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十〕。于是遣使慰谕,假以官号,伪班师,(自)〔日〕行二十里〔十一〕。军再(合)〔舍〕〔十二〕,遣人觇之,知其首领尽归,聚饮相欢,法尚遣步兵数千人,袭击破之。

  唐契(必)〔〕何力从征吐谷浑〔十三〕,时吐谷浑主在突(伦)〔沦〕川〔十四〕,何力复欲袭之。薛万钧惩其前败,回言不可。何力曰:「贼非有城郭,逐水草以为生,若不袭其不虞,便恐鸟惊鱼散。一失机会,安可倾其巢穴耶!」乃自选骁兵千余骑,直入突(伦)〔沦〕川。袭破吐谷浑牙帐,斩首数千级,获驼马牛羊二十余万头,吐谷浑主脱身而免。

  刘幼有大志,好兵略,涉猎史传,事青州王师范。唐昭宗幸凤翔,太祖率师奉迎于岐下,师范遣腹心乘虚袭取太祖管内州郡。以偏(裨)〔师〕陷兖州〔十五〕,遂据其城。初,遣细〔人〕入诈为鬻油者〔十六〕,觇城内虚实及出〔入之所〕〔十七〕,视罗城下一水窦可以引众而入,遂志之。乃告师范,请步兵五百,宵自水窦衔枚而入,一夕而定。

  校勘记

  〔一〕《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重「塞」字,今据补。
  〔二〕复印件恶下一字模糊漫漶,《三国志,魏书.刘晔传》作「之」,据补。
  〔三〕此句《三国志,魏书.刘晔传》作「愿因大国伐之」。
  〔四〕据《三国志.吴书.贺齐传》,贺齐时任威武中郎将,非以永宁长领都尉事。
  〔五〕「戈」,《三国志.吴书.贺齐传》作「弋」,据正,下同。
  〔六〕「招斩山」,《三国志.吴书.贺齐传》作「拓堑」,据正。
  〔七〕「左」,《晋书.石勒载记》作「佐」,据正。
  〔八〕「荣阳」,《晋书.邵续传》作「荥阳」,据正。
  〔九〕「三十」,《周书.刘亮传》作「二十」,据正。
  〔十〕《隋书.周法尚传》「不」上有「捕」字,今据补。
  〔十一〕「自」,《隋书.周法尚传》作「日」,据正。
  〔十二〕「合」,《隋书.周法尚传》作「舍」,据正。
  〔十三〕「契必何力」,《旧唐书.契何力传》作「契何力」,据正。
  〔十四〕「突伦川」,《旧唐书.契何力传》作「突沦川」,据正。
  〔十五〕「裨」,《旧五代史.刘传》作「师」,据正。
  〔十六〕《旧五代史.刘传》「细」下有「人」字,今据补。
  〔十七〕《旧五代史.刘传》「出」下有「入之所」三字,今据补。

  〈合〉七则

  虎豹至梢玻熊罴至多力也。然而人食其肉而席其革者,不能合其势,而一其力也。故曰:五指之更弹,不如控拳之一。甚哉乎!兵之贵合也,合则势张,合则力强,合则气旺,合则心坚。考得

  吴汉与刘尚别营,相去二十余里。公孙述使谢丰、袁吉将众十万,分为二十余营,并力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十八〕,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丰因围之。汉乃激励诸将曰:「吾与诸君u越险阻,转战千里,深入敌地。而今与刘尚二处受围,势既不接,其祸难量。欲潜师就尚,并兵御之。若能同心一力,大功可立,不然,必无余。成败之机,在此一举。」诸将皆曰:「诺。」于是飨士秣马,闭营三日不出,乃多立跗欤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军合,丰等不觉。明日,乃分兵拒(水)〔江〕北〔十九〕,自将攻江南。汉悉兵迎战,自旦至晡,遂大破之。

  晋桓温伐汉,至青衣,汉大发兵,趣合水以拒之。义者欲分为两军,异道俱进。袁乔曰:「今悬军深入,当合势力,以取一战之捷。万一偏败,大事去矣。不如全军而进,弃釜甑,持三日粮,以示无还心,胜可必也。」温从之,直指成都。遂败汉兵于笮桥,纵火烧其城门。汉人惶惧,无复斗志,汉主请降。

  魏主在锺离,梁州刺史拓跋英请以州兵会击汉中。齐梁州刺史萧懿遣部将(聿)〔尹〕绍祖等将兵据险〔二十〕,立五栅以拒之。英曰:「彼帅莫相统一,我选精卒,并攻一营,彼必不相救。若克一营,四营皆走矣。」乃急攻一营,拔之。四营俱溃,乘胜长驱,进逼南郑。

  宋仁宗时,契丹入寇,诏赵延进与崔翰、李继隆将兵八万御之,诏赐阵图,分为八(队)〔阵〕〔二十一〕。师〔次〕满城〔二十二〕,虏骑至,延进乘高望之,东西亘野。翰等按图布阵,阵相去百步。延进曰:「主上委吾以边事,期于克敌。今虏众若此,不如合而击之,可以决胜。」于是改为二阵,前后相副。士众皆喜,三战咸捷。

  宋绍兴初,杨存中从张俊讨李成。诸将议欲分道进,存中曰:「贼势如此,兵分则力弱。又诸将位均势敌,非招讨督之,必不相为用。」俊然之。整军至豫章,存中率兵数千,首破贼于玉隆观,追至筠州。贼骁将以众十万来援,夹河而营。存中谓俊曰:「彼众我寡,击之当用奇。愿以骑见属,公以步兵居前(后)〔二十三〕。」俊从之。存中夜衔枚渡筠河,出西山,驰下击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