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本始元年(尽四年)。
地节元年(以先者地震山崩水出,於是改年曰:地节欲令地得其节尽四年)。
元康元年(尽四年)。
神雀元年帝幸河东祠后土有神雀集改元(尽四年)。
五凤元年(先者凤凰五至因以改元尽四年)。
甘露元年(尽四年)。
黄龙元年(汉仪注云:此年二月黄龙见广汉郡故改元尽六年)。
元帝初元元年(尽五年)。
永光元年(尽五年)。
建昭元年(尽五年)。
竟宁元年(呼韩邪单于愿保塞边竟得以安宁故以冠元尽其年)。
成帝建始元年(尽四年)。
河平元年三月诏曰:河决东郡流漂二州(兖州豫州之地)扌交尉王延世是塞辄平其改元为河平赐天下吏民爵各有差(尽四年五月)。
阳朔元年(六月以山阳火生石中改元言阳气之始尽四年)。
鸿嘉元年(尽四年)。
永始元年(尽四年)。
元延元年(尽四年)。
绥和元年(尽二年)。
哀帝建平元年(尽四年)。
元寿元年(尽二年)。
平帝元始元年(尽五年)。
孺子婴居摄元年(王莽鸩平帝立之年二岁尽三年为莽所篡)。
後汉光武建武元年六月己未即皇帝位于高阝大赦改元(尽三十二年三月)。
中元元年(二月柴望岱宗登封泰山禅于梁父四月改元尽二年)。
明帝永平元年(尽十八年)。
章帝建初元年(尽八年)。
元和元年(尽三年)。
章和元年七月诏曰:朕闻明君之德启迪鸿化缉熙康鹿庹樟幽(缉熙光明也。六幽谓六合幽隐之处)讫惟人面靡不率俾仁风翔于海表威霆行乎!鬼区(鬼区即鬼方)然後敬恭明祀膺五福之庆获来仪之贶朕以不德受祖宗弘烈乃者凤凰仍集麒麟并臻甘露宵降嘉献躺芝草之类岁月不绝朕夙夜祗畏上天无以彰于先功今改元和四年为章和元年(尽二年)。
和帝永元元年(尽十六年)。
元兴元年(四月庚午大赦改元尽其年)。
殇帝延平元年(尽其年)。
安帝永初元年(尽七年)。
元初元年(正月甲子改元尽六年)。
永宁元年(四月丙寅立皇太子改元尽其年)。
建光元年(尽其年)。
延光元年(二月丙午大赦改元尽四年)。
顺帝永建元年(延光四年十一月中黄门孙程等十九人斩江京等迎立帝自济阴王即皇帝位明年正月改元尽六年)。
阳嘉元年(三月庚寅帝临辟雍飨射大赦改元尽四年)。
永和元年(正月己巳宗祀明堂登闾ù笊飧脑尽六年)。
汉安元年(正月癸巳宗祀明堂大赦改元尽二年)。
建康元年(四月辛巳立皇太子大赦改元尽其年)。
冲帝永嘉元年(建康元年八月庚午自皇太子即位明年正月改元尽其年)。
质帝本初元年(永嘉元年正月丁巳封建平侯其月即皇帝位明年正月改元尽其年)。
桓帝建和元年(本初元年闰六月庚寅自蠡吾侯即皇帝位明年正月改元尽三年)。
和平元年(正月甲子大赦改元尽其年)。
元嘉元年(正月癸酉大赦改元尽二年)。
永兴元年(五月丙申大赦改元尽二年)。
永寿元年(正月戊申大赦改元尽三年)。
延熹元年(正月庚戌大赦天下改元尽九年)。
永康元年(六月庚申大赦改元尽其年)。
灵帝建宁元年(永康二年正月自解渎亭侯即皇帝位改元尽四年)。
熹平元年(正月己巳大赦改元尽六年)。
光和元年(尽六年)。
中平元年(是年破黄巾贼十二月改元尽六年)。
弘农王光熹元年(中平六年四月即位改元尽其年七月)。
昭宁元年(八月改元尽其年)。
献帝永汉元年(昭宁元年九月即位改元是年十二月诏除光熹昭宁永汉三号还复中平六年)。
初平元年(尽四年)。
兴平元年(正月辛酉大赦改元尽二年)。
建安元年(正月癸酉郊祀上帝於安邑大赦改元尽二十四年)。
延康元年(三月改元尽其年十月禅於魏按甲子世祖建武元年乙酉岁中兴尽庚子合一百九十六年)。
魏文帝黄初元年十一月庚午帝自魏王登坛即阼百官陪位事讫降坛视燎成礼而反改延康为黄初(尽七年)。
明帝太和元年(尽六年)。
青龙元年(正月甲申青龙见郏之摩陂井中二月丁酉幸摩陂观龙,於是改元尽五年)。
景初元年(正月壬辰山荏县言黄龙见,於是有司奏以为魏得地统宜以建丑之月为正三月定历改年为孟夏四月初文皇帝即位以受禅于汉正因循汉正朔弗改帝在东宫。若论以为五帝三王蝣客气共祖礼不相袭正朔自宜改变以明受命之运及即位优ヵ者久之史官复著言宜改乃诏三公特进九卿中郎将大夫博士议郎千石六百石博议议者,或不同帝据古典甲子诏曰:夫太极运三辰五星於上元气转三统五行於下登降周旋终则。又始故仲尼作春秋於三微之月每月称王以明三正迭相为首今推三统之次魏得地统当以建丑之月为正月考之群议厥义章矣。其改青龙五年三月为景初元年四月尽三年)。
齐王以景初三年正月丁亥即位十二月诏曰:烈祖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