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不有所属物
类尽矣元祚未终则群雄宜早息某亦在群雄中请
自某始若已厌元德有当膺天命者天命宜首归之
无使生民久阽危苦存亡之机验于三月太祖嘉其
能达己意命典文牍授元帅府都事取太平定集庆
皆与谋议寻命为太平知府谕之曰太平吾股肱郡
其民数困兵革当令得所常兴学恤民以简易为治
官廪有谷数千石请于朝给民乏种者秋稔输官公
私皆足居三年民亲爱之召入为侍仪洪武元年擢
为翰林直学士兼太常卿帝初即位锐意稽古礼文
群臣集议间有异同常能参合众言委曲当上意寻
以病免归岁余手诏征诣阙仍故官帝宴闲辄命儒
臣列坐赋诗为乐常每先成语多率帝笑曰老范诗
真朴殊似其为人也迁起居注常有足疾数在告赐
以安军寻乞归帝赋诗四章送之赐宅于太平子祖
历官云南左参政有修洁称
  潘庭坚
按明外史本传庭坚字叔闻当涂人元末为富阳县
教谕浙东兵起行省留置幕中谢去太祖驻太平陶
安入谒太祖询人才以汪广洋及庭坚对设太平翼
元帅府遂以庭坚为教授太祖初渡江江东豪杰未
有至者宾从参机密惟庭坚安广洋及王恺而已庭
坚以慎密谦约为太祖所称下集庆擢中书省博士
取婺州改为金华府以庭坚同知府事时上游诸郡
次第平定择儒臣抚绥之先后用安广洋于江西而
庭坚与恺守浙东及太祖为吴王设翰林院以庭坚
为侍读学士与安同召而庭坚已老子黼亦以文学
向用遂告归洪武四年复召主会试黼字章甫幼师
事陶安授太平府学教授改金坛簿未几擢起居注
徙中书省左司郎中吴元年除江西湖东道按察使
会修律令留为议律官书成卒黼谨饬类父而文采
清雅过之父子皆由乡校显时以为荣
  罗复仁
按明外史本传复仁吉水人少嗜学尤通天文书陈
友谅辟为翰林院编修已见友谅非帝王器遁去太
祖取九江复仁来谒留置左右从破友谅于鄱阳赍
蜡书谕降江西未下诸郡授中书谘议从围武昌太
祖欲招陈理降以复仁故友谅臣也遣入城谕理且
曰理若来不失富贵复仁顿首曰如陈氏遗孤得保
首领俾臣不食言于异日臣死不憾太祖曰汝行吾
不汝误也复仁至城下号恸者竟日理惊缒使入见
持理哭哭止问故乃以太祖意谕之理心动因语理
曰大兵所向摧拉枯朽不降且屠城中民何罪理善
其言即率官属出降迁国子助教以复仁老特赐以
小车出入每宴见赐坐食饮已复使扩廓前使多拘
留复仁议论慷慨独还擢编修会安南侵占城占城
诉于朝命复仁赍诏至安南使归所侵地其王既奉
诏赠遗复仁金贝及他土物甚众悉却不受帝闻而
贤之洪武三年置弘文馆以复仁为学士与刘基同
位在帝前率意陈得失尝操南音帝顾喜其质直呼
为老实罗而不名间幸其舍负郭穷巷复仁方垩壁
急呼其妻抱杌以坐帝帝曰贤士岂宜居此遂赐第
城中天寿节制水龙吟一阕以献帝悦厚赐之寻乞
致仕陛辞赐大布衣题诗衣襟上褒美之已又召至
京师奏减江西秋粮及兵饷帝皆许之留三月赐玉
带铁拄杖裘马食具遣还乡以寿终
  王汝玉
按明外史本传汝玉名j以字行长洲人父立中元
末知松江府汝玉□敏强记少从杨维桢学年十七
举元末浙江乡试永乐初由应天府学训导擢翰林
五经博士寻进检讨迁右春坊右赞善预修永乐大
典仁宗在东宫特被宠遇尝与群臣应制撰神龟赋
汝玉第一解缙次之汝玉后进声名出诸旧臣上与
缙及王辈互相矜许遂被轻薄名永乐七年坐修
礼书紊制度当戍边皇太子监国宥之以为翰林典
籍寻进左春坊左赞善缙之下狱也拷讯急承汝玉
及汤宗李至刚李贯朱蒋骥潘畿萧引高高得D
等九人皆逮下狱汝玉及贯引高得D竟瘐死洪
熙初追赠太子宾客谥文靖遣官祭于其家
  梁潜
按明外史本传潜字用之泰和人洪武二十九年举
乡试明年授四川苍溪训导以荐除广东四会知县
县有龙桥河吏廉平则河水清自潜至迄去水可鉴
改阳江阳春皆有治声永乐元年召修太祖实录书
成擢翰林修撰赐白金袭衣文币兼右春坊右赞善
代郑赐总裁永乐大典被诬帝召问抵诬者罪帝幸
北京屡驿召赴行在十五年复幸北京亲择侍从监
国臣翰林独杨士奇以潜副之时两京隔绝汉王高
煦谋夺嫡谗构万方有陈千户者擅取民财令旨谪
交址数日后念其有军功贷之还有言于帝者曰上
所谪罪人皇太子曲宥之矣遂诛陈千户事连潜及
司谏周冕逮至行在帝亲诘之潜等具以实对帝谓
杨荣吕震曰事岂得由潜然卒无人为言陈千户本
以令旨谪者潜冕俱系狱或毁冕遂并潜诛潜妻杨
氏随潜在北京痛潜非命不食死子婺进士仕至浙
江左布政使时称良吏
  马京
按明外史本传京武功人洪武中以进士授翰林编
修历左通政大理寺卿建文中左迁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