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严铨试之法,为主文者固亦不可不重其事。比年断案命题,乃辄加以戏谑之词,取花果药物以为人名。乞自今合用人姓名,一遵旧例,只以姓之偏傍或甲乙丙丁设为问目。」诏自今只用人姓名为题。
二月二十四日,臣僚言:「武臣呈试出官,系是材武及三等弓力,以十分为率取五分。昨来措置将材武与第一等人共取二分半,第二等取一分半,第三等取一分。缘当时不立定合格箭数,故第一等有数箭中

垛,而本等分数已足,致取不到,其第三等却只一箭中垛取中者,因有词诉。后来更不分等,马军司止从上叫及五分乃为足,余人未尝得试,便当黜落。兼照得近降指挥,第二等、第三等呈试弓力人,添试断案一场。目今陈乞试此二等弓力人数少,今参酌措置三等人所试,如射亲箭数同,以等第为次;若等第同,以元牒字号先后为次。」马军司看详:「除材武人依旧法取放,将三等人不拘等第,以亲射四箭以上人为合格,通材武共取五分之数。如取及五分,余虽合格,并令次年再试。如取不及五分。亦欲以次三箭已下,依等第从箭数多者取之。」吏部看详:「自今呈试第一等、第二等事艺,并令于每岁二月上旬为始,赴部投纳试卷,往类试所收试,就铨试官出题考校,分优平二等,不拘分数取放。内文理全不通者,即行黜落。从本部牒马军司,于牒到本月内选者,依马军司已措置事理,将材武并三等人尽行呈试,以箭数多寡比较,十分取五分合格之数。内第二等、第三等添试断案,文理优通之人,即与升一等比较。其通平者,止依本等。若呈试不中,或箭数少不及之人,理为已试中断案,令次年止呈试本等事艺。」从之。
八年八月二十五日,诏自今恩泽降等文学出身并须铨试。以潼川府路转运判官虞似良言:「铨试之法,实作成人材之要术,而恩泽降等补授文学,乃独免铨试,赴部注拟。盖

谓恩泽降等文学初任权入,不理为任,所以免试,殊不知当官临民则一也。若权入一任得举主,次又可免试,则终身不试矣。今宰相子弟第五甲出身尚且铨试,何独于降等文学而可侥幸 」故有是命。
九年正月十九日,诏:「二广土著人,权令就本路呈试,许定差外,其诸路户贯之人,自来年为始,更不许赴二广呈试。如违,从贡举条制施行。」以吏部侍郎萧燧言「顷年因臣僚言,有请乞罢二广铨试,以革侥幸之弊。干道七年三月,诏吏部将广东西路铨试自干道八年为始并行住罢。惟是武臣呈试弓马或七书义,二广仍旧,其试中人定差一次,却移籍参部。亦有本部试中,未经定差,径来参部者,事体未均」故也。
六月十八日,诏除恩科人外,自今文学铨试中,并许出官。以吉州文学方若水状:「近观指挥,除恩科外,今后应文学并铨试出官。若水近赴铨试中,给到公据,乞参选。准告示,遇赦方许出官。吏部指挥定,文学既令铨试,若试中人,自合依已降指挥出官,难以更令待郊祀」故也。
八月四日,诏:「右选呈试打硾、弓弩、鉴箭、喝法,令殿前司、马步军司将校等监视,依元差拨外,差识字谙晓弓马大小使臣二员充监视打硾、弓弩官,及掌俵散弓弩一员充监视鉴箭喝法官,及掌试材武射亲,从枢密院于呈试日,临期于三衙将副内差拨。令吏部马军司各置帐籍,遇拣到中箭,呈过马军主帅及

本部监试官,两处当官,各行注籍。」
十年三月二十八日,诏铨试添试杂文指挥更不施行。以工部尚书王佐言「添试杂文所试一制,纔二百余字。格式有定,傥能默诵一二十篇,便可参错迭用。非若诗赋,拘以声律,限以押韵之难」故也。
十一年二月二十一日,宰执进呈郭钧奏:「乞今后呈试,四箭已上垛,取不到之人,理作次年合格之数。」上曰:「且已。虽姑息目前,若积聚得人数多,却不可行。不如只依旧法。」
六月十一日,臣僚言:「仰惟治朝百度振举,尤严铨试之法,奸弊至多,革去殆尽。惟传题代笔之弊,今犹存也。臣尝深究其端,盖缘试院所差兵士等人,多非正身,往往临时顾眷,致令老奸宿猾、熟于试院者得以诡名执役。因而在外先与代笔人私议贿赂,俟引试日,内外通同,巧为假手之地,试题程文,旦出暮入。有司防闲愈备,而小人奸计愈生。虽严为法禁以晓之,然惟利是图,曾不顾也。乞自今试院合差兵士等,并须合干人委保正身,不得以曾被差人充。如有违戾,必寘于法。庶几奸弊尽革,以示取人之公,不为小补。」从之。
七月二十九日,诏今后四川铨试《刑统》义,添作三道。从臣僚请也。
十二年六月十八日,诏:「今后小使臣呈试出官,如遇有拟定差遣、合试验弓马人,依旧用春秋仲月两次引试。」从吏部侍郎余端礼请也。
十一月二十七日,诏:「今后呈试材武,令吏部马军司严行约

束合干军校等人,须管依法打硾、喝放,毋纵仍前作弊。」从臣僚请也。
十二月二十一日,臣僚言:「窃见铨试之法,近至于权贵,远至于寒畯,其子弟以门荫补官者,非中铨试,不许出官,此近世之至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