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对
仁宗天圣三年二月七日,翰林学士晏殊等以准 试到身言书判选人五十四人,引见第一等前惠州军事推官林冀等七人,与京官、知县;第二等胡比与循一资,前湖州(同)[司]法参军郭凤(第)[等]二十二人,并与节察推官,前知和州含山县雍铨与右班殿直;第三等荆仲举等一十六名合入远者与近地,入近者与家便官,仍加阶试检校官勋有差,并注成资阙。内令、录入远者循一资,入近者循两资。
六年三月二十二日,翰林学士章得象等以准 试到身言书判选人共八十二人,引见第一等(常)[掌]禹锡等八人掌禹锡:原作「常禹锡」,据《宋史》卷二九四本传改。,并与京官、知县;第二等吴利用等,并与职官、知县;第三等注拟有差。
七年闰二月二十三日,诏置书判拔萃,应选人非流外者,如实负材业,不曾犯赃及私罪情轻者,并许投状乞应上件科目。仍先录所业判词三十,并上流内铨。判铨官看详,如词理优长者,具名闻奏,当降朝旨召赴阙,差官试判十道,以二千字以上为合格,即御试。
十月六日,流内铨言:「准 置书判拔萃条例闻奏。窃以国家精求理道,博采俊髦,既设礼闱,搜访多士,复张科目,拔擢异才,斯诚善建之永图,守文之长策也。其书判拔萃科,先录所业判词,于内铨投下,委判铨官看详,如词理优长,明言堪应得上件科,具名闻奏。今详诏旨,盖欲擢彼沉英,致之异等,不独取于刀笔,(尽)[盖]将观彼才能。今较纳到判词,或纔出文场,未更事任,或方登官路,殊昧政经,或巘恐移官,志防远适,或见隶边郡,意望早还,各设诡谋,全乖实 。傥不伸于约束,必难副于详求。今具画一条,若蒙俞允,非惟塞奔竞之涂,抑亦助澄清之化。又详投纳所业,虽于文彩粗有规程,虑假手以自媒,恐责寔而无状。若令判铨官明言堪应,非敢辄逃于公累,切虞未尽于事宜。欲将判词编排作三等,具名申奏,乞两制别差官考定。应初任官考定求试,须任四考以上,方得投状。其见任沿边、川、广、福建及见系铨司起请移官人,并须回日投状,庶无滥进,稍合中规。」事下两制,翰林学士章得象等言:「伏详判铨官并是朝廷选任台阁臣僚,看详判词优劣,必尽允当,望止依元 ,令判铨官看详。如词理优长,明言堪应上件科目,具名闻奏,更不别差官考定。仍依旧制,不限任数奏第。若见任沿边、川、广、福建不搬家地分,及见系铨(系)[司]起请移官人,如合系移入沿边、川、广、福建不

搬家地分,即依铨司起请,未得求试。」诏应历官三考以上,方许投状,仍令判铨官看详,分三等闻奏,如两制之议。
八年正月二十六日,流内铨言看详到书判拔萃分三甲余靖等二十四人,诏两制重详定等第以闻。
二月七日,中书门下言:「铨司选到职官、知县,多是人材书判平常,历任无劳绩,公过情重。欲令铨司一依元 ,子细看详,须是历任实有劳绩,公过情轻,人材书判堪须抡选,方得具历任并书判卷子进呈引见。」从之。
五月二十五日,命龙图阁待制唐肃、(唐肃)梅询、直集贤院
胥偃考试拔萃余靖等二十五人于秘阁,殿中侍御史王嘉言、直集贤院柳植封弥誊〔录〕。
(六月)六月二十三日,帝御崇政殿试应书判拔萃选人,宣州司理参军余靖考入第四等,为将作监丞、知县、安德军节度推官;知邵武军光泽县尹洙考入第五等,循一资,近地知县。
九年二月十二日,翰林学士(段)[盛]度等准 试到身言书判选人三十人引见,诏信州判官萧禋、均州判官周湛、邕州推官黄中、真州判官郭维、黄州判官周渭、明州推官顾祥并为著作佐郎,知县于房等二人循资,知县王永等七人循资注家便官,刘范等十人注近地知县,赵定基等五人应入远者与近地,入近者与家便,并许注成资阙。其替罢者,许不时赴集。自今应书判及奏举人,曾经引对,已受恩泽者,无得再预选试。
四月二十五日,命翰林学士盛度、知制诰郑向、直集贤院胥偃同试应书判拔萃科于秘阁。
五月九日,帝御崇政殿试应书判拔萃科及武举人,设幄南庑,命座。内出科题十洎 问。召资政殿学士晏殊、翰林学士宋绶为考校官,翰林学士章得象、知制诰石中立为编排官,侍御史王轸为封弥官,集贤校理王湜、钱延年为对读官。申后上所试卷,召宰臣 阅,赐茶久之。
十三日,诏:「应书判拔萃科入第四等前颍州司理参军李惇裕为大理寺丞、知秀州华亭县,洪州新建县主簿毛询为镇东军节度推官、家便知县,颍州汝阴县主簿张孝孙为忠武军节度推官、家地知县;第五等湖州归安县主簿吴感为江州军事推官;不入等魏京、李宗罢之。」
景佑元年二月四日,诏书判拔萃科今后更不置。
六月四日,诏应书判拔萃人更不御试。
十七日,翰林侍读学士李仲容等言,试到书判拔萃科潞州司法参军江休复七人。诏休复所试稍优,为大理寺丞、知长葛县,阎询等三人授官有差,魏申以下并落。
十二月十三日,知制诰李淑言:「幕职、州县官举充京朝官者,别差官与判铨同试。望自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