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千字文一卷 周兴嗣撰。
 
  书品一卷 庾肩吾撰。
 
  〔东垣按:书录解题,七卷。〕
 
  书后品一卷 原释李嗣真因庾肩吾之品,更分十等,各为评赞。(见玉海艺文类。)
 
  〔东垣按:玉海引崇文目同。〕
 
  法书要录十卷 张彦远撰
 
  书谱一卷 徐浩撰, 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书断论三卷 张怀瓘撰, 原释采古人以书名家,差为三品,(见玉海艺文类。)阙。(见天一阁钞本。)
 
  〔东垣按:玉海引崇文目同,诸家书目及今本皆无论字。〕
 
  书指论一卷 褚长文撰, 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图书会
 
  〔东垣按:此书卷数原缺。〕
 
  翰林禁经一卷 李阳冰撰。
 
  〔东垣按:书录解题,二卷,经作书,云无名氏,通考八卷,宋志三卷,亦不著撰人。〕
 
  书录一卷,宋志不著撰人,阙。(见天一阁钞本。)
 
  蔡氏口诀一卷 宋志注云名亡。
 
  墨薮五卷
 
  〔东垣按:书录解题,一卷,通考十卷,并不著撰人,陈诗庭云,今本二卷,题唐韦续撰。〕
 
  古迹记一卷 徐浩撰。
 
  书隐法一卷 通志略、宋志并不著撰人。
 
  笔势图一卷
 
  临书关要一卷
 
  原叙古者教学之法,八岁而入小学,以习六甲四方,书数之艺,至于成童,而后授经,儒者究极天地人神事物之理,无所不通,故其学有次第,而后大成焉,尔雅出于汉世,正名命物,讲说者资之,于是有训诂之学,文字之兴,随世转易,务趋便省,久后乃或亡其本,三苍之说,始志字法,而许慎作说文,于是有偏旁之学,五声异律,清浊相生,而孙炎始作字音于是有音韵之学,篆隶古文,为体各略,秦汉以来,学者务极其能,于是有字书之学,先儒之立学,其初为法未始不详而明,而后世犹或讹失,故虽小学,不可阙焉。(见欧忠公集,玉海艺文类两引尔雅出于汉阳文世,至于是有字书之学,词句稍节。)
 
〔东垣按:以上原卷八。〕

卷二


  正史类

  共三十部,计二千一百六十二卷。
 
  〔绎按:玉海引崇文目二千作一千,误,今核计实二十九部,二千一百三十二卷。〕
 
  史记一百三十卷 司马迁撰,裴骃集解。
 
  史记八十七卷 原释,唐陈伯宣注,因裴骃说有所未悉,颇增损焉,然多取司马氏索隐以为己说,今篇残缺。(见文献通考。)
 
  〔绎按:此书本一百三十卷。〕
 
  史记音义十九卷 徐广撰。
 
  〔绎按:隋志、通志略并十二卷,宋志、通考并二十卷,唐志、刘伯庄撰,书录解题、宋志亦同。〕
 
  史记索隐三十卷 司马贞撰。
 
  史记正义三十卷 张守节撰, 原释,为汉书学者,此最精博。(见文献通考。)
 
  〔绎按:通考、二十卷,引原释列是书之下,然审其文乃释汉书中语,不应在此,今姑仍之,今本散附史记中,亦作一百三十卷,无单行本。〕
 
  汉书一百卷 班固撰。
 
  〔绎按:今本一百二十卷。〕
 
  汉书问答五卷 原释、沈遵行撰,采诸儒为汉书说者,申释其义,有博闻之益,然篇第颇差,讨求未获,阙列传以下诸篇。(见文献通考。)
 
  〔绎按:通志略作沈遵撰。〕
 
  后汉书九十卷 范蔚宗撰。
 
  〔绎按:隋志、唐志、通志略并九十七卷,今本一百二十卷。〕
 
  志三十卷 司马彪撰。
 
  〔绎按:即彪撰续汉书诸志也,书录解题作后汉志。〕
 
  新校史记一百三十卷 原释,余靖等校正。(见天一阁钞本。)
 
  〔绎按:以下三书,原释亦见三史刊误条下。〕
 
  新校汉书一百卷 原释,余靖等。(见天一阁钞本。)
 
  新校后汉书九十卷 原释,余靖等。(见天一阁钞本。)
 
  三史刊误四十五卷 原释,皇朝张观等校定,初秘书丞余靖上言,国子监所收史记汉书误,请行校正,诏翰林学士张观、知制诰李淑、宋祁、与靖、洎直讲王洙,于崇文院雠对,靖等悉取三馆诸本,及先儒注解、训传、六经、小说、字林、说文之类数百家之书,以相参校,凡所是正增损数千言,尤为精备,逾年而上之,靖等又自录其雠校之说,别为刊误四十五卷,(见文献通考。)阙。(见天一阁钞本。)
 
  三国志六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