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而馁者无一啜
之粟天非不欲人人之皆智且富也而不能者势不
可也势之所在天不能为而人可以为之故立君师
以治使得于天厚者不自专其用薄者亦有所仰以
容其身然后天地之意得圣人之用行而政教之说
起故圣贤非为己设也所以为愚不肖之资货财非
富匹夫也固将俾分其余以补人之匮乏三代之盛
是法行于朝廷达于州里成于风俗而入于人心是
以天下无怨嗟之民今世之志义之士有推其所有
余行其所可为者其亦先王之所取者乎然非知本
者不知其意之美也使知斯人之生皆本于天视人
之颠Y陷溺与己无异则民焉有所失之患哉余病
乎未能而欲试诸乡闾以为政本数百家之乡其人
必有才智赀产殊绝于众者虽废兴迭出而未尝无
每乡推其尢者为之表使为二廪三学廪之法丰岁
夏秋自百亩之家以上皆入稻麦于廪称其家为多
寡寡不下十升多不过十斛使乡之表籍其数而众
阅守之度其九岁可得千斛以备荒凶札瘥及死丧
之不能自存者其入也先富而出也先贫出也视口
而入也视产多者皆庚加息十一不能庚则否廪之
左立祠以祠入粟多而及人博者祠之左右序揭二
版左曰嘉善书其人之绩版以朱书以青右曰愧顽
版不饰书以白书吝而私者为衣而不均者渔其利
而不恤民者岁再集众谒祠而读之以为戒学之法
各立师一人以有德而服人者为之立司教二人司
过二人司礼三人乡人月吉盛衣冠相率谒学暇则
游于学问乎师有违过者于师乎治悖教不良者师
与其罚其教法如族学之仪
  议行乡约以转移风俗     姜宝
乡约之行于民间风俗甚有益其与保甲法相兼行
者则善俗而弭盗于民间尤更有益者也第在长民
者实意行又能选择约正副保甲长得其人斯善矣
往见尹莘父母曾行此未兼保甲也而约正副未
尽得人凭信一二人名实不相副者主兹事而约正
以狡而奸者厕其间甚至委以剖决词讼查勘事情
清理课税而往往为所欺是以徒为文具而未见有
实效甘紫亭父母相继欲行此谋于予予告以实意
行请自予家奉法始说具予所作乡约序中而亦未
兼保甲也兼行保甲法及予宗自为约不令他姓人
得参与有所妨惟予自请于公公特许可尝行之而
已有效矣公丁艰去他约皆停寝而独予家请于府
改乡约为宗约以宗约行又以保甲法相兼行冀垂
诸永远而不废今犹念公意专诚不粉饰为文具乡
士夫致其事及诸生已告出学有行者坊里有其人
必敦请请以礼必不慢必无有作辍彬彬然风俗为
之变约正副即一二非其人寻革去恶外界流来刁
棍教唆诬害我良民驱逐之禁治之地方有惯盗某
为患害者擒致之立毙于杖下良善赖以安生不文
具苟简为而一以真实行仁且勇先教化而后诛罚
若公非真欲敦行古道者欤今即已去任犹可仿其
意损益而行之第一在选撰约正副得人约中真有
孝父母敬长上睦乡里教子孙及凡为义夫节妇真
修实行之人务推举以凭核实而旌赏真有不孝不
弟不睦不□惯为讼师惯赌博宿娼一切开局勾引
及行使低假银之类一切为非不法亦从实开报以
凭查访而罚治至于各保长与其各保下之甲长每
月稽查各甲下有出入不时往来不明交游不类者
地方有惯掏摸惯浊哉摺蹙偈子兴火寇盗等事
甲长闻于保长务相与防御而救恤在乡以若干家
为一约一保务使地相近声相闻休戚相关也而一
闻有事不辞星雨率有众即赴之如手足腹心之相
I护在城以某坊某坊为一约一保约于每月一再
讲勿怀市心勿习狷薄行保于坊每日夜相保受勿
分人我如家人父子之相亲爱合乡城成美俗合君
子细人皆改过而迁善以乡约法教民为善以乡约
法兼行保甲法又思所以为民防患推广甘公德意
由予一家遍推于家家由一时行之于时时将见化
行俗美盗息民安刁讼不严而渐少逋负不严而易
完无论民间受益即官长不烦心力可卧而待治矣
予着为此议望后来贤令君以二法相兼行务以实
心求实益庶民为良民贤令君亦为良大夫矣是为

  题汝南乡约册       史桂芳
夫敷教同风莫善于乡约禁奸止乱莫善于保甲是
二法者盖相表里会而通之实一法也此法行而社
仓义仓即次第可举司牧者惟了此一法即盗可弭
奸可戢讼狱可省徭赋可均礼教可兴武备可饬诸
余簿书期会不足言矣昔明道先生令晋城近阳明
先生抚南赣率用此法其治效可睹也乃俗吏视之
以为迂阔腐儒行之多增烦扰故虽庙议勤拳当道
督切而此法卒格不行即行鲜效矣
  金坛县保甲乡约记      王樵
保甲乡约实古司徒之教法也五家为比十家为联
五人为伍十人为联四闾为族八闾为联使之相保
相爱有罪奇□则相及此即保法也州长各掌其州
之教治政令之法正月之吉各属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