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闻嫁女择佳。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乎。古人婚配。务在择德。不以财为礼。而钗荆裙布。着为美谈。柳仲郢曰。必待资装豊盛。何如嫁不失时。真确论也。吾族婚配。素重德门。次亦必家世清白。旧例。若或娶婢女为妻。家或不清白。及来历不正者。后虽有子女。亦止录其子女。甚或兄死娶嫂。弟死娶弟妇者。乱伦犯法。莫此为甚。连本人及子女一概摈斥。永不入谱。盖妻者齐也。所以齐于夫也。若娶下贱者以配身。则己亦沦于下贱矣。凡我同族。尚其慎诸。 

八曰训子孙。人生无百年之身。往往怀百年之虑者。非上为祖宗虑。即下为子孙计也。岂不以子孙者。祖宗传绪所关。而家世所由隆替者乎。子孙贤。其兴也浡焉。而祖宗亦预有荣。子孙不贤。其亡也忽焉。而祖宗亦预有辱。则子孙之培养宜急矣。然余窃谓培养子孙。止有两条。一在导之以善。一在勉之以学。从来祖父之言行。子孙之准的也。平日所见者善行。所闻者善言。则以善感善而善矣。学问者。义理所由明也。平日所讲者正义。所习者正理。则以正召正而正矣。今之教子孙读书者。祗指望其作官改换门闾。不知读书者多。作官者少。子孙祗论贤不贤。不在作官不作官。试观古今来有读书作官者。或遗臭万年。有读书不作官者。反流芳百世。若果能循规蹈矩。守分安命。尽得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事。即为贤子孙矣。奚必纡青拖紫。然后为荣哉。其或资性愚钝。不能读书者。惟教以各习一正业。或为农工。或为商贾。务使亲好人。学好行。存好心。说好话。作好事。上不干犯王章。下不违背清议。使人人称赞他是某人之子。某人之孙。则为祖父者。岂不面增光彩乎。愿与吾族共伸此义以相勖。 

九曰谨嗣续。继嗣必择同宗。取其气脉相通。并出于一本也。盖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故必择近亲支派分明可考者立之。则一气相感。祖父不致失祀。今人往往抚养异姓之子为子。则阳若有继。而阴已绝矣。春秋繁露。载汉时有一官家祭祀。用祝降神。至祭毕。祝语人曰。适所见甚怪。有一官员冠裳盛服。欲进而踌躇不进。有一鬼蓬头衩袒。手提屠刀。奋勇而前。歆其祭祀。是何神也。主人不晓其由。有长老识其家旧日无嗣。乃取异姓屠家之子为嗣。即今主祭者是也。所以祗感得他屠家祖父。其继立本家之祖先。非其气类。无交接感通之理。故不得享。

陈北溪先生尝录其语。以为抚养异姓为嗣者戒。立继者不可不知。俗例。长房无子。以二房长子为嗣。二房无子。以长房次子或三房长子为嗣。既立为嗣。须当尽教养之道。以着恩义。不得名虽为嗣。实不关心。其为嗣者。尤当尽孝尽诚。不得以不属毛里致生嫌隙。其或未嗣之前。而应继之人。与嗣父母已有嫌隙者。听于他房昭穆相当者择立为嗣。族人亦不得阻当。其或已嗣之后。与嗣父母有嫌隙。显有逆迹可征者。则告知宗族。酌分与膳田。另选他房贤者为嗣。其或数房兄弟止一房有子者。准以一子兼祧。他房不得借辞侵夺。或本人欲立他房之子为嗣者。其本房亦不得强辞阻当。其抚养异姓之子为子者。族中于本人身故后。为酌分家产之半于所养之子。而另派应继之人为嗣。以续谱牒。注明异姓之子于后。亦不得逼令归宗。其以赘为嗣者。亦止宜酌分田产。谱牒则另选本房及族中近支承继。或有子亡以媳招人为嗣者。一概摈斥不录。 十曰积德业。世无百年常盛之家。而有百年常盛之道。得其道则衰者可返于盛。失其道则盛者必至于衰。其道维何。积德业是也。夫人生产业。俱是外来。苟积之不以其道。便有悖入悖出之患。甚者或以多藏而致厚亡。或以财聚而招怨毒。种种患害。不可殚述。独至德业。则生于吾心而无穷。出于我躬而无尽。愈积则愈多。愈多则愈安。不但一身蒙其利。而且乡党称誉之。君子敬礼之。鬼神福祚之。身后传诵之。子孙荣享之。种种利益。亦不可殚述。间尝历观故家大族。彪炳宇宙。烜赫一时。积久常盛者。其先必有敦庞醇古之君子。或开于前。或继于后。累代相承。积德无间。然后深仁厚泽。孚于天心。善气凝结。蔚为国华。既昌既炽。为时望族。易曰积善余庆。书曰作善降祥。譬之江河。其源远者。其流长也。譬之花木。其根深者。其实繁也。若不浚其源。不培其根。则一发无余矣。然德业有大有小。有精有粗。有隐有显。务在择而积之。慎而守之。取其大不遗其小。勉于显不欺于隐。如贾者之积货。如贪者之积财。不惮其烦。不嫌其迂。不勤始怠终。不厌常好异。日积岁累。不使一刻闲过。斯德崇业广。而庆流于后嗣矣。岂细故哉。然或又疑德业非有财者不能积。不知家无论贫富。人无论贵贱。无不有当积之德业。其德业修于身者。如孝亲敬长亲仁信友之类。原不必费财方可做。其德业之及于人者。虽不能无费财之虑。然有财者出财。无财者则出力出谋出言。均无不可。但勿以善小而勿为可也。

  谱训八则 
陈世镕

夫教家之道。言物行恒。古训备矣。今但取日用最切者数事。非有难知难能。由之则可以保世而亢宗。弃之将不免于堕业而坠绪。为族人申儆焉。

一曰敦孝友。孩提知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