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进奉慰曰:「伏愿陛下少抑哀情,以幸天下。」降阶,慰皇太后,复升殿奏事讫,退。
同日,诏诸门增兵防,及殿前都副指挥使守内东门外,合门通事舍人巡察军器库,并如元丰八年故事。是日至晡,百官入临,诸军副指挥使以上临于宣佑门外。自是至小祥,皆朝晡临。自小祥至禫祭,朝一临。军使、押班帅其属哭于其营,三日止。宰执并宿资善堂,宗室遥(群)[郡]刺史以上宿崇政殿门外,至成服罢。
十三日,命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章惇为山陵使,尚书吏部侍郎徐铎为礼仪使,尚书兵部侍郎黄裳为卤簿使,御史中丞安惇为仪仗使,知开封府吴居厚为桥道顿递使。尚书度支郎中王诏兼权京西路转运使,应奉山陵。
四月二十四日,命礼部侍郎赵挺之为山陵礼仪使,代徐铎;御史中丞丰稷为仪仗使,代安惇;尚书兵部侍郎陈轩为卤簿使,代黄裳。
同日,以入内内侍省副都知吴靖方、入内内侍省押班蓝从熙为都大管句山陵事,入内内侍省押班冯世宁提举制造梓宫

兼按行山陵使,内侍省内侍押班阎安副之,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贾 、内侍省押班宋用臣为修奉山陵都护,合门通事舍人宋渊假西上合门使,告哀于大辽。
四月二日,贾 卒,以侍卫亲军马军都虞候、知代州王崇拯管句马军司,充修奉山陵都护。仍令乘驿径赴山陵所,候事毕赴阙供职。
十五日,宋用臣卒,以宣庆使、入内内侍省副都知梁从政为修奉山陵钤辖。
十四日,诏三省集侍从、礼官,以太平兴国二年所用服纪详定闻奏。
十五日,三省奏行三年之丧,诏恭依。
同日,命宰臣章惇撰陵名及哀册文,知枢密院曾布撰〔谥〕册文,中书侍郎许将书哀册,右丞蔡卞书谥册宝,翰林学士承旨蔡京撰谥议。
十六日,群臣请皇帝听政,诏荅不允。自是五上表,乃从之。
十八日,大殓成服,群臣入哭于福宁殿下,俟皇帝行礼毕,移班奉慰。又进名慰皇太后、皇太妃、皇后于内东门。分遣三省官告于天地、宗庙、社稷,内侍告诸神祠,使臣刘安民等告诸路官吏兵民等。
同日,命以大行皇帝遗留物赐尚书左仆射章惇、知枢密院曾布、中书侍郎许将、尚书左丞蔡卞及前宰执有差。
二十一日,礼部言:「检会故事,大行皇帝升遐,内外臣庶、军营至禫除后,文武臣僚之家至山陵祔庙毕,并许嫁娶,仍不用花彩,候开乐日依旧。三京诸道军兵至卒哭,东京军及三路沿边臣僚至祔庙,其余文武

臣僚至三年,仍听用乐。其诸道州、府军、监等,并合依此施行。」从之。
二十四日,小祥,群臣临慰如仪。
二十五日,以二七,群臣朝临于福宁殿。自是每七日皆朝临,四十九日而止。
二十六日,群臣瞻大行皇帝画像于集英殿,哭尽哀而出。
三十日,太史局言:「山陵斥土用四月四日吉。」从〔之〕。诏山陵制度并依元丰八年例施行。
二月一日,群臣临于福宁殿,慰上于东阶,进名慰皇太后、皇太妃、皇后于内东门。自是朔望临慰,至灵驾发引而止。
二日,以皇帝听政奠告于大行皇帝。
三日,请皇帝御正殿,诏荅不允。自是三上表,乃从之。
五日,殡于福宁殿之西阶,上祭奠,群臣临慰如仪。
六日,大祥,群臣临慰,遂易禫服。
七日,诏东上合门使、知泾州李许赴阙供职,仍管山陵事务,俟灵驾行日分布四面巡警。
八日,禫除,上行酌献之礼,群臣临慰如仪。
二十六日,按行山陵使冯世宁言,于河南府永安县得地。诏侍从官一人及入内内侍省副都知梁从政覆〔按〕。
二十九日,命尚书工部侍郎杜常假龙图阁直学士,为大行皇帝遗留辽国礼信使,合门通事舍人朱孝孙假西上合门使副之。
三月二日,命梁从政为山陵使,左藏库使罗允和副之。
九日,河北路计(定)[度]转运副使吴安宪假宝文阁待制,充大行皇帝遗留北朝礼信使,以杜常至澶州称疾而回故也。
十四日,命冯世宁诣斩草所定皇堂。

二十三日,以检校司空、保静军节度使高公绘为山陵行宫使,侍卫亲军步军副都指挥使曹诵为山陵总管,入内内侍省东头供奉官李遇裁定山陵车马人从食钱等。
四月一日,宰臣章惇上陵名曰永泰,诏恭依。
十九日,宰臣率中散大夫、卿监、宗室正任团练使以上,请谥于南郊。
二十三日,翰林学士承旨蔡京请上尊谥曰钦文睿武昭孝皇帝,庙号哲宗。议曰:「臣闻道有常道,名有常名,道无乎不在而名未始有极,此道与名之常也。古之圣人得道之常以入于有,即其应物之迹而名随焉,虽所称异号而道之所谓常名者,固存乎其中矣。恭惟大行皇帝以天纵之圣,承百年积累之业,越在冲幼,履帝之位,若固有之。体道以为德,故寂然不动,有以见天下之赜,明而用晦,盖不言者九年。及南面而听天下,疏观万物,泛应曲当,其辟也开而天,而阖也渊而神,虽左右之人莫能察其喜怒之色。临下以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