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泰陵,在同州蒲城县东南。肃宗、建陵,在京兆醴泉县。宪宗、景陵,在同州蒲城县西北。宣宗、正陵,在耀州云阳县西北。梁太祖、宣陵,在河南伊阙县东北。后唐庄宗、雍陵,在河南新安县东。明宗、徽陵,在河南洛阳县东北。晋高祖显陵,在河南寿安县西北。十五帝,各给二户,三年一祭。周桓王、葬河南渑池县东北。灵王、葬河

南城西南柏亭西周山上。景王、葬河南洛阳县大仓中。威烈王、葬河南洛阳城中西北隅洛:原作「城」,据《宋大诏令集》卷一五六改。。汉元帝、渭陵,在京兆咸阳县。成帝、延陵,在京兆咸阳县。哀帝哀:原作「成」,据《宋大诏令集》卷一五六改。、义陵,在京兆咸阳县。平帝、康陵,在京兆咸阳县。后汉和帝、慎陵,在河南洛阳县东南。殇帝、康陵,在慎陵茔中庚地。安帝、恭陵,在河南洛阳东北。顺帝、宪陵。冲帝、怀陵,并在河南洛阳县东西。质帝、静陵,在河南洛阳县东南。献帝、禅陵,在怀州修武县故浊鹿城西北。魏明帝、平陵,在河南河清县大石山。高贵乡公、葬河南洛阳县瀍涧之滨。陈留王、葬相州邺县西。晋惠帝、太阳陵,在河南洛阳县东南。怀帝、愍帝、并葬晋州平阳县。西魏文帝、永陵,在耀州富平县东南。东魏孝靖帝、葬相州邺县西漳水北。唐高宗、干陵,在干州奉天县西北。中宗、定陵,在耀州富平县西北。睿宗、桥陵,在同州蒲城县西北。德宗、崇陵,在耀州云阳县北。顺宗、丰陵,在耀州富平县东北。穆宗、光陵,在同州蒲城县北。恭宗、庄陵,在耀州三原县。文宗、章陵,在耀州富平县西北。武宗、端陵,在耀州三原县东。懿宗、简陵,在耀州富平县西北。僖宗、靖陵,在干州奉天县东北。昭宗、和陵,在河南缑氏县。梁少帝、葬河南伊阙县。后唐末帝,葬河南洛阳县东北。已上三十八帝陵,常禁樵采,着于甲令。」其后又诏曾经开掘者,重制礼衣、常服、棺椁重葬焉。东晋以降六朝陵寝,多在金陵、丹阳之间,皆可考识,制书不载者,当时江左未平耳。
熙宁元年七月,知濮州韩铎言:「尧陵在本州岛雷泽县东谷林山,陵南有尧母庆都灵台庙,请敕本州岛春秋致祭,置守陵户,免其租,俾奉洒扫。」诏给守陵五户。
三年六月九日,郑州言:「准诏修葺嵩陵殿宇,缘材植阙乏,乞于元数内量行裁损。」诏依元制修葺。
四年四月二十五日,诏周嵩、庆、懿三陵 子户止留七户,放归农。
十年二月十四日,权御史中丞邓润甫言:「访闻

有兴利之臣,议将前代帝王陵寝许民请射耕垦,而司农开可之,缘此唐之诸陵悉见芟刈。国家熙宁令 ,前代帝王陵寝并禁樵采,遇郊祀则 吏致祭,其德意可谓远矣。小人掊克,不顾大体。使其所得不赀赀:原作「訾」,据《长编》卷二八○改。,犹不可为,况其所获至浅鲜者哉!欲乞下所属州县,依旧禁止樵采、耕垦。其创议之人,亦乞根究绌责。」诏:「唐朝诸陵除依条立定禁止顷亩外,人户见佃地土许依元请射数耕佃耕:原作「住」,据《长编》卷二八○改。,仍便充守陵户。其未请佃地土,更不许请射及侵耕。仰州县常切觉察。」
元丰六年正月十九日,户部言:「永兴军提举司奏,本路自汉以来帝王陵庙多有损阙。乞将诸陵下闲地收岁入租课,令州县专掌,遇陵庙屋宇隳弊,许以其钱修葺。仍以一路通融支费。」从之。
景佑四年景佑:原作「建炎」,据《宋史》卷一二三《礼志》二六改。,减 子户。安陵、永昌、永熙各留四十户十:原无,据《宋史》卷一二三《礼志》二六补。,永定五十户,会圣宫十户。
礼 宋会要辑稿 礼三八 修陵

修陵
【宋会要】
开宝三年九月六日,河南府、京兆、凤翔府、耀州上言:「先准诏检校历代帝王陵寝,内周文王、成王、康王、秦始皇、汉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元帝、成帝、哀帝、后魏孝文帝、西魏文帝、周太祖、文帝、唐高祖、太宗、中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二十八陵曾经开发。」诏每帝制造礼衣一幅,帝服一袭,具棺椁重葬。仍令逐处长吏严洁致祭。其礼衣令太常礼院检讨逐朝制

度,下少府监修制。当用金宝,以假者代之。制成日,进呈后给付。并下太常礼院,各定仪注以闻。礼院请给通天冠、绛纱袍,诏少府监制造。
四年二月二十八日,诏:「先代帝王陵寝曾经开发者,已令重葬,所役丁夫,恐妨农务,宜以厢军一千人代之。」
三月,诏:「先代帝王陵寝修创庙宇:太昊、陈州。炎帝、衡州。黄帝、坊州。高阳、澶州。高辛、宋州。唐尧、郓州。虞舜、道州。女娲、晋州。商成汤、河中府。周文王、武王、汉高祖、并京兆府。后汉世祖、西京。唐高祖耀州。十四帝,各置守陵庙七户。商中宗帝大戊、大(明)[名]府。高宗帝武丁、陈州。周成王、康王、汉文帝、宣帝、并京兆府。西晋武帝、西京。后周太祖文帝、耀州。隋高祖文帝、凤翔府。秦始皇帝、汉景帝、并京兆府。后汉明帝、章帝、魏文帝、并西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