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多合惠卿知谏院
为翰林学士安石求去惠卿使其党变姓名日投匦
上书留之安石力荐惠卿为参知政事郑侠疏惠卿
朋奸壅蔽惠卿恐又恶冯京异己而安石弟安国恶
惠卿奸谄面辱之于是乘势并三人皆获罪
王安石传安石兴新法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
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
天必雨侠又坐窜岭南慈圣宣仁王太后流涕谓帝
曰安石乱天下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
江陵府自礼部侍郎超九转为吏部尚书吕惠卿服
阕安石朝夕汲引之至是白为参知政事又乞召韩
绛代己二人守其成模不少失时号绛为传法沙门
惠卿为护法善神而惠卿实欲自得政忌安石复来
因郑侠狱陷其弟安国又起李士宁狱以倾安石绛
觉其意密白帝请召之八年二月复拜相安石承命
即倍道来三经义成加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以
子为龙图阁直学士辞惠卿劝帝允其请由是
嫌隙愈着惠卿为蔡承禧所击居家俟命风御史
中丞邓绾复弹惠卿与知华亭县张若济为奸利事
置狱鞫之惠卿出守陈华亭狱久不成以属门下
客吕嘉问练亨甫共议取邓绾所列惠卿事杂他书
下制狱安石不知也省吏告惠卿于陈惠卿以状闻
且讼安石曰安石尽弃所学隆尚纵横之末数方命
矫令罔上要君此数恶力行于年岁之间虽古之失
志倒行而逆施者殆不如此又发安石私书曰无使
上知者帝以示安石安石谢无有归以问言其
情安石咎之愤恚疽发背死安石暴绾罪云为臣
子弟求官及荐臣婿蔡卞遂与亨甫皆得罪绾始以
附安石居言职及安石与吕惠卿相倾绾极力助攻
惠卿上颇厌安石所为绾惧失势屡留之于上其言
无所顾忌亨甫险薄谄事以进至是皆斥安石之
再相也屡谢病求去及子死尤悲伤不堪力请解
几务上益厌之罢为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
宁府
李定传定为御史中丞劾苏轼湖州谢上表摘其语
以为侮慢因论轼自熙宁以来作为文章怨谤君父
交通戚里逮赴台狱穷治当会赦论不已窜之黄州
王安国传安国官秘书校理屡以新法力谏安石又
质责曾布误其兄深恶吕惠卿之奸先是安国教授
西京颇溺于声色安石在相位以书戒之曰宜放郑
声安国复书曰亦愿兄远佞人惠卿衔之及安石罢
相惠卿遂因郑侠事陷安国坐夺官放归田里
章传黜知汝州哲宗亲政有复熙宁元丰之意
首起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于是专以绍述
为国是凡元佑所革一切复之引蔡卞林希黄履来
之p张商英周秩翟思上官均居要地任言责协谋
朋奸报复雠怨小大之臣无一得免死者祸及其孥
甚至诋宣仁后谓元佑之初老奸擅国又请发司马
光吕公着冢斫其棺哲宗不听意不惬请编类元
佑诸臣章疏识者知祸之未弭也遂治刘安世范祖
禹谏禁中雇乳媪事又以文及甫诬语书导蔡渭使
告刘挚梁焘有逆谋起同文馆狱命蔡京安蹇序
辰穷治欲覆诸人家又议遣吕升卿董必察访岭南
将尽杀流人哲宗曰朕遵祖宗遗训未尝杀戮大臣
其释勿治然重得罪者千余人或至三四谪徙天下
冤之
挥麈余话绍圣初治元佑党人秦少游出为杭州通
判坐以修史诋诬道贬监处州酒税在任两浙运使
胡宗哲观望罗织劾其败坏场务始送郴州编管黄
鲁直罢守当涂寓居荆南作承天院塔记湖北转运
判官陈举迎合中司赵正夫发其中舍谤讪遂编管
宜州陈举者乃哲宗之婿可谓冰清玉润也
梦溪笔谈黄宗旦晚年病目每奏事先具奏目成诵
于口至上前展奏目诵之其实不见也同列害之密
以他书易其奏目宗旦不知也至上前所诵与奏目
不同归乃觉之遂乞致仕
宋史范纯仁传纯仁子正平绍圣中为开封尉有向
氏于其圹造慈云寺户部尚书蔡京以向氏后戚规
欲自结奏拓四邻田庐民有诉者正平按视以为所
拓皆民业不可夺民又挝鼓上诉京坐罚金二十斤
用是蓄恨正平及当国乃言正平矫撰父遗表又谓
李之仪所述纯仁行状妄载中使蔡克明传二圣虚
伫之意遂以正平逮之仪克明同诣御史府正平将
行其弟正思曰议行状时兄方营窀穸之事参预笔
削者正思也兄何为哉正平曰时相意属我且我居
长我不往兄弟俱将不免不若身任之遂就狱捶楚
甚苦皆欲诬服独克明曰旧制凡传圣语受本于御
前请宝印出注籍于内东门使从其家得永州传宣
圣语本有御宝又验内东门籍皆同其遗表八事诸
子以朝廷大事防后患不敢上之缴申颍昌府印寄
军资库自颍昌取至亦实狱遂解正平a管象州之
仪a管太平州正平家属死者十余人会赦得归
刘挚传初挚与吕大防为相文及甫居丧在洛怨望
服除恐不得京官抵书邢恕曰改月遂除入朝之计
未可必当涂猜怨于鹰扬者益深其徒实繁司马昭
之心路人所知也济之以粉昆必欲以眇躬为甘心
快意之地可谓寒心其谓司马昭者指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