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年以荐为仙居训导改德安教授迁汉阳知县多惠
政岁旱绝食以祷立应建文时召为翰林修撰上资
治八策曰务问学谨好恶辨邪正纳谏诤审才否慎
刑罚明利害定法制皆援证古今可见之行事又曰
太祖除奸剔秽抑强锄梗如医去病如农去草去病
急或伤体肤去草严或伤禾稼病去则宜调燮其血
气草去则宜培养其根苗帝嘉纳之燕兵至淮奉诏
募兵行至广德京城不守会齐泰来奔叔英谓泰贰
心令执之泰至告以故乃相持恸哭共图后举已知
事不可为沐浴衣冠书绝命辞藏衣裾间自经元妙
观银杏树下词曰人生穹壤间忠孝贵克全嗟予事
君父自省多过愆有志未及竟奇疾忽见缠肥甘空
在案对之不下咽意者造化神有命归九泉尝念夷
与齐饿死首阳巅周粟岂不佳所见良独偏高踪渺
难继偶尔无足传千秋史官笔慎勿称希贤又题其
案曰生既已矣未有补于当时死亦徒然庶无惭于
后世成祖登极陈瑛簿录其家妻金氏已自经死二
女下锦衣狱赴井死叔英与孝孺友善以道义相切
建文初孝孺欲行井田叔英贻书曰凡人有才固
难能用其才尤难子房于汉高能用其才者也贾谊
于汉文不能用其才者也子房察高帝可行而言故
高帝用之一时受其利虽亲如樊郦信如平勃任如
萧曹莫得间焉贾生不察而易言且言之太过故绛
灌之属得以短之方今明良相值千载一时但事有
行于古亦可行于今者如夏时周冕之类是也亦有
行于古不可行于今者如井田封建之类是也可行
者行则人之从之也易难行而行则从之也难从之
易则民乐其利从之难则民受其患时井田虽不行
然孝孺卒以更易制度为燕王借口而无济实事叔
英之远识如此叔英死天台道士盛希年收葬州城
西五里杨士奇少受知于叔英正统中表其墓曰呜
呼翰林修撰王原采之墓为文以祭嘉靖中邹守益
谪广德判官始为立祠太平知县曾才汉又建忠节
祠并祀其妻及二女福王时赠礼部侍郎谥文忠
  王艮
按明外史本传艮字敬止吉水人建文二年进士对
策第一貌寝易胡靖艮次之又次李贯三人皆同里
并授翰林院修撰如洪武中故事设文史馆居之预
修太祖实录总集类要修时政记类次秘阁书目诸
大著作皆综理之又数上书言时务燕兵薄京城艮
与妻子诀曰食人之禄者死人之事吾不可复生矣
时解缙吴溥亦艮乡人与艮及靖邻居皆集溥舍缙
陈说大义靖亦奋激慷慨艮独流涕不言溥曰三子
受知最深事在顷刻若溥固可从容也三子去溥子
与弼尚幼叹曰胡叔能死节大佳溥曰不然独王叔
死耳语未毕隔墙闻靖呼外喧甚可看猪溥顾与弼
曰一猪尚不忍宁自忍乎须臾艮舍哭伏鸩死矣缙
驰谒成祖甚喜明日见成祖荐靖召至叩头谢成祖
大悦贯亦迎附后成祖出建文时群臣封事千余通
令缙等编阅事涉兵农钱谷者皆留诸言语干犯者
尽焚之因从容问贯缙等曰尔等宜皆有之众未对
贯独顿首曰臣贯未尝有也成祖曰尔以是为美耶
食其禄任其事当国家危急时官近侍独无一言乎
朕特恶夫诱建文坏祖法乱政者耳后贯迁中允坐
累死狱中临卒叹曰吾愧王敬止矣福王时谥艮文
节赠礼部侍郎
  何申
按逊国正气纪中书舍人何申嘉兴人抗直敢言建
文末奉使四川至峡口闻金陵破愤恨恸哭吐血数
升疽发而死
  周是修 石撰 程通
按明外史本传是修名德以字行泰和人洪武末举
明经为霍丘训导太祖问家居何为对曰教人子弟
孝弟力田太祖喜擢周府奉祀正逾年从王北征至
黑山还迁纪善建文元年有告王不法者官属皆下
吏是修以尝谏王得免改衡府纪善衡王建文帝弟
未之藩是修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达知名士陈
说国家大计燕兵渡淮与萧用道上书指斥用事者
用事者怒共挫折之是修屹不为动京城失守宫中
火发留书别友人江仲隆解缙胡靖萧用道杨士奇
付以后事具衣冠为赞系衣带间入应天府学拜先
师毕自经于尊经阁年四十九燕王即帝位陈瑛言
是修不顺天命请追戮帝曰彼食其禄自尽其心勿
问是修外和内刚志操卓荦非其义一介不苟得也
尝曰忠臣不计得失故言无不直烈女不死生故
行无不果乃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其学自经史
百家阴阳医卜靡不通究为文援笔立就而雅赡条
达初与士奇缙靖金幼孜黄淮胡俨约同死惟是修
不负其言王府官属与是修先后死者石撰平定人
以学行称洪武中用荐为宁府左长史燕王举兵撰
在大宁辄为守御计每以臣节讽王王亦心敬之及
燕兵袭大宁执撰愤詈不屈遂支解程通绩溪人祖
平坐事戍延安通以贡入太学上书乞赦还其祖辞
甚哀太祖怜而许之后以廷对称旨授辽府纪善从
王之藩辽东燕兵起从王浮海归朝上封事数千言
陈备御策进左长史燕王即帝位从王徙荆州有言
通前上封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