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贺娶妻也。虽名曰贺,实是酒食无庆语也;但是吉事,故曰贺耳。思亲之序,故庆辞不可以达于主人;然吉礼宜有叙情,故献酒食而已。先朝行之,近代得礼。至于恭后时贺,是王丞相导以明君臣之恩,本不以为将来之法。」彪之云:「足下不贺意同,而叙之小异。吾谓婚礼不贺者,谓不如今三节特贺也。礼记所以复言贺娶妻者,因献酒食而有庆语也。是不明然贺之,而于会同因有献辞。足下今云都不应有庆辞,则何得献酒肉会同邪?亦与足下上礼辞不同,自为矛楯。又从伯丞相时贺,何必非失。足下以往贺为美事,以今不贺为得礼,亦不能两济斯义。」庾蔚之谓:「按礼文及郑注,是亲友闻主人有吉事,故遣人送酒肉以贺之,但婚有嗣亲之感,故不斥主人以贺婚,唯云为有客而已。今上礼既所为者婚,亦不得都无庆辞。彪之议为允。」于时竟不贺,但上礼。
  升平元年,台符问:「皇后拜讫,何官应上礼?上礼悉何用?」太常王彪之上书以为:「上礼唯酒犊而已,犊十头,酒十二斛。王公以下,名在三节祥瑞自简庆贺录者,悉贺。左传曰:『会吴于鄫,吴征百牢。子服景伯曰:周制,上物不过十二,天之大数也。』太学博士虽不在贺,而常小会者同,悉应上礼。」
  宋皇太子纳妃,上礼。语具本篇。
  北齐纳后太子纳妃,群臣上礼。语见本篇
    婚不举乐议东晋
  东晋升平元年八月,符问:「迎皇后大驾,应作乐不?」博士胡讷议:「临轩仪注,无施安鼓吹处所,又无举麾鸣钟之条。」太常王彪之以为:「婚礼不乐。鼓吹亦乐之总名。仪注所以无者,依婚礼也。臣伏重详礼云:『婚礼不用乐,幽阴之义也,乐,阳气也。』又云『娶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自王者下达。迎大驾卤簿及至尊升太极,并阙此条,当是依三日不举乐之礼。愚谓殿庭及大驾卤簿鼓吹,并可备仪而已。」兰台太常主者按:「仪注云『皇后列人自阊阖掖门,鸣钟鼓,填门露仗』。如仪注之条按诸门,唯有鼓无钟。既云鸣钟,则应施钟,既施钟则施建鼓。若如寺卿今意不作乐者,当复安悬而不作?」彪之又议:「魏晋旧制,昼夜漏既尽,门鸣鼓鸣钟。吉凶鼓钟常用,非乐也。旧仪,皇后乘舆列阊阖掖门,鸣钟鼓,所以声告内外耳。今自应施钟。若他事会,黄门侍郎举麾,旧应作宫悬金石之乐,鸣钟鼓。中朝无宫悬,设轩悬。中兴以来无此乐,故唯作鼓吹鸣钟,以拟宫悬金石耳。婚礼三日不作乐,经典明文。愚谓宜如旧仪,至尊升殿,举麾作乐;迎皇后大驾,不应鼓吹。」
    男女婚嫁年几议太古 周 大唐
  太古男五十而娶,女三十而嫁。中古男三十而室,女二十而嫁。逸礼本命篇云然。尧举舜曰「有鳏在人间」,鳏,三十也。以其二女妻之,二十而行之。
  周文王十五生武王。左传曰:「国君十五而生子,礼也。」许慎云:「文王十五生武王,武王已有兄,知人君早娶矣。」地官媒氏掌万民之判。判,半也,得耦为合。言主合其半以成夫妇也。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三二者,天地相承覆之数也。易曰:「参天两地而倚数。」有故则二十三而嫁。故谓父母之丧。曲礼曰:「男子三十曰壮,有室。」许慎云包字,以为:「象人怀妊,巳在其中,象子未成形也。元气起于子,子人所生也。男左行三十,女右行二十,俱立于巳,为夫妇。怀妊于巳,巳为子也。十月而生男,起巳至寅,女起巳至申。故男年始寅,女年始申。」尚书大传:「孔子曰: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女二十而通织纴绩纺之事,黼黻文章之美,不若是则上无以孝于舅姑,下无以事夫养子也。」春秋谷梁传:「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三十而娶。」白虎通云:「男三十娶、女二十嫁何?阳数奇,阴数耦也。男长女幼何?阳道舒,阴道促。男三十,筋骨坚强,任为人父;女二十,肌肤充盛,任为人母。合为五十,应大衍之数,可生万物也。礼曰:女子十五许嫁,笄而字,礼之称字。故阴系于阳,所以专一之节也。阳尊,无所系,二十五系者,就阴节也。阳舒而阴促。三十数三终,奇,阳节也;二十数再终,耦,阴节也。阳小成于阴,大成于阳,故二十而冠,三十而娶。阴小成于阳,大成于阴,故十五而笄,二十而嫁也。一说,春秋谷梁传曰:『男二十五系心,女十五许嫁,感阴阳也。』阳数七,阴数八,男八岁毁齿,女七岁毁齿。阳数奇,故三,三八二十四,加一,为二十五而系心也。阴数耦,故再成十四,加一为十五,故十五许嫁也。各加一者,明其专一系心,所以防淫佚也。」周末,越王句践蕃育庶人,欲速报吴,使男二十而娶,女十七而嫁。春秋外传云然。
  议曰:郑玄据周礼、春秋谷梁、逸礼本命篇等,男必三十而娶,女必十五乃嫁。王肃据孔子家语、服经等,以为男十六可以娶,女十四可以嫁,三十、二十,言其极耳。又按家语:「鲁哀公问于孔子曰:『男子十六而精通,女子十四而化育,是则可生人矣。而礼必三十而室,女必二十而嫁,岂不晚哉?』孔子曰:『夫礼言其极耳,不是过也。男二十而冠,有为人父之端;女十五许嫁,有适人之道。』」又曰「孔子年十九,而娶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