钞二千五十贯 折铜钱六百三十文
杖一百 灰六千六百斤 砖三百八十五个 碎砖一万五千四百斤 水和炭一千一百二十斤 石六千六百斤米十石 做工六个月 钞二千二百五十贯 折铜钱七百文
徒一年 灰一万二千斤 砖六百个 碎砖二万四千斤 水和炭一千七百斤 石一万二千斤 米一十五石
徒一年半 灰一万八千斤 砖九百个 碎砖三万六千斤 水和炭二千六百斤 石一万八千斤 米二十石
徒二年 灰二万四千斤 砖一千二百个 碎砖四万八千斤 水和炭三千五百斤 石二万四千斤 米二十五石
徒二年半 灰三万斤 砖一千五百个 碎砖六万斤 水和炭四千三(应作四)百斤 石二(应作三)万斤米三十石
徒三年 灰三万六千斤 砖一千八百个 碎砖七万二千斤 水和炭五千二(应作三)百斤 石三万六千斤米三十五石
流 罪 灰四万二千斤 砖二千一百个 碎砖八万四千斤 水和炭五千八百斤(应作六千二百斤) 石四万二千斤 做工四年 米四十石
绞斩罪 灰六万四千二百斤 砖三千二百个 碎砖一十二万八千斤 水和炭九千斤 石六万四千二百斤做工五年 米五十石
按:「会定例」附于「直引」书末,今移附于卷首。今存「大明律直引」系嘉靖五年丙戌刊本,胡琼「大明律集解」系正德十六年序刊本。胡琼「律解」卷一云:「时估以定罪,(按时估指弘治二年所定「钦定时估则例」),法司所行会定例以罚赎,则因有力者以足国也。」此「会定例」即「会定运砖运灰等项做工则例」之简称。故今列「会定例」于胡琼「集解」「在京罚运则例」之前。
余昔年在南京国学图书馆,得见丁氏八千卷楼旧藏明刊黑口本大明律,该黑口本余曾定为明成化刊本,该本亦附有「会定运砖运灰等项仿工则例」,然则此「会定例」盖制定于弘治十三年问刑条例前,及弘治问刑条例颁布,此一会定例盖仍行用也。
明宪宗即位诏云:「法司今后问囚,一依大明律科断,照例运砖做工纳米等项发落」。明万历会典(卷一七六,页七)书:
天顺五年,令官员与有力之人,照例运砖炭等物。每笞一十,运灰一千二百斤,砖七十个,碎砖二千八百斤,水和炭二百斤,石一千二百余(按:余字衍)斤。四笞五杖,炭各递加六百斤,砖各递加三十五个,碎砖各递加一千四百斤,水和炭各递加一百斤,石各递加六百斤。徒一年,运灰一万二千斤,砖六百个,碎砖二万四千斤,水和炭一千七百斤,石一万二千斤。余四徒及流罪,灰各递加六千斤,砖各递加三百个,碎砖各递加一万二千斤,水和炭各递加九百斤,石各递加六千斤。杂犯二死,各运灰六万四千二百斤,砖三千二百个,碎砖一十二万八千斤,水和炭九千斤,石六万四干二百斤。
今会定例所载笞一十及杂犯绞斩罪犯运砖、炭、碎砖、灰、石数目,正与会典天顺五年所定者合,而其施行之对象则限于官员及有力之人也。万历会典(卷一七六,页二)记:
天顺五年,令罪囚纳钞,每笞一十,钞二百贯,余四笞,各递加一百五十贯,至杖六十,增为一千四百五十贯,余杖各递加二百贯。
此亦与「会定例」所载者合。万历会典同页又记:
弘治十四年奏准:刑部都察院问完例难的决人犯,并妇人、有力者、每杖一百该钞二千二百五十贯,折银一两。每十以二百贯,递减至杖六十,为银六钱。笞五十,该钞七百五十贯,折银五钱,每十以一百五十贯,递减至笞二十,为银二钱;笞一十,该钞二百贯,折银一钱。如收铜钱,每银一两折七百文。其依律赎钞,除过失杀人外,其余亦照此数折收,按季类送户部,明立文案,照数支给。
此所载赎钞折铜钱数目亦与会定例相合,惟「会定例」未载折银数耳。由弘治十四年所奏准,知所谓罪囚纳钞及折铜钱,其施行之对象则为例难的决人犯并妇人有力者,而所谓例难的决人犯则指守卫上直操备官旗舍余将军力士。(参看后文所引陈洪谟奏疏)。
胡琼「律解」所附「在京折收钱钞则例」言:「杖一百,该钞二千二百五十贯,折铜钱七百文;兼收钞一千一百二十五贯,铜钱三百五十文」。以万历会典(卷一七六第三页)考之,系正德二年定。其施行之对象亦应限于军职正妻、例难的决之人,并妇人有力者,故「律解」所附应列于「大明律直引」「会定例」之后,此亦其一证也。
宪宗即位诏云:「照例运砖做工纳米等项发落」,此运砖运炭运石仅限于在京有力之人,其无力之人则依律的决,或改罚作工。而在外之人有犯,「无力做工,有力纳米」,与在京不同也。
会定例言:「笞一十,米五斗」。胡琼「律解」「在京罚运则例」言:「笞一十,米五斗,折谷七斗五升」。此折谷比率,据万历会典(卷一七六、页六),系正德二年议准。是年令「罪人例该纳米者,每石折谷一石五斗,收预备仓备赈」,则是此例行于在外州县,而胡琼列于「在京罚运则例」中,则此例固亦在京行用也。
会定例未分别有力无力,未分别「在京」「在外」,未指出此例施行之对象,此均不如后此明律刊本所附「纳赎例图」之清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