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六日记云:「津搬金银表段,动以车计,又退换表段不及端者。督责根括,殊为紧急。初未尝恤人,惟务苛刻。」按汴都陷后,此类事无日无之,正不必仅「初四」一日也。

  ▲初七日,虏焚城南备城库。

  △靖康要录卷一五:靖康二年正月七日,「是晚大雪,金人焚城南备城库。」


  ▲初八日,何■、李若水往来虏营议金银数。二酋请帝出城加金酋徽号。

  △靖康要录卷一五:靖康二年正月「八日,雪,冻甚,人马不可行,至晚乃霁。何■、李若水等往来议金银数目。若水微曰,若陛下往见二帅,必可减。」
  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四是日云:「何■使金军前,恳粘罕乞减金银表段之数,粘罕不从。」又同书九日引宣和录曰:「是日,太上、皇后偕至,置酒食甚欣然。不及次日,遂有出郊之意。至晚,金人遣使致书,欲车驾再幸其军,议加金主徽号……或云,是日有使来要驾,托以面议金银事,而上之出以议徽号为辞。」按据此,则「请帝出城」乃初九日之事。

  ▲初九日,虏索上元灯饰出城。

  △靖康要录卷一五:靖康二年正月「九日,李若水兼开封府尹。金人索上元灯,城市内观应副。」按靖康纪闻于十二日记云:「是日,又津搬景龙门常衣灯,所用金灯、璃、翠羽、飞仙之类赴军前交纳。盖自月初,金人大索元宵灯烛,欲于城上作元夕。十余日,凡在京道宫、佛寺、正店所有搜绝殆尽,稍不堪者,辄退换。」

  ▲初十日,车驾再出南熏门入青城寨,减去禁卫七百三十四人,令御带王球押回。晚间,差御带王孝杰传旨入城云,诸酋未集,来日议事,帝宿斋宫。

  △宋史卷二三钦宗纪:靖康二年正月「庚子,金人索金银急,何■、李若水劝帝亲至军中,从之,以太子监国而行。」按是月辛卯朔,庚子是初十日。
  靖康要录卷一五是日云:「十日黎明,车驾由南熏门出,侍从以下或不及知,金人兵皆成列以迓……差带御器械王球押金人所减禁卫七百三十四人入城。是晚,御带王孝杰自城外来传圣旨,出城见两元帅议加徽号事,为诸酋未集,议事未毕,来日入城,各宜知悉。」
  靖康纪闻:「初十日平旦,驾出南熏门。开封府尹、少尹以金银数未敷,各降三级。是日,车载金银起纳军中者莫知其数。迨晚,榜诏曰:朕出城议徽号事,为诸国未集,来日定回,仰居民安业。」
  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四十日庚子车驾再幸青城军前条引靖康遗录曰:「上疑番贼见欺,意欲无往,而金银不足,恐其纵兵,不得已,乃以皇太子监国,枢密使孙傅为留守。密谓傅曰,我至番寨,虑有不测,当以后事付卿……」

  ▲十三日,王宗沔同虏使入城窥伺帝姬,已议和亲。

  △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四靖康二年正月十三日引靖康小录曰:「是日,王宗沔同番使入门,且语且泣,都人惊疑,纷纷相传,上在斋宫不食三日矣……」按靖康要录卷一五是日所记与之同。则是日王宗沔确同金使入城。然不云「窥伺」事,盖讳之也。

  ▲十四日,虏寨试灯,令民城上纵观。

  △靖康要录卷一五:靖康二年正月「十四日,军前试灯,许都人登城以观。」

  ▲十六日,虏焚新宋门内神卫营。

  △宋史卷二三钦宗纪:靖康二年正月「丙午……至夜,金人劫神卫营。」按是月辛卯朔,丙午为十六日。靖康要录卷一五是日云:「金人焚新宋门里神卫营。」

  ▲十八日,虏索景灵宫供具。

  △靖康要录卷一五:靖康二年正月十八日,「是日,辇景灵宫供具纳军前。退太祖皇帝殿什物回,令张设如初。」按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六是日引宣和录所记同。

  ▲十九日,开封府报纳虏营金十六万两、银六百万两。

  △靖康要录卷一五:靖康二年正月「十九日,令权位纳金银。开封府申,根括到金十六万两,银二百万两。闻二帅有喜色。」按「六百」,此作「二百」,异。

  ▲二十五日,虏索玉册、车辂、冠冕一应宫廷仪物,及女童六百人、教坊乐工数百人。

  △靖康要录卷一五:靖康二年正月「二十五日,雪数尺,死者甚众。取玉册、车辂、冠冕及女童六百人、教坊乐工数百人。」
  靖康纪闻:「二十五日大雪,气候风寒,彷佛类城陷时。金人索内夫人、优倡及童贯、蔡京、梁师成、王用家声乐,虽已出宫、已从良者亦要之。开封府散遣公吏捕捉,巷陌店肆搜索甚峻,满市号恸,其声不绝。又索教坊伶人、百工、伎艺,诸色待诏等,开封府奉命而已。」
  三朝北盟会编卷七七靖康二年正月二十六日引宣和录曰:「又取车辂、冠冕及女童六百人、教坊乐工数百人……」

  ▲二十七日,虏取内侍五十人,晚间退回三十六人。新宋门至曹门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