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辨官材自丞佐下皆亲署无
一幸进者中外师其廉俭书问几绝甫半岁得疾归
帝数问阁臣严尚书病愈否十五年兵部缺尚书用
杨博故事特诏起补遣使趣行而清疾益甚不能赴
又三年卒赠太子太保谥恭肃清初拜尚书不能具
服色束素犀带以朝或嘲之曰公释褐时七品玳瑁
带犹在耶清笑而已
  宋c
按明外史本传c字伯敬商丘人嘉靖三十八年进
士授永平推官擢御史出视西关按应天诸府隆庆
改元再按山西俺E陷石州将士捕七十七人当斩
c讯得其诬释者殆半静乐民李良雨化为女c言
此阳衰阴盛之象宜进君子退小人以挽气运帝嘉
纳之擢顺天府丞寻以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诸府
核缺伍汰冗兵罢诸道援兵防御省饷无算万历初
与张居正不合引疾归居正卒廷臣交荐以故官抚
保定获鹿诸县饥先赈后以闻帝以近畿宜俟命令
灾重及地远者便宜赈贷余俱奏闻寻迁南京户部
右侍郎召还部进左改督仓□请减额解赎银民壮
弓兵诸役已裁者勿征民间工食俄迁户部尚书民
壮工食已减半复有请尽蠲者c因并历日诸费奏
裁之有司征赋惧缺额鞭挞取盈c请有司考成视
灾伤为上下山西连岁荒赖社仓获济c请推行天
下以纸赎为籴本不足则劝富人或令民输粟给冠
带又言边储大计最重屯田盐策近诸边年例银增
至三百六十一万视弘治初八倍宜修屯政商人垦
荒中盐帝皆称善帝以圣节赏诏取部帑银二十
万两c执奏不从潞王将之国复取银三十余万两
市珠宝c亦力争乃减三之一故事金花银岁进百
万两帝即位之六年增二十万遂以为常c三请停
加额终不许c为户部五年值四方多灾为酌盈虚
筹缓急奏报无需时上下赖之而都御史吴时来以
吏部尚书杨巍年老求去忌c名出己上两疏劾c
因杜门乞休帝不许及巍去卒以c代之巍在部不
能止吏奸且遇事辄请命政府c绝请寄奖廉抑贪
罪黠吏百余人于执政一无所关白会文选员外郎
缺官c拟起邹元标奏不下再疏趣之大学士申时
行遂拟旨切责斥元标南京顷之以序班盛名昭注
官有误时行劾奏之序班刘文润迁詹事府录事时
行又劾文润由输粟进不当任清秩时殿阁中书无
不以赀进者时行独争一录事c知其意五疏乞休
福建佥事李管言时行庇巡抚秦耀而c议罢之仇
主事高桂而c议用之以故假小事t使不得安
其位帝不纳管言亦不允c请无何c卒官诏赠太
子太保谥庄敏c凝重有识议事不苟石星代为户
部尝语c曰某郡有奇羡可济国需c曰朝廷钱谷
宁蓄久不用勿使搜括无余主上知物力充羡则侈
心生矣星怃然有郎言漕粮宜改折c曰太仓之储
宁红腐不可匮绌一旦不继何所措手中外陈奏帝
多不省或直言指斥辄曰此沽名耳不罪于慎行称
帝宽大c愀然曰言官极论得失要使人主动心纵
罪及言官上意犹有所儆省概置勿问则如痿痹不
可疗矣后果如其言
  陆光祖
按明外史本传光祖字与绳平湖人祖淞父杲皆进
士淞光禄卿杲刑部主事光祖年十七与父同举于
乡寻举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浚县知县兵部尚书
赵锦檄畿辅民筑塞垣光祖言不便锦怒劾之光祖
言于巡抚请输雇值民乃安郡王夺民产光祖裁以
法迁南京礼部主事请急归补祠祭主事历仪制郎
中严讷为尚书雅重光祖议无不行及讷改吏部调
光祖验封郎中改考功王崇古张瀚方逢时王一鄂
挂物议力雪之既而改文选益务汲引人才登进耆
硕几尽又破格擢廉能吏王化江东邵元善张泽李
珙郭文通蔡琮陈永谢侃或由乡举贡士或起自书
吏由是下僚竞劝讷亦推心任之故光祖得行其志
左侍郎朱衡衔光祖有后言御史孙丕扬遂以专擅
劾光祖时已迁太常少卿坐落职闲住大学士高拱
掌吏部谋倾徐阶阶宾客皆避匿光祖独为排解及
拱罢杨博代为吏部义之时起南京太仆少卿未上
擢本寺卿又就进大理卿半道丁父艰万历五年起
故官张居正以夺情杖言者光祖遗书规之及王用
汲劾居正居正将中以危祸光祖时入为大理寺卿
力解得免居正与光祖同年相善欲援为助光祖无
诡随及迁工部右侍郎以议漕粮改折忤居正御史
张一鲲论之光祖遽引归十一年冬荐起南京兵部
右侍郎甫旬日召为吏部右侍郎悉引居正所摈老
成人布九列两都济济李植江东之力求居正罪光
祖言居正辅翼功不可泯与言路左植辈以丁此吕
故攻尚书杨巍光祖右巍诋言者言者遂群攻光祖
乃由左侍郎出为南京工部尚书御史周之翰劾光
祖附宗人炳得清华帝不问光祖出都访总督张佳
引于密云佳引书抵京师盛称光祖知兵御史杨有
仁遂劾光祖受赇请属巍力保持之事得寝光祖竟
引疾去十五年起南京刑部尚书就改吏部率同官
劾东厂太监张鲸且乞宥李沂已言国本未定由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