已见海外南经。
  大人国1在其北,为人大,坐而削船2。一曰在肆(聿改差)丘北。
  1 珂案:大荒东经云:“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有波谷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