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蒙古寒札”,《畏答儿传》作“忙哥”。〕

  弘吉剌部按赤那颜三千骑、

  〔前作“斡陈那颜”。《蒙鞑备录》:“按赤那邪见封尚书令,乃成吉思正后之弟,部下亦有骑军十余万。所统之人颇循法,鞑人自言随国王者皆恶,随尚书令者皆善也。”〕

  亦乞剌部孛徒二千骑、札剌儿部及带孙等二千骑,

  〔《蒙鞑备录》:“国王弟二人,长曰抹歌,见在成吉思处为护卫,次曰带孙郡王,每随侍焉。”带孙即札剌儿部长,“及”字疑衍。〕

  同北京诸部乌叶儿元帅、

  〔即吾也而,《元史》有传。〕

  秃花元帅

  〔即耶律秃花,《元史》有传。〕

  所将汉兵,及札剌儿所将契丹兵,

  〔诸本“札”作“北”。案:即甲戌年,契丹兵所推为帅之札剌儿也,今订正。〕

  南伐金国。

  〔何本“南”作“原”,今从《说郛》本、汪本。〕

  别遣哲别攻曲出律可汗,至撒里桓地克之。

  〔《辽史 天祚纪》:西辽仁宗次子直鲁古在位三十四年时,秋出猎,乃蛮王屈出律以伏兵八千擒之,而袭其位。此正其据西辽时也。撒里桓,《秘史》作“撒里黑昆”,徐星伯谓即今叶尔羌西八百里之色勒库勒是也。〕

  先,吐麻部叛,上遣征兵乞儿乞思部。

  〔何本无“乞思”二字,今从《说郛》本增。汪本作“乞儿乞儿部”,下“儿”字亦“思”之讹,前作“乞力吉斯”。〕

  不从,亦叛去。遂命大太子往讨之,

  〔汪、何二本“命”上有“先”字,下无“大”字,今从《说郛》本。〕

  以不花为前锋,

  〔不花,《秘史》作“不合”,木华黎之弟。〕

  追乞儿乞思,

  〔诸本无下“乞”字,今订补。〕

  至亦马儿河而还。

  〔亦马儿河,某氏以为今自乌梁海入俄境之阿穆哈河,屠敬山谓即叶密立河。〕

  大太子领兵涉谦河水,顺下,招降之,

  〔《元史 地理志 西北地附录》:“谦谦州,谦河经其中。”即《唐书 黠戛斯传》之剑河,今之克穆河也。〕

  因克乌思、憾哈纳思、帖良兀、克失的迷、火因亦儿干诸部。

  〔汪、何二本“因”作“困”,“乌”作“为”,“儿”作“而”,又无“纳”字,今从《说郛》本增改。《秘史》“乌思”作“兀儿速惕”,“憾哈纳思”作“合卜合纳思”,“帖良兀”作“田列克”,“克失的迷”作“客思的因”。《元史 西北地附录》:“乌思在谦河之北,撼合纳在乌思东。”拉施特书云:“谦河之东有兀儿速惕、帖良古惕、客思的迷三族,居拜喀勒湖西,与斡亦剌惕、吉儿吉思为邻”云云。〕

  火因亦儿干,

  〔《秘史》作“槐因亦儿坚”,义为林木中百姓。谓以上四部皆林木中百姓,非别有火因亦儿干一部也。

  《秘史》大太子征克儿克思及招降林木中百姓事系于兔儿年,远在辛未伐金之前,则此兔儿年乃“丁卯”非“己卯”也。此《录》系于己卯之前一年,疑撰人欲系此事于己卯,而未及厘正也。〕

  己卯,上总兵征西域。

  〔何本无此八字,今从《说郛》本、汪本增。〕

  庚辰,—亡至也儿的石河住夏。秋,进兵,所过城皆克。至斡脱罗儿城,

  〔《秘史》作“兀都剌儿”,《元史 本纪》别作“讹答剌”,《地理志》作“兀提剌儿”。耶律文正《西游录》:“苦盏西北五百里有讹打剌城。”〕

  上留二太子、三太子攻守,寻克之。

  辛巳,上与四太子进攻卜哈儿、薛迷思干等城,皆克之。

  〔何本“进”作“追”,今从《说郛》本、汪本。卜哈儿,《秘史》作“不合儿”,《元史》别作“蒲华”,今之布哈尔也。薛迷思干,《秘史》作“薛迷思加”,《元史 太祖纪》别作“寻斯干”,《地理志》作“撒麻耳干”,今名同。〕

  大太子又克养吉干、八儿真等城。

  〔八儿真,《元史 地理志》作“巴耳赤刊”。〕

  夏,上避暑于西域速里坛避暑之地,

  〔诸本“里”作“望”,今订正。速里坛下有原注曰:“西域可汗之称也。”何本“称”作“林”,今从《说郛》本、汪本。〕

  命忽都忽那颜为前锋。

  〔汪、何二本无下“忽”字,从《说郛》本增。〕

  秋,分遣大太子、三太子率右军攻玉龙杰赤城,

  〔诸本“玉”作“王”,今从何校改。《秘史》作“兀笼格赤”。《秘史》攻兀笼格赤者,为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