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其意遂罢荐举寻被尚书符追着
作修国史监知太史局事皇建中转加中散大夫余
并如故会参掌虽繁教授不阙性甚儒□似不能言
及临机答难酬报如响动必稽古辞不虚发由是为
儒宗所推而贵游子弟慕其德义者或就其宅或寄
宿□家昼夜承闲受其学业会欣然演说未尝懈怠
虽明风角解元象至于私室辄不及言学徒有请问
者终无所说每云此学可知不可言诸君并贵游子
弟不由此进何烦问也会唯有一子亦不以此术教
之其谨密也如此曾令家人远行久而不反其行还
垂欲至宅乃逢寒雪寄息他舍会方处学堂讲说忽
有旋风瞥然吹雪入户会乃笑曰行人至何意中停
遂命使人令诣某处追寻果如其语每为人占筮小
大必中但用爻辞彖象以辩吉凶易占之属都不经
口会本贫生无仆隶初任助教之日乘驴上下且
其职事处多每须经历及其退食非晚不归曾夜出
城东门钟漏已尽会唯独乘驴忽有二人一人牵头
一人随后有似相助其回动轻漂有异生人渐渐失
路不由本道会心甚怪之遂诵易经上篇一卷不尽
前后二人忽然离散会亦不觉堕驴因尔迷闷至明
始觉方知堕驴之处乃是郭外u去家数里有一子
字子袭聪敏精勤幼有成人之量不幸先亡临送者
为其伤恸会唯一哭而罢时人尚其达命武平年自
府还第在路无故马倒遂不得语因尔暴亡时年七
十六注易一部行于世会生平畏马位望既至不得
不乘果以此终
  唐
  李淳风
按唐书本传淳风岐州雍人父播仕隋高唐尉弃官
为道士号黄冠子以论撰自见淳风幼爽秀通群书
明步天历算贞观初与傅仁均争历法议者多附淳
风故以将仕郎直太史局制浑天仪诋摭前世得失
着法象书七篇上之擢承务郎迁太常博士改太史
丞与诸儒修书迁为令太宗得秘谶言唐中弱有女
武代王以问淳风对曰其兆既成已在宫中又四十
年而王王而夷唐子孙且尽帝曰我求而杀之奈何
对曰天之所命不可去也而王者果不死徒使疑似
之戮淫及无辜且陛下所亲爱四十年而老老则仁
虽受终易姓而不能绝唐若杀之复生壮者多杀而
逞则陛下子孙无遗种矣帝采其言止淳风于占候
吉凶若节契然当世术家意有鬼神相之非学习可
致终不能测也以劳封昌乐县男奉诏与算博士梁
述助教王真儒等是正五曹孙子等书刊定注解立
于学官撰麟德历代戊寅历候者推最密自秘阁郎
中复为太史令卒所撰典章文物志已巳占等书传
于世子该孙仙宗并擢太史令唐初言历者惟傅仁
均仁均滑州人终太史令
  尚献甫
按唐书本传献甫卫州汲人善占候武后召见由道
士擢太史令辞曰臣梗野不可以事官长后改太史
局为浑仪监以献甫为令不隶秘书省数问灾异又
于上阳宫集术家撰方域等篇长安二年荧惑犯五
诸侯献甫自陈五诸侯太史位臣命纳音金也火金
之仇臣且死后曰朕为卿厌之迁水衡都尉谓曰水
生金卿无忧至秋卒后嗟异复以浑仪监为太史局
  严善思
按唐书本传善思名撰同州朝邑人以字行父延与
河东裴元证陇西李真蔡静皆通儒术该晓图谶善
思传延业褚遂良上官仪等奇其能高宗封泰山举
销声幽薮科及第调襄阳尉居亲丧庐墓因隐居十
年武后时擢监察御史兼石拾遗内供奉数言天下
事方酷吏构大狱以善思为详审使平活八百余人
原千余姓长寿中按囚司刑寺罢疑不实者百人来
俊臣等疾之诬以罪□交趾五岁得还是时李淳风
死候家皆不效乃诏善思以著作佐郎兼太史令圣
历二年荧惑入舆鬼后问其占对曰大臣当之是年
王及善卒长安中荧惑入月镇犯天关善思曰法当
乱臣伏罪而有下谋上之象岁余张柬之等起兵诛
二张迁给事中后崩将合葬干陵善思建言尊者先
葬卑者不得入今启干陵是以卑动尊术家所忌且
元阙石门冶金锢隙非攻凿不能开神道幽静多所
惊黩若别攻隧以入其中即往昔葬时神位前定更
且有害曩营干陵国有大难易姓建国二十余年今
又营之难且复生合葬非古也况事有不安岂足循
据汉世皇后别起陵墓魏晋始合葬汉积祀四百魏
晋祚率不长亦其验也今若更择吉地附近干陵取
从葬之义使神有知无所不通若其无知合亦何益
山川精气上为列星葬得其所则神安而后嗣昌失
其宜则神危而后嗣损愿割私爱使社稷长久中宗
不纳神龙中武后丧公除太常请大习乐供郊庙诏
未许善思奏曰乐者气化所以感天地调五行汉魏
丧礼以日易月盖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
乐必崩礼阴也乐阳也乐崩阳伏礼废阴愆故变以
适时孝道之大安人神公也茹哀戚私也王者不以
私害公请如太常奏帝从之迁礼部侍郎表皇后擅
政为社稷忧求汝州刺史尝语姚崇曰韦氏祸且涂
地相王所居有华盖紫气必位九五公善护之及睿
宗立崇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