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日,诏:「山陵出京日,应皇亲并文武百僚及宫观等处合排祭,令合门将官品高下分定资次,告报皇亲及诸臣僚。」设祭之次,请以楚王为先,次定王,次大长公主,次亲王夫人以下,次曹州观察使德雍以下,次内园使守约以下,次供奉官承显以下,次中书,次枢密院,次玉清昭应宫,次景灵宫,次会灵观,次祥源观,次三司使以下,次翰林学士以下,次文武百官,次管军节度使以下,次驸马都尉以下,次团练使以下,次宣庆使以下,次宣政使以下,次合门使以下,并自迎真桥西从宜陈设。
七月一日,百官当入临,礼仪院言:「其日戊辰,禁哭,又当建先天节道场。今参详,惟皇亲入奠,不举哭;宰臣以下上清宫行香毕,奉慰。其先天节于前一日进表贺。」从之。


日,诏陵名曰永定。初,丁谓奉诏撰陵名,曰镇陵。及谓贬,冯拯以三陵名上皆有「永」字,谓不遵先制,故改焉。按宣祖陵止名安陵,永安乃县名也。又翼祖陵已名定陵,至是追改为靖陵。
七日,礼仪院言:「玄宫上字理合回避,请只以皇堂为名。」从之。
八日,礼仪院言:「皇亲遂程并朝临宿顿处,百官未入前晡临讫退。应行事及从官候奉安灵驾毕朝临,晚候皇亲退即入临。」从之。
十三日,中书门下言:「已经卒哭,望令诸州不禁音乐。其文武臣僚家,即俟终三年之制。」诏两京及诸道州府如所奏,东京候山陵毕日,许士庶用乐。是日,礼仪院言:「九月十八日启攒宫,前三日及灵驾所过州县并在京禁止音乐,俟祔庙毕依旧。」从之。
十七日,礼仪院言:「山陵仪仗依永熙陵例,用九千四百六十八人。今请上路后从永昌陵例,用三千五百三十三人。大升轝力士九百八十四人,把幕妇人一百五十人,舁行殿三百四十四人,开封府雇召;挽龙輴方相一百二人,丧葬作事雇召; 擎牵驾 士一万二百三十三人,诸军差。祔庙日所排仗九千四百六十八人,止以山陵出京人充。」从之。时皇侄新妇以下诸丧祔葬永安,诏每顿并先灵驾前发,不得与大行仪仗相参。
二十四日,礼仪院言:「准礼例,发引日皇帝服初丧服,行启奠、祖奠讫,出诣正阳门外,行遣奠之礼。上哀册讫,诣大升轝前哭尽哀,稽颡再拜奉辞,退还幕殿。侍中诣轝前跪,奏请灵驾进发,山陵使已下近南进名奉辞皇帝,前一日辞皇太后如仪。吉凶从官即前一日辞。灵驾进发,皇帝释衰服,改吉服,还内。群臣诣板桥立班奉辞,候灵驾至,皆举哭,再拜辞毕,退赴

西上合门及内东门,进名奉慰。灵驾经过州县,官吏并服初丧服,出城奉迎并辞,皆哭,十五举音,再拜讫退。掩皇堂日,群臣常服进名奉慰,山陵使并诸行事官等进表奉慰。神主回,所经州县及到京日,群臣并出城至板桥立班奉迎,再拜讫退,以俟会庆殿宗正卿安神主。」诏可。
二十九日,命入内〔内〕侍省副都知麦守恩充永定陵使,内园副使岑守素充都监。
八月六日,司天监言:「太宗梓宫先于丙地内奉安。按经书,壬、丙二方皆为吉地,今请灵驾先于上宫神墙外壬地新建下宫奉安,俟十月十二日申时发赴丙地幄次,十三日申时掩皇堂。」礼仪院言:「丙地奉安梓宫处至陵门甚近,窃虑仪仗难为施设,欲望下仪仗、卤簿使相度,若全设不得,即量排 吹、香镫、伞扇、细仗导引。」并诏可。
八日,礼仪院言:「九月十八日启攒宫后,至二十四日灵驾未发引前,百宫并赴朝临。缘日数稍远,望令每日于幕次换丧服,入临毕改常服出入。又自掩皇堂祭后及设九虞祭,皆宗正卿行礼,应随从百官并合陪侍立班。神主回日,每宿顿亦预先迎拜。每灵驾未起发前,皇太妃先朝临,次皇亲入,次外命妇入,次山陵使以下入。其朔望及掩皇堂毕,山陵使以下具名纸、外命妇具牓子慰皇太妃。」从之。
十二日,礼仪院言:「灵驾发引前,有司进龙輴于延庆殿西阶,挽士退,先请皇太后奉宁龙輴,举哭尽哀退。行事官

服前导,安神设奠。祔庙日,皇太后先诣会庆殿行礼,次皇帝奠献讫,步导出会庆殿,至正阳门外拜辞而还。灵驾在路及未祔庙以前,每朔望百僚并奉慰。启攒后不进刑罚文书。」从之。 入,皇帝行奉宁之礼。神主至京日,皇太后出城奉迎酌奠,至会庆殿门,皇帝服每岁下元日朝拜景灵宫,今缘神主未祔庙,至日只令宫使行礼。二十四日降圣节,百僚合诣东上合门拜表称贺,缘神主才经祔庙,更不行拜表之礼,只令进表称贺。神主至琼林苑,山陵使以下见皇太后于苑中。至会庆殿,亦于殿东御幄前起居,赴殿下陪位立班,以俟皇帝行礼。次日朝见如仪。
十三日,礼仪院言:「神主祔庙日,其后庙亦合差官 行飨礼。」从之。
九月五日,摄太尉、宰臣冯拯率群臣奉谥号册宝告于南郊。翌日,奉上于延庆殿,摄中书令、宰臣王曾读册。册文曰:「哀子嗣皇帝臣祯谨再拜稽首言曰祯:原作「仁宗御名」,今据其名回改。:夫谥以行成,号以功显。法日而明者,盖德之甚盛;称天以诛者,为名之至公。三五以还,何莫由斯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