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裕遗栗书
远引孙权求讨关羽之事假道西上题书曰黑&#公
麾下栗以状表闻太宗许之因授黑&#将军栗
好持黑&#以自标裕望而异之故有是语奚斤之征
虎牢也栗别率所部攻德宗河南太守王涓之于
金墉涓之弃城遁走迁豫州刺史将军如故进爵新
安侯洛阳虽历代所都久为边裔城阙萧条野无烟
火栗刊辟榛荒劳来安集德刑既设甚得百姓之
心太宗南幸盟津谓栗曰河可桥乎栗曰杜预
造桥遗事可想乃编次大船构桥于冶&#六军既济
太宗深叹美之世祖之征赫连昌&#栗与宋兵将
军交趾侯周几袭陕城昌弘农太守曹达不战而走
乘胜长驱仍至三辅进爵为公加安南将军平统万
迁蒲&#镇将时弘农河内上党三郡贼起栗讨之
转虎牢镇大将加督河内军寻迁使持节都督兖桓
二州诸军事镇南将军枋头都将又为外都大官平
刑折狱甚有声称卒年七十五赐东园秘器朝服一
具衣一袭赠太尉公栗自少治戎迄于白首临事
善断所向无前加以谦虚下士刑罚不滥世祖甚悼
惜之
  奚眷
按魏书本传眷代人也少有将略太祖时有战功太
宗时为尚书假安南将军虎牢镇将为寇所惮世祖
初为中军都曹尚书复镇虎牢赐爵南阳公加使持
节侍中都督豫洛二州河内诸军事镇南将军开府
寻徙镇长安世祖幸美稷眷受诏督诸军共讨山胡
白龙于西河破之屠其城斩首数千级掳其妻子而
还世祖平姑臧遣眷讨沮渠牧犍弟私署张掖太守
宜得宜得奔酒泉酒泉太守无讳与宜得奔高昌获
其二城后沮渠天周复酒泉眷讨平之掳男女四
千余人世祖征蠕蠕以眷为尚书督偏将出别道诏
会鹿浑海眷与中山王辰等诸大将俱后期斩于都
南爵除
  张蒲
按魏书本传蒲字元则河南修武人本名谟后改为
蒲汉太尉延之后父攀慕容垂御史中丞兵部尚书
以清方称蒲少有父风颇涉文史以端谨见知为慕
容宝阳平河间二郡太守尚书左丞太祖定中山宝
之官司叙用者多降品秩既素闻蒲名仍拜为尚书
左丞天兴中以蒲清谨方正迁东部大夫后拜大中
大夫太宗即位为内都大官赐爵泰昌子参决庶狱
私谒不行号为公正太常初丁零翟猛雀驱逼吏民
入白山谋为大逆诏蒲与冀州刺史长孙道生等
往讨道生等欲径以大兵击之蒲曰良民所以从猛
雀者非乐乱而为皆逼凶威强服之耳今若直以大
军临之吏民虽欲返善其道无由又惧诛夷必并势
而距官军然后入山恃阻诳惑愚民其变未易图也
不如先遣使喻之使民不与猛雀同谋者无坐则民
必喜而俱降矣道生甚以为然具以奏闻太宗诏蒲
军前慰喻乃下数千家还其本属蒲皆安集之猛雀
与亲党百余人奔逃蒲与道生等追斩猛雀首送京
师后刘裕寇窃河表以蒲为南中郎将南蛮校尉隶
平南大将军长孙嵩往御之裕入长安乃还后改为
寿张子与安平公叔建将兵自平原东渡徇下刘义
符青兖诸郡诏加陈兵将军济州刺史又与建攻青
州不&#而还世祖即位以蒲清贫妻子衣食不给乃
出为相州刺史扶弱抑强进善黜恶教化大行始光
三年卒于州年七十二吏民痛惜之蒲在谋臣之列
屡出为将朝廷清论常为称首赠平东将军广平公
谥曰文恭
  安颉
按魏书安同传同子颉辨慧多策略最有父风太宗
初为内侍长令察举百寮纠刺奸慝无所回避尝告
其父阴事太宗以为忠特亲宠之宜城王奚斤自长
安追击赫连昌至于安定颉为监军侍御史斤以马
多疫死士众乏粮乃深垒自固遣太仆丘堆等督租
于民间为昌所败昌遂骄矜日来侵掠刍牧者不得
出士卒患之颉进计曰本奉诏诛贼今乃退守穷城
若不为贼杀当以法诛进退安有生路而王公诸将
晏然无谋将何以报恩塞责斤曰今若出战则马力
不足以步击骑终无捷理当须京师救骑至然后步
陈击于内骑兵袭其外所谓万全之计也颉曰今猛
寇游逸于外而吾等兵疲力屈士有饥色不一决战
则死在旦夕何救兵之可待也等死当战死宁可坐
受困乎斤犹以马为辞颉曰今兵虽无马但将帅所
乘足得二百骑颉请募壮勇出击之就不能破可以
折其锐且昌狷而无谋每好挑战众皆识之若伏兵
掩击昌可擒也斤犹难之颉乃阴与尉眷等谋选骑
待焉昌来攻垒颉出应之昌于陈前自接战军士识
昌争往赴之会天大风扬尘昼昏众乱昌退颉等追
击昌马蹶而坠颉擒昌送于京师世祖大悦拜颉建
节将军赐爵西平公代堆统摄诸军斤耻功不在己
轻追昌弟定于平凉败绩定将复入长安诏颉镇蒲
&#以拒之刘义隆遣将到彦之率众寇河南以援赫
连定世祖以兵少乃摄河南三镇北渡彦之遂列守
南岸至于衡关世祖西征赫连定以颉为冠军将军
督诸军击彦之彦之遣将姚纵夫渡河攻冶&#颉督
诸军击之斩首三千余级投水者甚众遂济河攻洛
阳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