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众延佑六年授太常
礼仪院经历属英宗躬修祀事锐意礼乐其亲祀仪
注卤簿舆服之制率所裁定初太庙九室合飨于一
殿仁宗崩无室可y乃于武宗室前结彩为次英宗
在上京礼官集议元用言古者宗庙有寝有室宜以
今室为寝当更营大殿于前为十五室帝嘉其议授
翰林待制升直学士至治三年八月铁失之变贼党
赤斤铁木儿遽至京师收百司印趣召两院学士北
上元用独不行曰此非常之变吾宁死不可曲从也
未几贼果败人皆称其有先见之明泰定二年授太
子赞善转礼部尚书兼经筵官及大朝会为纠仪官
申卷班之令俾以序退无争门而出之扰又谓太医
仪凤教坊等官不当序正班当自为一列后皆行之
时宰执有欲罢科举法者元用以为国家文治正在
于此胡可罢也又有欲损太庙四时之享止存冬祭
者元用谓^祀尝A四时之享不可阙一乃经礼之
大者其可惜费而废礼乎三年夏帝以日食地震星
变诏议所以弭灾者元用谓应天以实不以文修德
明政应天之实也宜撙浮费节财用选守令恤贫民
严祀汰佛事止造作以纾民力慎赏罚以示惩劝
皆切中时弊又论科举取士之法当革冒滥严考核
俾得真才之用议上朝廷咸是之拜中奉大夫翰林
侍讲学士兼经筵官预修仁宗英宗两朝实录又奉
旨纂集甲令为通制译唐贞观政要为国语书成皆
行于时凡大制诰率元用所草文宗时草宽恤之诏
帝览而善之赐金织文锦天历二年代祀曲阜孔子
庙还以司寇像及代祀记献帝甚喜值太禧宗院
副使缺中书奏以元用为之帝不允曰此人翰林中
所不可无者将大用之矣会卒帝嗟悼久之谓侍臣
曰曹子贞尽忠宣力今亡矣可赐赙钞五千□赠正
奉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追封东
平郡公谥文献诗文四十卷号超然集二子伟仪
  谢端
按元史本传端字敬德蜀之遂宁人宋末蜀士多避
兵江陵因家焉端幼颖异五六岁能吟诗十岁能作
赋弱冠与尚书宋本同师明性理为古文又同教授
江陵城中以文学齐名时号谢宋史杠宣慰荆南数
加延礼荐之姚枢枢方以文章大名自负少所许可
以所为文□端端一读即能指`其用意所在枢叹
奖不已语人后二十年若谢端者岂易得哉用荐者
署校官不报科举法行就试河南行省中其举以内
艰不会试延佑五年乃擢进士乙科授承事郎潭州
路同知湘阴州事岁满入为国子博士迁太常博士
盗入太庙失第八室黄金主坐罢去端礼官非典守
不当坐亦不辨寻除翰林修撰升待制以选为国子
司业遂为翰林直学士阶大中大夫端善为政筮仕
湘阴猾吏束手不敢舞文法豪民无赖者远避去部
使者行部旁郡滞讼皆委端谳端剖决如流绩誉籍
然其文章严谨有法宁约近瘠无奢滋驳居翰林久
至顺元统以来国家崇号慈极升y先朝加封宣圣
考妣制册多出其手预修文宗明宗宁宗三朝实录
及累朝功臣列传时称其有史才初文宗建奎章阁
搜罗中外才俊置其中尝语阿荣曰当今文学之士
朕惟未识谢端亡何文宗崩竟不及用端端又与赵
郡苏天爵同着正统论辨金宋正统甚悉世多传之
至元六年卒年六十二元世蜀士以文名者曰虞集
而谢端其次云
  元明善
按元史本传明善字复初大名清河人其先盖拓跋
魏之裔居清河者至明善四世矣明善资颖悟绝出
读书过目辄记诸经皆有师法而尤深于春秋弱冠
游吴中已名能文章浙东使者荐为安丰建康两学
正辟掾行枢密院时董士选佥院事待之若宾友不
敢以曹属御之及士选升江西左丞又辟为省掾会
赣州贼刘贵反明善从士选将兵讨之禽贼三百人
明善议缓诖误得全活者百三十人一日将佐白宜
多戮俘获及尸一切死者以张军声明善固争以为
王者之师恭行天罚小丑陆梁戮其渠魁可尔民何
辜焉既而又得贼所书赣吉民丁十万于籍者有司
喜欲滋蔓为利明善请火其籍以灭迹二郡遂安升
掾南行台未几授枢密院照磨转中书左曹掾掾曹
无留事始明善在江西时朱u为其省参政明善有
马骏而瘠u假为从骑久益壮u爱之致米三十斛
酬其直后u败江浙行省籍其家得金谷之簿书米
三十斛送元复初不言以酬马直明善坐免久之有
为辨白其事者乃复掾省曹仁宗居东宫首擢为太
子文学及即位改翰林待制预修成宗顺宗实录升
翰林直学士诏节尚书经文译其关政要者以进明
善举宋忠臣子集贤直学士文升同译润许之书成
每奏一篇帝必称善曰二帝三王之道非卿莫闻也
兴圣太后既受尊号廷臣请因肆赦明善曰数赦非
善人之福宥过可也奉旨出赈山东河南饥时彭城
下邳诸州连数十驿民饿马毙而官无文书赈贷明
善以钞万二千锭分给之曰擅命获罪所不辞也还
修武宗实录又升翰林侍讲学士预议科举服色等
事延佑二年始会试天下进士明善首充考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