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塞之北」。疑太康志误。
    妫川
  渔阳郡东至北平郡三百里。南至三会海口一百八十里,西至范阳郡二百十里。北至庆长城塞二百三十五里。东南到北平郡石城县一百八十五里。西南到范阳郡雍奴县界一百二十五里。西北到密云郡二百十七里。东北到北平郡石城县界废卢龙戍二百里。去西京二千八百二十里,去东京二千二十里。户四千八百二十九,口二万五千四百八十七。
  蓟州今理渔阳县。战国时属燕。秦置渔阳郡,二汉因之。隋文帝徙玄州于此,并立总管府;炀帝初废,置渔阳郡。大唐属幽州。开元十八年,析幽州置蓟州,或为渔阳郡。领县三:
    渔阳汉旧县。有鲍丘水,又名潞水。古北戎无终子国也。一名山戎,凡三名。七国时属燕。燕后,以为右北平郡。
    三河
    玉田
  密云郡东至渔阳郡二百十七里。南至范阳郡潞县界五十五里。西至范阳郡昌平县界一百三十里。北至长城四十五里。东南到渔阳郡三河县七十五里。西南到范阳郡昌平县七十里。西北到长浓水镇四十五里。东北到长城障塞一百十里。去西京二千六百八十里,去东京一千八百四十五里。户六千一百三十八,口三万一千六百三十七。
  檀州今理密云县。春秋及战国并为燕地。秦汉并属渔阳郡。后魏置密云郡,兼置安州。后周改安州为玄州。隋徙玄州于渔阳,今渔阳郡。寻复于今郡置檀州;炀帝初,置安乐郡。大唐为檀州,或为密云郡。领县二:
    密云有潞水,自塞外流入。
    燕乐后魏置广阳郡。有长城。
  北平郡东至柳城郡七百里。南至海二百里。西至渔阳郡三百里。北至上洽口八十里。东南到临榆关一百八十里。西南到马城县一百八十里。西北到石城县一百四十里。东北到柳城郡七百里。去西京四千三百二十里,去东京三千五百二十里。户三千三十一,口一万三千七百七十五。
  平州今理卢龙县。殷时孤竹国。春秋山戎、肥子二国地也。今卢龙县。有古孤竹城,伯夷、叔齐之国也。战国时属燕。秦为右北平及辽西二郡之境,二汉因之。晋属辽西郡。后魏亦曰辽西郡。隋初置平州,炀帝初州废,复置北平郡。大唐因之。领县三:
    卢龙汉肥如县。有碣石山,碣然而立在海旁,故名之。晋太康地志云:「秦筑长城,所起自碣石,在今高丽旧界,非此碣石也。」汉辽西郡故城在今郡东。又有汉令支县城。临闾关今名临榆关,在县城东一百八十里。卢龙塞在城西北二百里。
    石城汉旧县。
    马城
  柳城郡东至辽河四百八十里。南至海二百六十里。西至北平郡七百里。北至契丹界五十里。东南到安东府二百七十里。西南到北平郡七百里。西北到契丹界七十里。东北到契丹界九十里,契丹衙帐四百里。去西京五千里,去东京四千一百十里。户八百七十四,口三千。
  营州今理柳城县。殷时为孤竹国地。汉徒河县之青山,在郡城东百九十里。棘城即颛顼之墟,在郡城东南一百七十里。春秋时,地属山戎。战国时属燕。秦并天下,属辽西郡。二汉及晋皆因之。慕容皝以柳城之北,龙山之南,所谓福德之地也,乃营制宫庙,改柳城为龙城,遂迁都龙城,号新宫曰和龙宫。皝时有黑龙白龙各一,斗于龙山,皝率属僚观之,祭以太牢,二龙交首嬉戏,解角而去。皝大悦,号曰和龙宫。后燕慕容宝、北燕冯跋,相继都之。至慕容云,为冯跋所灭;至冯弘,为后魏所灭也。后魏置营卅。后周武帝平齐,其地犹为高宝宁所据。隋文帝时讨平宝宁,复以其地为营州;炀帝初州废,置辽西郡。大唐复为营州,或为柳城郡。领县一:
    柳城有龙山、鲜卑山,在县东南二百里,棘城之东塞外亦有鲜卑山,在辽西之北一百里,未详孰是。青山、石门山、白狼山、白狼水。又有汉扶黎县故城,在东南。其龙山,即慕容皝祭龙所也。有饶乐水、汉故徒河县城、和龙城。室韦、靺鞨诸部并在东北,远者六千里,近者二千余里,西北与奚接,北与契丹相接。
通典卷第一百七十九 州郡九
  古冀州下今置郡府十九 县一百三
   河东蒲八县河东 桑泉 猗氏 安邑 解 虞乡 宝鼎 永乐   绛郡绛十一县正平 曲沃 翼城 绛 闻喜 垣 夏 龙门 稷山 万泉太平   平阳晋九县临汾 襄陵 霍邑 冀氏 汾西 洪洞 神山 赵城 岳阳   高平泽六县晋城 陵川 沁水 端氏 高平 阳城   上党潞十县上党 长子 潞城 壶关 铜鞮 武乡 屯留 黎城 涉 襄垣   乐平仪四县辽山 榆社 和顺 平城   阳城沁三县沁源 和川 绵上   大宁隰六县隰川 大宁 石楼 永和 温泉 蒲   文城慈五县吉昌 仵城 文城 吕香 昌宁   西河汾五县隰城 介休 灵石 孝义 平遥   太原并十三县太原 晋阳 文水 阳曲 乐平 清源 太谷 祁 榆次 盂 寿阳 广阳 交城   昌化石五县离石 定胡 平夷 临泉 方山   楼烦岚四县宜芳 合河 静乐 岚谷   雁门代五县雁门 五台 繁畤 崞 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