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曰:『进下,变于食生也。所以交于神明,不敢以食道。』贾公彦曰:『公食、大夫乡饮酒,牲体皆进腠,腠是本,是食生人之法。此言进末,末为终,谓骨之终,是食鬼神法,故云变于食生也。』今骨体升俎,进于神

座之前,伏请依少牢礼,皆进下。」又言:「古者堂上既朝践,然后退而合亨,亨人以向者朝践所荐腥烂牲体,更鬻于镬令熟,乃荐。今来若俟更鬻熟方荐,则恐稽缓,欲乞以牲体肩、臂、臑、肫、胳、正脊、脡脊、横脊、长胁、短胁、代胁分割骨节,各以其半为腥俎,半为熟俎。肠胃肤俎亦然。」并从之。
元丰三年八月三年:原作「元年」,据《长编》卷三○七改。,又言:「请凡天神之祀,皆燔牲首以报阳;凡地祇之祭,皆瘗牲左髀以报阴。凡荐享太庙,皆升首于室。」从之。
三月,太常寺言:「郊庙奉祀礼文所言,应大中小祀,正、配合依礼解牲体腥十一体熟,诸祀每位以羊一豕一,方得牲体数足。高禖等四位循例共羊一豕一犊一,解牲体不足。今欲诸祀正、配位用全体解割,余从祀位并分设位神俎,内雨师有正、配两位,见用羊一豕一,乞各增其一。」并从之。
【宋会要】
五年二月癸酉,监察御史王桓言:「国朝南郊、太庙仪注,虽有太常卿、宗正卿省牲之文,官惟太祀巡牲而已,其省镬则以光禄卿,而又未尝视腥熟。伏请祭前一日,礼部尚书、侍郎省牲,光禄卿奉牲告充备,礼部尚书省镬。祭之日,礼部侍郎视腥熟之节。」从之。又言:「应缘亲祠告天地、宗庙、社稷,并依令用牲。」从之。
哲宗绍圣三年六月二十七日,权礼部侍郎黄裳言:「北郊配帝之牲用赤,与南郊用牲其色不同。窃以帝王德配天地,则其牲币宜

从所配之色,请皆用黄。」从之。
徽宗大观四年四月二十八日,议礼局言:「古者天子必有养兽之官,遂人授之牧人,牧人授之充人,择其毛而卜之吉,然后养之三牢,刍之三月,封人歌其肥绖,而宗伯省其纯全,然后用之,钦之至也。故《记》曰『帝牛必在涤三月』,《春秋传》曰『鼷鼠食郊牛角』,过有司也,展道尽矣,其所以备灾之道不尽也。言省牲而知伤,是展察之道尽也;牢闲不谨,伤之者至是,备灾之道不尽也。古之养牲,一月在外牢,二月在中牢,三月在明牢,天时成矣,然后以为天(性)[牲]也。又其养牲也,必养二,帝牛不吉则以为稷牛,乃复取稷牛而用之。大祀牺牲,其严如此。今郊庙所用牲牷,虽已专置涤宫,然未尝易牢也。乞命有司毛其纯色,刍之三月,月易一牢,以应在涤之义。中祀六十日,小祀三十日,皆考古法,庶协礼经。」从之。
政和四年四月二十一日,太常少卿林震言:「祠祭用牲,未尝 省,恐失涤养之本意。伏请自今以一祭合用牲数并加省视毕,然后告充、告绖如常仪。」
五月九日,太常言;「夏祭亲祠,升四镇、海渎十三位于第二成,乞增用牛、豕各三。今后常祠皇地祇依此。」从之。
八年十二月,国子监丞、兼权太常博士王普言:「国朝郊祀天地用犊,而社稷、宗庙与大飨明堂用牛、羊、豕,皆合于古。巡幸以来,礼文草创,天地之祭止用少牢,此权时之宜,非循旧典。近因大臣所请,乃诏有司依旧制用

太牢。缘太牢系牛、羊、豕,唯大飨当用,所有冬祀、夏祭、祈谷、雩祀正、配位,止合用犊。欲乞并依旧制。」时太常寺申言:「来年正月一日上辛祈谷祀上帝,合用正副牛犊共四头并母,系角茧栗纯黄色雄犊,欲下两浙转运司于临安府并所隶州县官买。兼每遇祀天地,牲牢前九十日送牛羊司入涤,仍乞以后依限收置。」并从之。
礼 宋会要辑稿 礼二七 大礼五使

宋会要辑稿 礼二七天头原批:「吉礼。郊祀职事。大礼五使。」

大礼五使
祭祀行事官。淳熙三年九月二日,诏:「郊礼在近,合差官行事。所摄官称,其间有合沿革,可令礼部、太常寺讨论议定,申尚书省。」
九月十四日,诏以参知政事龚茂良为大礼使,参知政事李彦颖为礼仪使,同知枢密院事王淮(以)为仪仗使,签书枢密院(使)[事]赵雄为卤簿使,武泰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充万寿观使曾觌为桥道顿递使。并以职事为序,更不置司,合行事令三省礼房专行。后同此制。
十七日,礼部、太常寺言:「《开宝通礼》,皇帝冬至祀圆丘,行事所摄官称,系太尉掌誓百官,侍中进玉币并奏请致斋,及辇辂前奏请并用侍中。至政和新定官

制,以左辅、右弼、太宰、少宰易侍中、中书令、左右仆射之名,以《五礼新仪》大礼行事摄官称,用太宰、少宰、左辅摄事。至靖康元年,诏三省长官名可并依元丰官制。自绍兴元年至干道六年,大礼行事所摄官称,依旧用左右仆射、侍中。干道八年,诏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及侍中、中书尚书二令并删去。干道九年郊祀大礼,以左右仆射及侍中并改称左右丞相,前项所摄官称,典故沿革不一。(令)[今]参仿上件礼例,掌誓欲依旧例差宰执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