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秀州大饥,殍徙者不可胜计,州县为糜食之。行都城外为糜四十馀日,数万人。是岁,台、明州、江东诸郡皆饥(令赈之粟)。夏,亡麦。二年夏,亡麦。 三年九月,不雨,麦种不入。 四年春,蜀邛绵剑汉州、石泉军大饥,邛为甚。盗延八郡,汉饥民至九万人(内出宸翰赐制置使汪应辰,讲行荒政,赐僧牒四百助之)。 五年夏,饶、信州荐饥,民多流徙。徽州大饥,人食蕨、葛。台楚州、盱眙军亦饥(令郡守、部使者发廪移粟劝分)。秋、冬不雨,淮郡麦种不入。 六年冬,宁国府、广德军、太平温湖秀池徽和州皆饥(令漕江西、广东粟以赈)。 七年秋,江东西、湖南十馀郡饥,江筠州、隆兴府为甚。人食草实,流徙淮甸(发廪赈之,不给,诏立劝分赏格。内出左帑增赈饶州,出内帑收育弃孩)。淮郡亦荐饥,金虏谍知,运麦於淮北岸易南岸铜钅强,斗钱八千。江西饥,民流光濠、安丰,皆效淮人私籴,淮钅强为耗。荆南亦艰食(宣抚使下蜀粟以赈)。 八年,江西亡麦,隆兴府荐饥,南昌、新建县饥民仰给者二万八千馀人(先是去岁秋,诏淮、浙、江、湖诸路帅漕臣劝课二麦,官借种粮)。九年春,成都、永康、邛三州饥。秋,台州饥(发江西米数万石以赈),温、婺州亦饥(令各郡赈粟,禁遏籴。是郡国告饥,诏尽发常平粟,截上供赋以赈,令帅漕臣申劝种麦)。 晁熙元年,浙东、湖广、广西、江西、蜀关外皆饥,台、处、郴、桂、昭、贺尤甚(令赈以常平义廪,江西一道至六十三万斛)。二年,淮东西、江东饥,滁真扬州、盱眙军、建康府为甚(诏赈以常平米,弛赋,通商,货种粮,劝布麦,立劝分赏格)。是岁,镇江宁国府、常州、广德军亦食(皆赈之粟)。 三年,淮甸饥。夏,台州亡麦。冬,复施随郢州、荆门军、襄阳江陵德安府大饥。 四年春,尤饥(令发屯田粟二万六千五百馀石以赈)。六年冬,和州饥。泰通楚州、高邮军大饥,人食草木(皆赈之粟)。 七年,镇江府、台州、无为广德军民大饥(令出常平米赈之。赈广德军至於越岁之春,弛两岁帛赋)。是岁,江、浙、荆、湘、淮郡皆饥(皆蠲赋予粟,或一道至十四五万石)。 八年春,江州饥,人采葛而食(诏罢守臣章も)。冬,行都、宁国建康府、严婺太平州、广德军饥,徽、饶州流徙入淮郡者万馀人(令两淮漕臣授田,江东帅、漕臣赈粟。十一月辛卯,内出庚牌下淮南劝种麦,遣使分行两浙、江东、淮南路赈赡安集之,令江、浙、湖北行劝分赏格。己亥,浙东常平使者朱熹进对论荒政,请粟劝分及蠲田赋、身丁钱,上嘉纳之。十二月戊申,诏江、浙、淮、湖北三十八郡并免之)。 九年春,大亡麦,行都饥,於潜、昌化县人食草木(出丰储仓米万石,令尹臣为糜以食之,饥民之就食者一万四千五百人,流民一千五百馀人)。浙西湖州、浙东绍兴府衢婺严明台州饥。徽州大饥,童亦绝(令常平使者赈恤之)。湖北七郡荐饥(令帅臣赈之)。蜀潼、利、夔三路郡国十八皆饥,流徙者数千人(令饣襄漕、守臣分赈之)。十年,合、昌州荐饥(令饣襄漕臣赈以缗粟)。恭州饥民就赈相践死者三千馀人。 十一年,泉汀漳州、兴化军亡禾。邕、宾、象州饥(令帅臣赈粟贷种)。 十二年,福建饥,亡麦。江西、广东西饥(皆令帅臣赈粟)。金州饥,有流徙者(令郡赈之)。 十四年,金、洋、阶、成、凤、西和州人乏食(令漕臣赈之粟)。七月,秀州饥,有流徙者(诏出粟二万斛,令郡赈恤之)。临安府九县饥(令发廪二十万石以赈)。十六年夏,成州亡麦。冬,阶、成、凤、西和州荐饥(令饣襄臣赈之。乾道、淳熙,上笃意民事,劝课农桑,宫中亲蚕,後苑种稼艺麦,以验岁功。取民茧麦观之,或茧薄穗短,则歉然为农妇不满。修圩浚渠,广劝种麦。遇水旱之变,则发廪予财蠲赋,己责移粟劝分,郡国殿最,视荒救为升黜。一时吏治笃厚,风俗趋本,奏对者多言农田水利。方守血食之神,非顺成不加封爵。岁虽小俭,莫不疾呼於上,发粟往哺,竞以民庸自见。故荒政靡岁不闻,然家给人足。行都米斗五六十钱,江淮、荆襄,粒米狼戾,蜀斤至十馀钱,民物阜乐,庶几小康。夫岂一日之积哉!赵雄尝奏,得南康守臣朱熹书言:“荒政之行,民戴上恩,凶年化为乐岁。”上曰:“陈岘亦奏,蜀雨时,若民俗熙恬,农事天下大本,朕未尝不念。迩来士大夫方知以农事为重,以虚浮为耻。”又曰:“朕不鬻爵以清入仕之源,惟以赈饥推官,乃为民也。”)。 绍熙二年,蕲州饥(令郡赈粟万石)。夔路五郡饥,渝、涪为甚(令漕臣赈粟七万石,殍者尚数千人)。阶、成、凤、西和州亡麦。 三年,资、荣州亡麦,普叙简隆州、富顺监皆大饥,亡麦,殍者甚众;流民聚成都府至千馀人,威远县弃儿且六百人,为糜以食,饥民八万馀人,多不能活(诏出缗粟赈之)。扬州亦饥(令出粟十万石以赈)。 四年,简、资、普州饥,绵州亡麦(令漕臣均赈)。夏,绍兴府亡麦。安丰军大亡麦。五年冬,亡麦苗,行都、淮、浙西东、江东郡国皆饥,常明州、宁国镇江府、庐滁和州为甚,人食草木(诏出帑廪、鬻僧牒,益以漕计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