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进本)
国朝徐世沐撰。世沐字尔瀚,江阴人。《江南通志》列之《儒林传》中,称其与陆陇其相契。考陇其《三鱼堂集》中有世沐《四书惜阴录跋》,盖亦讲学家也。其解《经》皆以变爻为主,盖宋都絜之绪论。其法为太卜旧法。其说则空谈义理,不出语录之窠臼。
△《周易存义录》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徐世沐撰。其文与《周易惜阴录》并同。盖自觉其冗杂,删为此本,非别一书也。
△《周易惜阴诗集》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徐世沐撰。是书取经传字义,分题赋咏,或为四言赞,或为五言、七言诗,多至一千馀首。盖本张九成《论语诗例》而益曼衍之。其《惜阴录》用吕祖谦本。此集所列《彖》、《爻》、《象传》次第,则仍用王弼本。其文皆体近歌括,不可入於诗集,今仍附之《易类》焉。
△《图易定本》一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国朝邵嗣尧撰。嗣尧,郇阳人。康熙庚戌进士,官至江南提学副使。其言《易》,以《河》、《洛》之数一乘一除之。小圆图即小横图之顺往逆来,大横图即小横图之因重成爻,大圆图即小圆图之运行寒暑,方图即大圆图之《乾》君《坤》藏,文王二图实由此变而通之。盖本於《皇极经世》者为多。末附以揲蓍之法。《自序》谓一刻於都门,再刻於上谷,三刻於襄阳,屡有改易。此本刻於康熙甲戌,凡四易稿始为定本云。
△《易经述》(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陈诜撰。诜字叔大,号实斋,海宁人。康熙壬子举人。由中书科中书官至礼部尚书。谥清恪。其书取六十四卦每两卦为一篇,前列《经》文而缀《总论》於其后。前无序文,亦无凡例。观其两卦合并之意,有以阴阳相反言者,《乾》、《坤》、《剥》、《夬》、《复》、《姤》、《坎》、《离》、《震》、《巽》、《艮》、《兑》、《临》、《遯》是也;有以上下反对言者,《屯》、《解》、《蒙》、《蹇》、《需》、《讼》、《师》、《比》、《泰》、《否》、《未济》、《既济》、《同人》、《大有》、《随》、《归妹》、《无妄》、《大壮》、《晋》、《明夷》是也;有以卦名比合言者,《小畜》、《大畜》、《小过》、《大过》、《损》、《益》是也;有以杂卦连合言者,《咸》、《恒》、《家人》、《睽》、《丰》、《旅》、《涣》、《节》、《萃》、《升》是也。至於《履》与《谦》、《豫》与《渐》、《蛊》与《困》、《观》与《颐》、《噬嗑》与《中孚》、《贲》与《革》、《井》与《鼎》,则未审其所以合并之意矣。
△《周易广义》六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国朝潘元懋撰。元懋字友硕,鄞县人。是书成於康熙壬子。以朱子《本义》为主,逐句发明,如注之有疏。又以章旨、节旨及敷衍语气者冠於上方。所谓坊刻高头讲章也。
△《大易蓄疑》七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刘荫枢撰。荫枢字乔南,韩城人。康熙丙辰进士,官至贵州巡抚。是编用王弼之本,但有六十四卦而无《系辞》以下。其说多用朱子《本义》而小变之。
然措语蹇滞,多格格不能自达其意。
△《易论》(无卷数,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国朝徐善撰。书首有沈廷劢《序》,称为南州徐敬可,则当为南昌人,而善自署曰嘉禾。考朱彝尊《曝书亭集》有徐敬可《左传地名考序》,又阎若璩《潜邱札记》亦称“秀水徐胜敬可为人作《左传地名考》”云云。其字与里贯皆合,惟名有异,未知为一人二人也。其书成於康熙丙辰。不载《经》文,亦不及《十翼》,惟六十四卦各为一篇,条举其义而论之。才辨纵横,而颇浸淫於佛老。
△《周易应氏集解》十三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国朝应捴谦撰。捴谦字嗣寅,钱塘人。康熙己未尝举博学鸿词。是书朱彝尊《经义考》作十七卷。此本仅十三卷,然首尾完具,不似有所佚脱,或彝尊偶误耶?其注杂采诸说,故名《集解》。所取多依文训诂之说,未为精密。首列诸图,谓《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多寡不均,乃创为《上经》三十六卦往来之图,《下经》三十六卦往来之图。一往一来,共成七十二卦,尤为枝节。
△《易原》(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赵振芳撰。振芳字香山,山阴人。是书列《古本图书》、《古本易经》为首卷,列诸图与说为次卷。其《古本周易》,集诸家旧本而考其异同,於章句文字颇有厘订。惟所载图、说自《河》、《洛》、蓍法、五行、卦气而外,并及天行地势之类,则不免曼衍支离。夫《易》为象数之总,推而衍之,三才万物无不贯通。故任举一端,皆能巧合,然於圣人立象设教之旨则究为旁义也。
△《易或》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徐在汉撰。在汉初名之裔,字天章,晚年乃易今名,字寒泉。歙县人。
初与赵振芳同著《易原》,后复自作是编。曰“或”者,疑不自信之意也。书中不载《经》文,止按其节次,自为解义。复兼采诸儒之说,皆未见精要。卷首列《观玩要领》一篇,其第二条谓“爻辞”系於文王,而非周公。然文王作《彖辞》、周公作爻辞,自马融、陆绩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