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云『在官写书,亦是罪过』。皆此义也。今人以书字为写字,讹而不辨久矣。」黄氏此言,至为精确,然则不得因嵇康写古文,便谓石经为康所书亦明矣。且即以赵至传证之,传云:「太康中赴洛,方知母亡,恸哭流血而卒,时年三十七。」虽不知其确卒于何年,姑以太康元年起算,上数三十七年为正始五年。其十四岁,则陈留王奂之甘露二年也。三体石经之立久矣,尚待至此时始书之乎?此其显而易见者。朱全二家之说,皆不细考之过也。嘉锡又案:春渚纪闻六曰:「古人作字,谓之字画。所谓画者,盖有用笔深意。作字之法,要笔直而字圆。若作画则无有不圆,如锥画沙是也。不知何时改作写字。写训传,则是传模之谓,全失秉笔之意也。又弈棋,古亦谓之行棋。行字亦有深意,不知何时改作着棋。着如着帽、着履,皆训容也。不知于棋有何干涉也?且写字、着棋,天下至俗无理之语,而并贤愚皆承其说,何也?」何e为何去非之子,不过洛学之余,而能以写字为不然,其言深合语训。清儒动谓宋人不知学,乃其言且开黄生之先,竹、谢山不免为其所笑也。
  〔二〕嘉锡案:御览三百六十八引赵志自叙曰:「志长七尺四寸,洁白黑发,明眉赤唇,髭鬓不多。」其文与此同。赵志盖即赵至,则嵇绍此文,即本之至自叙也。
  〔三〕李详云:「刘注所引赵至叙,今以晋书九十二赵至传稍疏异同于下:『十二』,传作『十三』。『径至洛阳』,传作『亡到山阳』。『遂名翼、字阳和,先君到邺,至具道太学中事,便逐先君归山阳』,传作『游邺,与康相遇,随康还山阳。改名浚,字允元』。『孟元基辟为辽东从事,在郡断九狱』,传作『幽州三辟部从事,断九狱见称』。『未竟而亡』,传作『卒时年三十七』。」
  司马景王东征,魏书曰:「司马师字子元,相国宣文侯长子也。以道德清粹,重于朝廷,为大将军、录尚书事。毋丘俭反,师自征之,薨谥景王。」取上党李喜,以为从事中郎。因问喜曰:「昔先公辟君不就,今孤召君,何以来?」喜对曰:「先公以礼见待,故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喜畏法而至耳!」晋诸公赞曰:「喜字季和,上党铜L人也。少有高行,研精艺学。宣帝为相国,辟喜,喜固辞疾。景帝辅政,为从事中郎,累迁光禄大夫,特进。赠太保。」
  邓艾口吃,〔一〕语称艾艾。魏志曰:「艾字士载,棘阳人,少为农人养犊。年十二,随母至颍川,读故太丘长碑文曰『言为世范,行为士则』。〔二〕遂名范,字士则。后宗族有同者,故改焉。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时人多笑焉。后见司马宣王,三辟为掾,累迁征西将军。伐蜀,蜀平,进位太尉。为卫所害。」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三〕朱凤晋纪曰:「文王讳昭,字子上,宣帝次子也。」列仙传曰:「陆通者,楚狂接舆也。好养性,游诸名山。尝遇孔子而歌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后入蜀,在峨嵋山中也。」
  【校文】
  「口吃」景宋本及沈本俱作「口吃」。
  注「司马宣王三辟为掾」案止当作「司马宣王辟为掾」,景宋本误增「帝」字,后人删之,又误增「三」字。
  【笺疏】
  〔一〕李慈铭云:「案吃当作吃。说文:『吃,语蹇难也。』玉篇始有吃字,云:『啖,吃也。』后人遂分别口吃之吃为吃,啖吃之吃为吃。其实古祗有吃无吃也。故啖吃字可仍作吃,而口吃字不可作吃。三国魏志邓艾传作吃不误。」
  〔二〕程炎震云:「『言为世范,行为士则』。魏志二十八艾传作『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此脱『文』字,然所引亦误。文选五十八载碑『文为德表,范为士则』。」
  〔三〕嘉锡案:此出裴启语林,见御览四百六十四引。
  嵇中散既被诛,向子期举郡计入洛,文王引进,问曰:「闻君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对曰:「巢、许狷介之士,不足多慕。」〔一〕王大咨嗟。向秀别传曰:「秀字子期,河内人。少为同郡山涛所知,又与谯国嵇康、东平吕安友善,并有拔俗之韵,其进止无不同,而造事营生业亦不异。常与嵇康偶锻于洛邑,与吕安灌园于山阳,不虑家之有无,外物不足怫其心。弱冠着儒道论,弃而不录,好事者或存之。或云是其族人所作,困于不行,乃告秀,欲假其名。秀笑曰:『可复尔耳。』后康被诛,秀遂失图。乃应岁举,到京师,诣大将军司马文王,文王问曰:『闻君有箕山之志,何能自屈?』秀曰:『常谓彼人不达尧意,本非所慕也。』一坐皆说,随次转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二〕
  【校文】
  注「无不同」「不同」,景宋本及沈本俱作「固必」。
  注「不虑家之有无」「之」,景宋本及沈本俱作「人」。
  【笺疏】
  〔一〕庄子逍遥游:「尧让天下于许由,曰:『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郭象注曰:「夫能令天下治,不治天下者也。故尧以不治治之,非治之而治者也。今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