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乂”也。
  九年○八月脱上“○”。“曷为不与公复雠”。“雠”下衍“辞”字。
  十有二年“秋八月”《释文》“复,扶又反,年末同”。“末”误“未”。“手剑而叱之”注“叱骂之”。“之”误“乏”。“冬十月”。注末衍“○”。
  十有四年“冬”。下衍“○”。
  十有六年“邾娄子克卒”。注末衍“○”。
  十有七年“书甚佞也”注“伯当远之而已”。“伯”改“但”。
  十有八年“此未有言伐者”。“伐”误“我”。“大其为中国追也”注“知为中国追也”。“知”误“如”。
  二十有四年“腶修云乎”注“见女姑以暇修为贽”。“暇”改“腶”。《释文》“锻脯加姜桂曰脩”。“锻”改“腶”,非。○案:此当从“金”。
  二十有五年“夏五月”《释文》“故去,起吕反”。“去”误“夫”。“以朱丝营社”《释文》“营社,一倾反”。“一”误“二”。
  二十有七年“大归曰来归”注“妇人有七弃”。“妇”误“归”。“世有刑人不娶”。“世”误“出”。《释文》“长女,丁丈反。”“丁丈”误“下文”。
  三十有二年“公子庆父如齐”《释文》“暴,步卜反”。“卜”误“下”。
  闵公元年“齐无仲孙”《释文》○“子女,子音汝”。脱一圈五字。
  二年“立僖公而城鲁”注“美大齐桓继绝于鲁”。“于”误“干”。
  僖公元年“诸侯之义”注“此道大平制”。“平”误“乎”。“桓公召而缢杀之”注“疾夫人淫二叔”。“二”误“三”。
  三年“其言来盟者何”注“白事于王”。“于”误“干”。
  四年“春王正月”《释文》“下恶其专并”。“下”误“丁”。“有俟也”注“不顿兵血刃”,“刃”误“刀”。“喜服楚也”注“辞之复”。“辞”误“乱”。“後此者有事矣”注“谓城缘陵是也”。“是”误“见”。“其辟君之道奈何”。“奈”改“柰”是也,然当作“奈”,此书通例,从《石经》也。“桓公曰诺”注“渐洳曰泽”“渐”误“斩”。“葬许缪公”注“得卒葬於所传闻世者”。“传”误“虙”。《释文》“传,丈专反”。“丈”误“大”。
  八年“先王命也”注“衔王命会诸侯,诸侯当北面受之”。“命”误“者”,“面”误“而”。
  九年“为襄公讳也”注“使若非背殡也”。“背”误“皆”也。
  十有一年《释文》“■〈不上十下〉,普悲反”。“普”误“曾”。
  十有四年“曷为不言徐莒胁之”《释文》“并注臣为同”。“注”误“遂”。
  十有六年“霣石”注“故曰劣及是月也”。“及”误“乃”。
  十有七年“代英氏”注“伐国而舍氏言之者”。“舍”误“含”。
  二十有一年“为襄公讳也”注“宋几亡其国”。“宋”误“未”。“为公子目夷讳也”注“有解围存国免主之功”。“有”误“子”。“十有二月”注“不序者”。“者”误“老”。
  二十有五年“宋荡伯姬为逆妇”注“荡氏,宋世大夫”。“世”误“出”。“宋三世无大夫”注“三世,谓慈父、王臣、处臼也”。“臼”误“白”。又“疾其末”。“末”误“未”。“两之也”注“微者不别遂但别两耳”。“两”下剜增“称”字,非。
  二十有六年“曷为重师”注“据泓之战不重师”。“泓”脱水旁。“秋楚人灭隗”《释文》“二传作夔”“二”误“一”。
  二十七年“十”下剜增“有”字。
  二十有八年“楚杀其大夫得臣”注“子玉得臣楚之骄蹇臣”。“玉”误“王”。“为叔武讳也”《释文》“及注而为深,为皆同。”“及”误“反”。
  三十有一年“曷为或言免牲”注“鲁卜郊不吉免之”。“吉”误“言”。
  文公元年“冬十月”注“又责臣子当讨贼也”。“当”误“常”。“公孙敖如齐”注“吉凶不相干”。“干”误“于”。
  二年“故以灾书注”“此禄去公室”。“禄”误“录”。“其逆祀奈何”注“隐、桓与闵、僖”,“桓”误“相”,下“隐桓及闵僖”,误同。
  三年“雨螽于宋”《释文》“而队,直类反”。“队”误“■〈阝录〉”。
  六年“阳处父谏曰”《释文》“不说,音悦。下同”。“下”误“不”。
  七年“何以不言师败绩”注“据秦师败绩”。“秦”误“蔡”,“绩”误“缉”。“公失序也”《释文》“眣,音舜”。“音”误“者”。
  九年“缘孝子之心”注“以听冢宰三年”。“冢”误“家”。“何以书记异也”注“四方叛德”。“德”误“得”。“葬曹共公”《释文》“○共,音恭”。脱一圈、三字。
  十年“夏秦伐晋”注“晋先眛以师奔秦”。“眛”误“昧”。
  十有三年“欲天下之一乎周也”注“命使遥供养”。“供”误“俱”。又“所以一天下之心于周室”。“之”误“人”。
  十有四年“公至自晋”《释文》“为臣,于伪反。”“于”误“千”。“齐侯潘卒”《释文》“潘,普干反”。“干”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