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风远扫万里无尘有秩斯祜念切在兹衮衣之宜
遂作上司台光增朗方险载夷穆矣晖章有吴之旗
我祖我考受言藏之晔晔藻裳再命同服WW四牡
二世方毂分比瑞天秩底禄公堂峻趾华构重屋
皆在二伊于殷有声在汉之兴亦曰韦平惟祖惟考
履贞大亨邈彼披阳追踪阿衡骏惠两施景润云行
洋洋元化功济其民风驰海表光被岳滨二后重规
世有哲入肃雍硕响万载是振
  迁丹阳尹民黄初妻赵杀子妇遇赦应徙送避
  孙雠议         宋刘义庆
案周礼父母之雠避之海外虽遇市朝斗不反兵盖
以莫大之冤理不可夺含戚枕戈义许必报至于亲
戚为戮骨肉相残故道乖常宪纪无定准求之法外
裁以人情且礼有过失之宥律无雠祖之文况赵之
纵暴本由于酒论心即实事尽荒耄岂得以荒耄之
王母等行路之深雠臣谓此孙忍愧衔悲不违子义
共天同域无亏孝道
  王元轨子欲改葬祖父母议 北齐邢邵
礼改葬缌麻郑元注臣为君子为父妻为夫惟三人
而已然嫡曾孙孙承重者曾祖父母祖父母改葬既
并三年之服皆应服缌而止言三人若非遗漏便是
举其略耳
  伤心赋


     北周庾信
 余五福无征三灵有谴至于继体多从夭折二男
 一女并得胜衣金陵丧乱相继亡没a旅关河倏
 然白首苗而不秀频有所悲一女成人长孙孩稚
 奄然原壤何痛如之既伤即事追悼前亡唯觉伤
 心遂以伤心为赋若夫人室生光非复企及夹河
 为郡前途逾远婕妤有自伤之赋扬雄有哀祭之
 文王正长有北郭之悲谢安石有东山之恨岂其
 然矣至若曹子建王仲宣傅长虞应德琏刘韬之
 母任延之亲书翰伤切文辞哀痛千悲万恨何可
 胜言龙门之桐其枝已折卷之草其心实伤呜
 呼哀哉赋曰
悲哉秋气摇落变衰魂兮远矣何去何依望思无望
归来不归未达东门之意空惧西河之讥在昔金陵
天下丧乱王室板荡生民涂炭兄弟则五郡分张父
子则三州离散地鼎沸于袁曹人豺狼于楚汉或有
拥树罹灾藏衣遭难未设桑弧先空柘馆人惟一丘
亭遂千秋边韶永恨孙楚长愁张壮武之心疾羊南
城之泪流痛斯继体寻兹世载天道斯慈人伦此爱
膝下龙摧掌中珠碎芝在室而先枯兰生庭而早刈
命之修短哀哉已满鹤声孤绝猿吟肠断嬴博之间
路似新安藤缄椟□掩虞棺不封不树惟棘惟栾
天惨惨而异色云苍苍而正寒况乃流寓秦川飘u
播迁从官非官归田不田对玉关而a旅坐长河而
暮年已触目于万恨更伤心于九泉至如三虎二龙
三珠两凤并有山泽之灵各入熊罴之梦望陇首而
不归出都门而长送对宝盎而痛心抚元经而流恸
石华空服犀角虚风无少女草不宜男鸟毛徒覆
兽乳空含震为长男之宫巽为长女之位在我生年
先雕此地人生几何百忧俱至二王奉佛二郗奉道
必至有期何能相保凄其零露飒焉秋草去矣黎民
哀哉仲仁冀羊祜之前识期张衡之后身一朝风烛
万古埃尘丘陵兮何怨能留兮几人
  感旧赋


      唐岑参
 参相门子五岁读书九岁属文十五隐于嵩阳二
 十献书阙下□自谓曰云霄坐致青紫俯拾金尽
 裘敝蹇而无成岂命之过欤国家六叶吾门三相
 矣江陵公为中书令辅太宗邓国公为文昌右相
 辅高宗汝南公为侍中辅睿宗相承宠光继出辅
 弼易曰物不可以终泰故受之以否逮乎武后临
 朝邓国公由是得罪先天中汝南公又得罪朱轮
 翠毂如梦中矣今王道休明噫世业沦替犹钦若
 前德将施于后人参年三十未及一命昔一何荣
 矣今一何悴矣直念昔者为赋云其词曰
吾门之先世克其昌赫矣烈祖辅于周王启封受楚
佐命克商二千余载六十余代继厥美而有光其后
辟土宇于荆门树桑梓于棘阳吞楚山之神秀与汉
水之灵长猗盛德之不陨谅嘉声而允臧庆延自远
祜洽无疆自天命我唐始灭暴隋挺生江陵杰出辅
时为国之翰斯文在兹一入麟阁三迁凤池调元气
以无忒理苍生而不亏典丝言而作则阐绵以成
规革亡国之前政赞圣代之新轨捧尧日以云从扇
舜风而草靡洋洋乎令问不已继生邓公世实须才
尽忠致君极武登台朱门复启相府重开川换新楫
羹传旧梅何纠缠以相轧恶高门之祸来当其武后
临朝奸臣窃命百川沸腾四国无政昊天降其荐瘥
靡风发于时令藉小人之荣宠堕贤良于槛□苟□
F以相蒙胡丑厉以职竞既破我室又坏我门上帝
懵懵莫知我冤众人□□不为我言泣贾谊于长沙
痛屈平于湘沅夫物极则变感而遂通于是日光回
照于覆盆之下阳气复暖于寒谷之中上天悔祸赞
我伯父为邦之杰为国之辅又治阴阳更作霖雨伊
廊庙之故事皆祖父之旧矩朱门不改画戟重新暮
出黄阁朝趋紫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