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强馆伴使固与之还及境弃诸道上旧制熟羌不
授汉官贯故引拔之有至节度使者弓箭手失其分
地而使守新强禁卒逃亡不死而得改隶他籍军政
尽坏政和元年副郑允中使于辽得燕人马植归荐
诸朝遂造平燕之谋选健将劲卒刻日发命会方腊
起睦州势甚张改江浙淮南宣抚使即以所聚兵师
诸将讨平之
  梁师成
按宋史宦者传师成字守道慧黠习文法稍知书初
隶贾详书艺局详死得领睿思殿文字外库主出外
传道上旨政和间得君贵幸至窜名进士籍中积迁
晋州观察使兴德军留后建明堂为都监既成拜节
度使加中太一神霄宫使历护国镇东河东三节度
至检校太傅遂拜太尉开府仪同三司换节淮南时
中外泰宁徽宗留意礼文符瑞之事师成善逢迎希
恩宠帝本以隶人畜之命入处殿中凡御书号令皆
出其手多择善书吏习仿帝书杂诏旨以出外庭莫
能辨师成实不能文而高自标榜自言苏轼出子是
时天下禁诵轼文其尺牍在人间者皆毁去师成诉
于帝曰先臣何罪自是轼之文乃稍出以翰墨为己
任四方□秀名士必招致门下往往遭点污多置书
画卷轴于外舍邀宾客纵观得其题识合意者辄密
加汲引执政侍从可阶而升王黼父事之虽蔡京父
子亦谄附焉都人目为隐相所领职局至数十百黼
造伐燕议师成始犹依违卒乃赞决又荐谭稹为宣
抚燕山平策勋进少保益通贿谢人士入钱数百万
以献颂上书为名令赴廷试唱第之日侍于帝前嗫
嚅升降其小吏储宏亦豫科甲而执□养之役如初
李彦括民田于京东西所至倨坐堂上监司郡守不
敢抗礼有言于帝师成适在旁抗声曰王人虽微序
于诸侯之上岂足为过言者惧而止师成貌若不能
言然阴贼险鸷遇间即发家居与黼邻帝幸黼第见
其交通状已怒朱□又以应奉与黼轧因乘隙攻之
帝罢黼相师成由是益绌郓王楷宠盛有动摇东宫
意师成能力保护钦宗立嬖臣多从上皇东下师成
以旧恩留京师于是太学生陈东布衣张炳力疏其
罪炳指之为李辅国且言宦官表里相应变恐不测
东复论其有异志攘定策功当正典刑帝迫于公议
犹未诵言逐之师成疑之寝食不离帝所虽奏□亦
侍于外久未有以发会郑望之使金营还帝命师成
及望之以宣和殿珠玉器玩复往先令望之诣中书
谕宰相至则留之始诏暴其罪责为彰化军节度副
使开封吏护至贬所行次八角镇缢杀之以暴死闻
籍其家
  杨戬
按宋史宦者传戬少给事掖庭主掌后苑善测伺人
主意自崇宁后日有宠知入内内侍省立明堂铸鼎
鼐起大晟府龙德宫皆为提举政和四年拜彰化军
节度使首建期门行幸事以固其权势与梁师成埒
历镇安清海镇东三镇由检校少保至太傅遂谋撼
东宫有胥吏杜公才者献策于戬立法索民田契自
甲之乙乙之丙展转究寻至无可证则度地所出增
立赋租始于汝州浸淫于京东西淮西北括废堤弃
堰荒山退滩及大河淤流之处皆勒民主佃额一定
后虽冲荡回复不可减号为西城所筑山泺古巨野
泽绵亘数百里济郓数州赖其蒲鱼之利立租算船
纳直犯者盗执之一邑率于常赋外增租钱至十余
万缗水旱蠲税此不得免擢公才为观察使宣和三
年戬死赠太师吴国公而李彦继其职彦天资狠愎
密与王黼表里置局汝州临事愈剧凡民间美田使
他人投牒告陈皆指为天荒虽执印券皆不省鲁山
阖县尽括为公田焚民故券使田主输租佃本业诉
者辄加威刑致死者千万公田既无二税转运使亦
不为奏除悉均诸别州京西提举官及京东州县吏
刘寄任辉彦李士渔王浒毛孝立王随江吕坯钱
宋宪皆助彦为虐如奴事主民不胜忿痛前执政
冠带操笏迎谒马首献媚花朝夕造请宾客径趋谒
舍不敢对之上马而彦处之自如发物供奉大抵类
朱□凡竹数竿用一大车牛驴数十头其数无极皆
责办于民经时阅月无休息期农不得之田牛不得
耕垦殚财靡刍力竭饿死或自缢辕轭间如龙鳞薜
荔一本辇致之费逾百万喜赏怒刑祸福转手因之
得美官者甚众颍昌兵马钤辖范寥不为取竹诬刊
苏轼诗文于石为十恶朝廷察其捃摭亦令勒停当
时谓朱□结怨于东南李彦结怨于西北靖康初诏
追戬所赠官爵彦削官赐死籍其家刘寄以下十人
皆停废复范寥官
  邵成章
按宋史宦者传成章钦宗朝内侍也帝入青城命成
章卫皇太子赴宣德门称制行事太子北去成章留
于汴康王将即位元佑太后遣成章奉乘舆服御至
南京从幸扬州金人掠陕西京东诸郡群盗起山东
黄潜善汪伯彦匿不以闻及张遇焚真州去行在六
十里帝亦不之知也成章上疏条具潜善伯彦之罪
曰必误国且申潜善等使闻之帝怒除名南雄州编
管侍御史马伸言成章缘上书得罪今是何时以言
为讳久之帝思成章忠直召赴行在其徒忌之谮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