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言〕李白奉诏草白莲花序。文不加点。
  
  文过其实
  〔后汉书冯衍传〕以文过其实。遂废于家。
  
  卖文为活
  〔杜甫寄斛斯六官诗〕故人南郡去。去索作碑钱。本卖文为活。翻令室倒县。
  
  咬文嚼字
  见〔元人杨氏劝夫曲〕。
  
  文不识
  〔西京杂记〕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匡衡与其佣作。而不求偿。〔按〕此疑假设姓名。如今小说之例。续萱h有贾博谕、全若虚。盖其类云。
  
  甚有道理
  〔诗〕有伦有脊。毛传云。所言有道理。
  
  有道理
  〔诗〕有伦有脊。毛传云。所言有道理。
  
  是何道理
  〔卢仝月蚀诗〕见似不见。是何道理。
  
  出于何典
  〔后汉书孔融传〕融与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不悟其嘲己。问出何经典。〔文苑传〕边孝先曰。师而可嘲。出何典记。
  
  不落道
  〔白居易小童薛阳陶吹[咸/角]栗歌〕众音[尔+见]缕不落道。有如部伍随将军。〔按〕此谓其不劳越他道。今反以文词错杂失次为不落道。非。
  
  不通
  〔论衡别通篇〕通人犹富人。不通者。犹贫人也。通人胸怀百家之言。不通者空腹无一牒之诵。〔通典〕魏立太学。学者满一r。试通一经。为弟子。不通。遣罢。弟子满二r。试通二经。补文学堂故。不通者。听从后辈试。〔燕翼贻谋h〕试场问本经义疏。不过记出处而已。考官批于界行之上。能记则曰通。不记则曰不。其误记者亦书曰不。〔古文孝经谏诤章〕是何言与下。有不通之言也五字。〔按〕今文无之。面语亦不类。或疑属旧注。误为正文。
  
  一窍不通
  〔吕氏春秋贵直论〕纣杀比干而视其心。孔子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高诱注云。纣心不通。安于为恶。若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又〔列子仲尼篇〕文挚谓龙叔曰。子心六孔流通。一孔不达。今以圣智为疾者。其以此乎。
  
  五经扫地
  〔唐书祝钦明传〕帝与t臣宴。钦明自言能八风舞。帝许之。钦明体肥丑。据地摇头目。帝大笑。卢藏用叹曰。是举五经扫地矣。
  
  皮里春秋
  〔晋书[(衫-彡)+者][衣<臼]传〕桓彝见而目之曰。季野有皮里春秋。言其外无藏否。而内有所褒贬也。
  
  一部十七史。从何处说起
  〔薛应□宋元通鉴〕文天祥至燕。丞相孛罗召见。天祥仰首言曰。自古帝王。有兴有废。孛罗曰。且问盘古至今几帝几王。天祥云云。
  旄の毛の代わりに斤  
  既读孔圣书。必达周公礼
  见〔元曲选〕也龄断风花雪月、贾仲名萧淑兰二剧。
  
  诸子百家
  〔后汉书注〕诸子百六十九家。言百家。举成数也。
  
  连篇累牍
  〔北史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宋史选举志〕寸[日/咎]之下。惟务贪多。累牍连篇。何由精妙。
  
  千篇一律
  〔艺苑厄言〕白乐天诗。千篇一律。轻看。最能易人心手。
  
  双管齐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唐张[王+(缲-纟)]。尤善画松。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伊世珍琅[女+(环-王)]记〕黄华能双管下并。
  
  意到笔随
  〔春渚纪闻〕东坡曰。吾生平作文。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随之。无不尽意。
  
  善书不择笔
  〔后山谈丛〕善书不择纸笔。妙在心手。不在物也。〔王肯堂笔尘〕能书不择笔。浪语也。古来唯称率更令不择笔。然晋人遗意。到欧阳渐失矣。
  
  笔重
  〔唐书陆余庆传〕善论事而短于判。人嘲之曰。说事则喙长三尺。判字则手重五斤。〔按〕俗有一枝笔管千斤重之语。本此。
  
  饮墨水
  〔隋书礼仪志〕正会日。诸郡上计、付纸遣陈士宜。书迹滥劣者。饮墨水一升。又策秀孝、考廉良。其有脱误书滥、文理孟浪者。起立席后饮墨水。〔太平广记〕陈继达本武夫。不知书。梦人以墨水升余饮之。遂能识字。〔黄庭坚诗〕睥睨[纟+丸]儿。可饮三斗墨。〔刘静修诗〕老觉胸中无墨汁。〔按〕俗有丁倒转来无墨水语。本此。
  
  惜墨如金
  〔古今名画记〕李成作画。惜墨如金。〔楼钥题崔老融戏墨诗〕古人惜墨如金。老融惜墨如惜命。
  
  铁砚磨穿
  〔五代史桑维翰传〕初举进士不第。人有劝其从他途求仕者。维翰铸铁砚示人曰。砚穿则改而他仕。辛以进士及第。
  
  巧妙纸半张
  见〔郑曰酝豸拥锹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