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仲衍同举进士。历仕州县。元祐初召试学士院,除集贤校理,累迁吏部郎中。后入元祐党籍,终於西京留司御史台,提举鸿庆宫。《宋史》附载入士安传末,叙其事迹颇详。
厉鹗《宋诗纪事》以为士安子者,误也。《东都事略》但称仲游有集行世,不详卷数。《宋史艺文志》作五十卷。而晁公武《读书志》则称《西台集》二十卷。
所纪卷目,多寡互殊,传本亦久绝於世。今从《永乐大典》各韵中搜辑排比,诗文诸体俱全。似已鲜所遗阙,特未能足五十卷之数。然《宋志》荒谬,多不可凭。
疑“五”字为传写之误。谨仍依《读书志》釐为二十卷,亦几几乎还其旧矣。仲游少负隽名,其试馆职时所与同策问者,乃黄庭坚、张耒、晁补之诸人,而苏轼独异所作,擢为第一。他日又举以自代,且称其学贯经史,才通世务,文章精丽,议论有馀。原状具见东坡集中。今观其著作,大都雄伟博辨,有珠泉万斛之致。
於轼文轨辙最近。针芥之契,殆由於此。其间如《正统》、《封建》、《郡县》诸议,虽不免稍失之偏驳;而其他论事之作,类皆明白详尽,切中情理,不为浮夸诞谩之谈。盖其学问既有根柢,所从游者如富弼、司马光、欧阳修、范纯仁、范纯粹、刘挚辈,又皆一时名德。渐渍薰陶,故发为文章,具有典则。集中《上苏学士书》,称其“知畏於口,未畏於文”,深戒其以文字贾祸。又《上司马温公书》,称其“欲废新法,而左右皆安石之徒,惧其祸之犹在”。其后悉如所虑。
是其深识远计,尤不可及,固非独文辞之工矣。又《永乐大典》有《毕仲衍上编次官制卷目劄子》一道,亦题作《西台集》。考《宋史》载仲衍为官制局检讨,文字千万计,损益删补,曲尽其当。或由仲衍无集,故附入仲游集中欤!今亦并存以备考证。至《开启疏》、《乐词》诸篇,非文章之正体。今以原集所有,姑录存之。而刊本则概从删削焉。
△《乐静集》三十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宋李昭玘撰。昭玘字成季。《宋史》云济南人。考昭玘籍本钜野,殆尝自署济阴,而史遂误济南也。元祐中擢进士第。历官提点永兴、京西、京东刑狱。坐元符党夺官。徽宗立,召为右司员外郎,迁太常少卿,出知沧州。崇宁初编入党籍。绍兴初追复直徽猷阁。事迹具《宋史》本传。史称昭玘坐废以后,居闲十五年。自号乐静先生。寓意法书图画,贮以十囊,命曰《燕游十友》。侯为昭玘校试所举士。及蒙执政、感旧恩,使人致意。昭玘惟求秘阁法帖而已。其孤介自守,不汲汲自进如是。故其胸度夷旷,发为文章,皆光明俊伟,无依阿淟涊之态,亦无嚣呼愤戾之气。又早为苏轼所知,耳濡目染,具有典型。北宋之末,翘然为一作者。当时与晁补之齐名,固不虚也。其集前后无序跋,不知何人所编。晁、陈二家书目及《宋史艺文志》皆不著录。叶盛《菉竹堂书目》有之,而无卷数。
惟焦竑《国史经籍志》载三十卷。此本凡诗四卷、《徐州十事》一卷、记一卷、传序一卷、杂文二卷、书二卷、表三卷、启状七卷、疏一卷、青词疏文一卷、僧疏一卷、进卷二卷、试馆职策一卷、碑志行状三卷,与焦竑志合。盖即竑所见之本也。
△《北湖集》五卷(永乐大典本)
宋吴则礼撰。则礼字子副,富川人。以父御史中复荫入仕。官至直秘阁,知虢州。晚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其事迹略见陈振孙《书录解题》,而不甚详备。
今考集中所与唱和者,若唐庚、韩驹、曾纡、陈师道诸人,皆一时名士。其《李长者像序》署衔,则尝为军器监主簿。又《续百忧集行》有“畴昔罪臣投荆州”之句,盖中间曾以事贬谪也。又《永乐大典》载有韩驹《北湖集序》,题宣和壬寅,而中称“则礼卒於虢州之后一年,其子坰缀辑诗文”云云。则当终於宣和辛丑。杨万里《诚斋诗话》乃称尤袤赏其二绝句。其一有“华馆相望总使星,长淮南北已休兵”句,乃似高宗时语,岂万里偶传讹乎?驹序称坰所编集为三十卷。
《书录解题》则作《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世久无传,未详孰是。今从《永乐大典》各韵中裒辑编缀,尚得诗三百馀首、长短句二十馀首、杂文三十馀首。谨校正讹舛,釐为五卷。则礼诗格峭拔,力求推陈出新。虽间涉於颓唐,而逸趣环生,正复不烦绳削。近体好为生拗,笔力纵横,愈臻遒上。杂文虽寥寥数首,而法律严密,具有典型。观所作《欧阳永叔集跋》、《曾子固大般若经抄序》,知其於古文一脉具有渊源。宜其折矩周规,动符轨度。固非渡江以后讲学家支离冗漫之体所得而比并矣。
△《溪堂集》十卷(永乐大典本)
宋谢逸撰。逸字无逸,临川人。屡举不第。然以诗文名一时。吕本中作《江西诗派》,列黄庭坚而下凡二十五人,逸与弟薖并与焉。本中尝称逸才力富赡,不减康乐。刘克庄作《江西诗派序》,则谓逸轻快有馀而欠工緻,颇以本中之言为失实。今观其诗,虽稍近寒瘦,然风格隽拔,时露清新。上方黄、陈则不足,下比江湖诗派则沨沨乎雅音矣。且克庄序中又称:“宣政间有岐路可进身。
韩子苍诸人或自鬻其技至贵显。二谢乃老死布衣,其高节为不可及。”而本中《东莱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