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
  廪牺署:令一人,从八品下;(《周礼》牧人下士掌牧六牲,以供祭祀。秦、汉内史 左冯翊属官有廪牺令、丞、尉,后属大司农。后汉河南尹属官有廪牺令、丞,魏、晋因之。宋、齐亦有令、丞。《齐职仪》:“令,品第七,秩四百石,铜印、墨绶,进贤一梁冠,绛朝服。今用三品勋位。”梁太常卿统廪牺令、丞,为三品勋位。陈因之。后魏,令从五品下。北齐太常寺属官有廪牺令、丞,隋及皇朝因之。)丞一人,正九品上。(隋置二人,皇朝因之,开元二十三年减一人。)廪牺令掌荐牺牲及粢盛之事;丞为之贰。凡三祀之牲牢各有名数。(昊天上帝之牲以苍犊,皇地之牲以黄犊,神州之牲以黝犊,五帝之牲各以方色犊,大明青牲,夜明白牲,宗庙、社稷、岳、镇、海、渎、先农、先蚕、前代帝王、孔宣父 齐太公庙等皆以太牢,风师、雨师、灵星、司中、司命、司人、司禄及五龙祠、司冰、诸太子庙皆以少牢,其余则以特牲。凡冬至圜丘,加羊、豕各九;夏至方丘,羊、豕各五;五郊迎气,羊、豕各二。蜡祭神农、伊耆已下,方别各用少牢。)凡大祀养牲在涤九旬,中祀三旬,小祀一旬。其牲方色难备者,以纯色代之。凡告祈之牲不养。凡祭祀之牺牲不得捶扑伤损,死则埋之,病则易之。凡籍田所收九糓纳于神仓,以供粢盛及五齐、三酒之用;若有余及穰藁,供饲牺牲焉。凡供别祀用太牢者,则三牲加酒、脯及醢。(犊、羊、猪各一、酒二斗,脯四段,醢四合。)凡大祭祀;则与太祝以牲就榜位;太常卿省牲,则北面告盾,乃牵牲以授太官而用之。
  汾祠署:令一人,从七品下;丞一人,从八品上。(并开元二十一年置。)
  汾祠令、丞掌神祀、享祭、洒扫之制。
  两京齐太公庙署:令各一人,从七品下;丞各一人,从八品上。(并开元十八年置。)太公庙令、丞掌开阖、洒扫及春、秋二仲释奠之礼。

  ●卷十五 光禄寺
  光禄寺
  卿一人 少卿二人 丞二人 主簿二人 录事二人 府十一人 史二十一人
  亭长六人 掌固六人
  太官署
  令二人 丞四人 府四人 史八人 监膳十人 监膳史十五人 供膳二千四百人 掌固四人
  珍羞署
  令一人 丞二人 府三人 史六人 典事八人 锡匠五人 掌固四人
  良酝署
  令二人 丞二人 府三人 史六人 监事二人 掌酝二十人 酒匠十三人 奉觯一百二十人 掌固四人
  掌醢署
  令一人 丞二人 府二人 史四人 主醢十人 酱匠二十三人 酢匠十二人
  豉匠十二人 菹醢匠八人 掌固四人
  光禄寺:卿一人,从三品;(《汉书百官表》云:“郎中令,秦官,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勋,掌宫殿门户,秩中二千石。”今虽取其名,职务则别。后汉兼掌郊祀三献。献帝末,又改为郎中令。魏文帝黄初元年,复为光禄勋。晋光禄勋有署丞、功曹、主簿、五官等员。东晋哀帝兴宁二年,省并司徒;孝武帝宁康元年,复置。魏、晋已来无三署郎,光禄勋不复居禁中,宫殿门户犹属焉。宋、齐因之。梁置十二卿,除“勋”字,光禄卿为冬卿,班第十一。陈因梁。后魏光禄卿从第一品下;太和二十二年重次职令,九卿并第三品。北齐光禄寺置卿,掌诸膳食、帐幕、器物、肴藏。隋光禄寺置卿、少卿、丞、主簿、录事等员,统太官、肴藏、良酝等署令、丞。开皇三年废光禄入司农,十二年复置。炀帝即位,降卿为从三品,皇朝因之。龙朔二年改为司宰寺正卿,咸亨中复旧。光宅元年改为司膳寺卿,神龙元年复旧。)少卿二人,从四品上。(后魏太和十五年,初置少卿官,第三品上;至二十二年,降为正四品上。北齐因之。隋初依北齐,炀帝即位,加置一人,降为从四品。皇朝置一人,贞观中,加置二人。龙朔、咸亨、光宅、神龙并随寺改复。)光禄卿之职,掌邦国酒醴膳羞之事,总太官、珍羞、良酝、掌醢四署之官属,修其储备,谨其出纳;少卿为之贰。凡国有大祭祀,则省牲、镬,视濯、溉。若三公摄祭,则为之终献。朝会、燕飨,则节其等差,量其丰约以供焉。
  丞二人,从六品上;(汉光禄勋丞一人,秩比千石。魏、晋因之,铜印、黄绶。宋、齐列卿丞并视朝请;梁天监七年,改视员外郎,陈因之。后魏列卿丞从五品中;太和二十二年,第七品上。北齐光禄寺丞一人,从六品;隋因之,加置三人,大业五年加为从五品。皇朝改为六品。主簿二人,从七品上;《汉官仪》光禄有主簿,《晋令》亦置主簿,宋、齐因之。梁天监七年,位不登十八班者别置七班,主簿位三班;陈因之。后魏阙文。北齐光禄寺有功曹、五官、主簿。隋光禄寺主簿二人,皇朝因之。武德中,正八品上,贞观之后遂改焉。)录事二人,从九品上。(《晋令》光禄勋置录事史。北齐光禄寺置录事等员。隋光禄寺录事三人,并流外为之。皇朝置二员。)丞掌判寺事。主簿掌印,勾检稽失。录事掌受事发辰。
  太官署:令二人,从七品下;(《周礼》有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