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祭酒居于东庠祥为
仪礼祭酒处于西序每月朔旦率百僚亲临讲论
魏书刘芳传芳字伯文彭城人历通直常侍诏以芳
经学精洽超迁国子祭酒以母忧去官高祖南征宛
邓起为辅国将军太尉长史从太尉咸阳王禧攻南
阳萧鸾将裴叔业入寇徐州疆埸之民颇怀去就高
祖忧之以芳为散骑常侍国子祭酒徐州大中正行
徐州事后兼侍中从征马圈高祖崩于行宫及世宗
即位芳手加衮冕高祖自袭敛暨于启祖山陵练除
始末丧事皆芳撰定咸阳王禧等奉申遗旨令芳入
授世宗经及南徐州刺史沈凌外叛徐州大水遣芳
抚慰赈恤之寻正侍中祭酒中正并如故芳表曰夫
为国家者罔不崇儒尊道学为先诚复政有质文
兹范不易谅由万端资始众务禀法故也唐虞已往
典籍无据隆周以降任居虎门周礼大司乐云师氏
掌以诏王居虎门之左司王朝掌国中之事以教
国子弟蔡氏劝学篇云周之师氏居虎门左敷陈六
艺以教国子今之祭酒即周师氏洛阳记国子学宫
与天子宫对太学在开阳门外案学记云古之王者
建国亲民教学为先郑氏注云内则设师保以教使
国子学焉外则有太学庠序之官由斯而言国学在
内太学在外明矣案如洛阳记犹有仿像臣愚谓今
既徙县崧e皇居伊洛宫阙府寺佥复故趾至于国
学岂可舛替校量旧事应在宫门之左至如太学基
所炳在仍旧营构又云太和二十年发敕立四门博
士于四门置学臣案自周以上学惟以二或尚西或
尚东或贵在国或贵在郊爰暨周室学盖有六师氏
居内太学在国四小在郊礼记云周人养庶老于虞
庠虞庠在国之西郊礼又云天子设四学当入学而
太子齿注云四学周四郊之虞庠也案大戴保傅篇
云帝入东学尚亲而贵仁帝入南学尚齿而贵信帝
入西学尚贤而贵德帝入北学尚贵而尊爵帝入太
学承师而问道周之五学于此弥彰案郑注学记周
则六学所以然者注云内则设师保以教使国子学
焉外则有太学庠序之官此其证也汉魏已降无复
四郊谨寻先旨宜在四门案王肃注云天子四郊有
学去王都五十里考之郑氏不云远近今太学故坊
基趾宽旷四郊别置相去辽阔检督难周计太学坊
并作四门犹为大旷以臣愚量同处无嫌且今时制
置多循中代未审四学应从古不求集名儒礼官议
其定所从之迁中书令祭酒如故出除安东将军青
州刺史为政濡缓不能禁止奸盗廉清寡欲无犯公
私还朝议定律令芳斟酌古今为大议之主其中损
益多芳意也世宗以朝仪多阙其一切诸议悉委芳
修正于是朝廷吉凶大事皆就谘访焉转太常卿
崔辩传辩长子景□梗正有高风好古博涉以经明
行修征拜中书博士历侍御史主文中散授敕接萧
赜使萧琛范云高祖赐名为逸后为员外散骑侍郎
与著作郎韩兴宗参定朝仪雅为高祖所知重迁国
子博士每有公事常被诏独进博士特命自逸始
韩子熙传子熙除国子祭酒子熙俭素安贫常好退
静迁邺之始有司并给兵力时以祭酒闲务止给二
人或有令其陈请者子熙曰朝廷自不给祭酒兵何
关韩子熙事也论者高之
周书乐逊传逊字遵贤河东猗氏人也年在幼童便
有成人之操弱冠为郡主簿魏正光中闻硕儒徐遵
明领徒赵魏乃就学孝经丧服论语诗书礼易左氏
春秋大义寻而山东寇乱学者散逸逊于扰攘之中
犹志道不倦永安中释褐安西府长流参军大统七
年除子都督九年太尉李□请逊教授诸子既而太
祖盛选贤良授以守令相府户曹柳敏行台郎中卢
光河东郡丞辛粲相继举逊称有牧民之才□请留
不遣十六年加授建忠将军左中郎将迁辅国将军
中散大夫都督历□府西合祭酒功曹谘议参军魏
废帝二年太祖召逊教授诸子在馆六年与诸儒分
授经业逊讲孝经论语毛诗及服虔所注春秋左氏
传魏恭帝二年授太学助教孝闵帝践祚以逊有理
务材除秋官府上士其年治太学博士转治小师氏
下大夫自谯王俭以下并束修行弟子之礼逊以经
术教授甚有训道之方及卫公直镇蒲州以逊为直
府主簿加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
隋书王传字景文年二十尚不知书为其兄J
所责怒乃感激叹曰书无不可读者勤学累载遂遍
通五经周武帝引为露门学士每有议决多所为
而性识甄明精力不倦好读诸子偏记异书当代称
为博物开皇五年授国子博士
元善传善赐爵江阳县公迁国子祭酒上尝亲临释
奠命善讲孝经于是敷陈义理兼之以讽谏上大悦
曰闻江阳之说更起朕心赉绢百匹衣一袭善之通
博在何妥之下然以风流酝藉俯仰可观音韵清朗
听者忘倦由是为后进所归妥每怀不平心欲屈善
因善讲春秋初发题诸儒毕集善私谓妥曰名望己
定幸无相苦妥然之及就讲肆妥遂引古今滞义以
难善多不能对善深衔之二人由是有隙
马光传光字荣伯开皇初征授太学博士因释奠高
祖亲幸国子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