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二县皆列於此书云。
△《蟂矶山志》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国朝柯愿撰。愿字又邹,龙溪人。康熙甲辰进士,以主事督理芜湖钞关。
蟂矶山在芜湖西南七里大江中。《江南通志》云:“蟂,老蛟也。”今矶有石穴,广一丈,深不可测。按《广韵》:“蟂,古尧切。水虫,似蛇,四足,能害人。”贾谊《吊屈原文》所谓“偭蟂獭以隐处”者是也。《通志》所云,未知何本。山上有灵泽夫人祠,相传蜀先主妃孙权妹死葬於此,故庙祀焉。其事不见於史传,殆齐东之语耳。是编盖因明边维垣旧本原文重订。首为图,末附载扁联。所录率荒唐之说,惟弘治中刘淮、嘉靖中王宗圣二记,稍能引据史传,以驳俚说,而亦终归於附会。馀皆芜杂。又凡例称“降乩之作不录”,而卷末仍有诸葛亮、徐庶、邓芝之诗,皆七言绝句,殆足笑噱。尤前后自相矛盾云。
△《岳麓志》八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国朝赵宁撰。宁字又裔,山阴人。官长沙府同知。是志因旧本增辑,成於康熙丁卯。第一卷为《新典》及《图说》、二卷为《山水》、《古迹》、《新建寺观》、《疆域》,三卷为《书院》,四卷以下皆《艺文》也。卷首序文,自为一巨册,当全书四分之一。同修姓氏列至一百四十二人,则其书可知矣。
△《说嵩》三十二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景日昣撰。日昣字东阳,登封人。康熙辛未进士,官至户部侍郎。
是书自卷一至卷八,统纪嵩高及二室。卷九以下,分《星野》、《形胜》、《封域》、《巡祀》、《古迹》、《金石》、《传人》、《物产》、《仙释》、《摭异》、《艺林》、《风什》九门。考嵩山为中岳,本於《尔雅》、《毛诗》,故《史记》主其说。胡渭《禹贡锥指》信《尔雅》前条“河南华”之文,而指后条“嵩高为中岳”乃后人附益。然郑康成注《大司乐》,谓华为中岳;而注《小宗伯》,则以嵩为中岳。贾疏谓《大司乐注》据镐京,《小宗伯注》据洛邑,其说似可与《尔雅》前后二文相证。即云后人附益,而康成已兼据之矣。又外方之为嵩山,见於《尚书》孔注、《水经注》诸书。金吉甫乃谓嵩高非外方,殊妄。此书於中岳宗《史记》,於外方引《水经注》。考核殊不谬。然《嵩书》及《嵩山志》、《天下名山志》之类,於此山形胜沿革,已为广徵博辑。此特综汇旧文,踵而成之耳。
△《嵩岳庙史》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景日昣撰。是书以嵩岳庙旧未有志,因创为编辑。分《图绘》、《星野》、《沿革》、《形势》、《营建》、《祀典》、《灵异》、《岳生》、《诗赋》、《艺文》,各为一卷。其凡例谓“汉武之登封,孝明之巡幸,胡后、武曌之离宫别院,事涉游盘,无关秩祀,概从删削”,可谓矜慎。然《灵异类》中所引述《异记》、《虞初志》诸书,半是寓言。《艺文类》载《嵩岳嫁女记》,尤为不经。《诗赋》、《艺文》析为二类,金石之文如《石阙碑》别见於《营建类》中,亦为错乱,则亦仍地志之庞杂而已。
△《鸡足山志》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国朝范承勋撰。承勋,镶黄旗汉军。大学士文程之子,浙闽总督承谟之弟,官至云贵总督。鸡足山在云南宾川州东一百里,一顶三支,俨如鸡距,在苍山、洱海之间,相传为迦叶尊者入定处。佛寺最多,故志山者多述佛门之事。是编乃康熙三十一年承勋因旧本增修,分《图纪》、《考证》、《星野》、《形势》、《山水》、《寺院》、《人物》、《灵迹》、《物产》、《艺文》,凡十门,而以《迦叶像赞》冠於卷端焉。
△《普陀山志》十五卷(内府藏本)
国朝朱谨、陈璿同撰。谨有《中庸本旨》,已著录。璿始末未详。普陀山在定海县东海中,佛经称为观音大士道场。自梁迄明,代有兴建。是志所述,本末颇具,而叙事冗沓无法。
△《湘山志》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徐泌撰。泌字鹤汀,衢州人。康熙中官全州知府。以州有湘山寺,祀无量寿佛,率郡人谢允复等考佛出身本末,并山水、古迹、艺文,辑为是书。
△《林屋民风》十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国朝王维德撰。维德字洪绪,吴县人。是书成於康熙癸巳。因蔡昇《太湖志》、王鏊《震泽编》、翁澍《具区志》而广之。林屋为洞庭西山之别名。维德以太湖诸山,洞庭最大,故举以名其集,而诸山则附载焉。其所采录,赋咏居多,考证殊鲜。如所载马迹山引《毗陵志》以证旧志之误;津里山之一名秦履山,引《四蕃志》以证《具区志》之非,特偶然一见耳。目录载附《见闻录》一卷,此本无之,或偶佚欤?△《庐山志》十五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国朝毛德琦撰。德琦字心斋,鄞县人。由贡生官星子县知县。是编取桑乔《庐山纪事》、吴炜《庐山续志》二书,汇而订之。首《星野》,次《舆地》,次《祀典》,次《隐逸》,次《仙释》,次《物产》,次《杂志》,次《灾祥》,共一卷。次《山川分纪》十二卷。次《艺文》二卷。琦自序云:“山川分纪多仍其旧,文翰则随时而增。”书之冗滥,二语已自道之矣。
△《玉华洞志》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