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护厅给照付管,均毋庸另议。其胡焯猷呈请立碑之处,原为经久起见,亦应如所请,仰恳宪台转请大宪恩赐,锡予书院嘉名,撰发碑文,发交该厅如式制匾勒■〈石卓〉,分别建竖,以垂永久,以光海表。至胡焯猷以数十年经营手置产业,慕义捐充,以开后学,且又独力玉成,开台北未有之宏规,实属义举,应援照台邑申详职贡杨志申愿捐学田之例由宪台给发匾额,以昭奖励。至该厅所请义学前堂,添捐三间,并添设学舍,另延名宿掌教之处,既称此时经费未备,应请饬令该处地方筹划,随时添补,务令多士云从,人文雀起,虽淡北偏隅,庶几与郡城崇文、海东各书院互相辉映,共兴文教矣。是否合就该议具详,伏候宪台察核。

  本府将此核看通详,于十月廿七台道宪觉罗四批:据详已悉,仰候藩司批示,缴,册图存。

  明志书院碑文

  粤惟世道之昌,乃极文明之盛。国家奄有九有,百二十余年,列圣相承,治隆化洽。皇帝孕虞育夏,甄殷陶周,甫饬戎车,拓疆万里,神武丕着,文德弥照,五纬珠联,二纪璧合,光被四表,瑞应干垣,宇内同文,海外有截。

  兴直保者,远隶台湾,僻居淡北,风士秀美,气象郁葱。髦俊萃臻,弦歌聿起,向文慕义,实繁有徒。夫结想业精,不如居肆,怀宝远驰,莫若驱镳,使鼓箧者乐群,担簦者时术。创兴讲席,讵曰缓图。志在圣贤,义利不淆于虑;心存经济,王霸必究其原。爰标明志之名,冀成致远之器。

  于戏!往昔荷兰鸠据,郑氏蚁争,斯固虎狼之窟宅,鲸鲲之渊薮也。今则海不扬波,野皆乐土,易战功以礼乐,化甲冑为诗书,摩义渐仁,山川生色。圣朝恺泽之数,声教之远,载籍史册,未获前闻。猗欤休哉!

  余备位台衡,恭膺节钺,遥遥台海,赐履及焉。乐观书院之成,有拜手扬言,与多士赓歌太平之化而已。是举也,舍宅捐租,永定贡生胡焯猷功不可泯,书以为来者劝。

  时乾隆贰拾玖年甲申岁孟夏谷旦,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加一级杨撰。

  计开佃田租石总收除外所立规条列明于后:

  一、佃户胡旭卢等共二十七名,共耕田八十甲零四厘三毫一丝,共租谷陆佰零陆石九斗九升一勺。

  一、年纳正供谷一百二十七石七斗三升九合,匀丁耗羡银共十两三钱六分零,番租谷二十三石三斗四升,社饷银八两三钱三分四厘。

  一、朱夫子春秋二祭,每年应贴谷二十石。

  一、延师束修,每年议谷一百二十石。

  一、董事辛劳,每年议谷三十二石。

  一、修葺房屋,每年议谷三十石以为经费;候将来房屋增添,另议酌增。

  一、童冠膏伙,每年上下二季,除额费外,余剩谷石,照人数均分。

  一、租谷每年上下二季,各要干净量交,不得虚湿。

  一、租斗依照布政司颁给仓斗平大,不得大小。

  一、佃交租谷,每斗用斗盖盖平,不得淋尖不盖。

  一、二十七佃,田经丈定,租已核实,永远不得加减。

  一、义学竹围内二口池塘之水,原灌义学面前田亩,雨晴听蓄,决不得藉养鱼阻挡。

  给彰化县上淡水义学立碑。

  募题建立义学簿序

  古者自王宫国都,下至闾巷,莫不有学。薄海内外,罔不率俾,职是道也。我朝列圣相承,重熙累洽,国学乡学,董以师儒之官,而书院山长、义学垫师,封疆大吏,守土有司,靡不承上旨以创兴修举,广人文化成之效也。

  淡属为台北边隅,士之习于文者益寡。自大甲至鸡笼,绵亘几及千里,有司马以分刺,无校庠以育才,考课例彰邑录送书院之建于郡彰者,有志之士,负笈维艰。

  兴直保在淡属适中之地,四面环山,平原衍派,龟仑数峰,天然郁秀。凡内地人民之东渡者,必至于是而止。故前人请议设县属,经费不足而寝。户口众则弦诵多,使不立学,将何以兴教化而善风俗,此守土者慨然兴思也。

  胡君焯猷,汀人也,寄居淡水,经营创业,迄数十年。一旦以立学自任,捐庄业房屋为学舍,又以田八十甲余,计收谷陆百余石,为生徒之费,开台北未有之宏规,实为不朽盛事。余既为之通详立案矣,但庄屋卑陋弗称,祀朱夫子神位于中堂,设肄业各舍于两翼,一切器具并灶庖湢,必完必美,则固藉好义者解囊之功也。今胡君树之先声,我知必有慕义无穷、闻风兴起者,则扩而充之,他日设县议行,安见发轫之基,不即为邑博士弟子负舍菜地哉。是则有望于二三同志也已。

  乾隆癸未四月吉旦,赐进士出身、文林郎、俸满彰化县、前护北路淡防同知印务、余姚胡邦翰撰书。

  匾额一

  匾额二

  匾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