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王之樂
  黃帝之樂名雲門。堯之樂名大章。舜之樂名大韶。禹之樂名大夏。湯之樂名大濩。武之樂名大武。

瓶沙王
  此云模實。謂身模充實也。

傅大士
  金華義烏縣人。名翕。彌勒應身。號善慧大士。

嗟來之食
  齊大饑。黔敖為食于路。以待饑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履貿貿狀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子唯不食嗟來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之。終不食而死。

死心
  諱悟新。韶州黃氏子也。得法於黃龍祖心禪師。南下十三世。

晦堂
  諱祖心。南雄鄔氏子。得法於黃龍慧南禪師。南下十二世。
  沙彌律儀要略述義卷下

    清 古杭昭慶萬壽戒壇傳律沙門書玉科釋
  二威儀分二。初標名。二釋義。今初
  威儀門。
  威儀者。威以德顯。非勢力之威也。儀以行表。非詐現之儀也。故如來處世。深達物機。凡所施行。必以威儀為主。內懷獅子之德。外現象王之威。人天敬仰。神龍欽伏。實攝物利生之要務也。又威者。謂有威可畏。折伏眾生。此由嚴持戒行。眾德威嚴。故令人可畏也。儀者。謂有儀可敬。攝受眾生。此由動靜合轍。進退安詳。故令人可敬也。所謂淨行成于道儀。清白圓于戒品。如馬勝雍容行道。感菜菽以信樂出家。鶖子安詳乞食。攝外道而反邪歸正。故曰。威儀乃無言之教。堪發有情之信也。又威儀。名為調御。謂調身不妄動。口不妄言。心不妄想。如是三業調善。則六根自攝矣。葢一身威儀。即是出家相狀。內軌範僧徒。外利益檀護。表後進前修之方法也。不惟受戒時習學。要終身行持。方稱為善。故律云。云何名為威儀。隨順行者。是名威儀。不隨順者。犯非威儀。白雲端禪師曰。夫一切佛法。操之則存。捨之則亡。然非道去人。乃人去道也。雪嶠大師曰。學道如登山。一步不可住。換得草鞋繩。前人過嶺去。華嚴經云。具足守持威儀教法。能令三寶不斷是也。門者。乃一切凡聖所共出入之門也。大師仍恐初受戒人。有志于毗尼者。不知云何習學。故於經律諸書。採取要文。列為二十四門。始從敬大沙門。終於衣鉢等事。令各門各事。皆不離威儀軌則。庶使熟讀行持。臨事調善。不負披緇受戒也。
  二釋義(分二)初總序緣起。二別列條章。初中(分五)初遵制問揀(分三)初不應
  佛制沙彌年滿二十。欲受具足戒時。若問不能具對沙彌事者。不應與具足戒。
  (本)佛制如上。沙彌年滿二十者。謂年限既滿。是丈夫位。則堪忍寒苦。辦比丘事。猶若世間男子。二十加冠。成人立業之時也。欲者。將也。領納曰受。具足戒者。謂五戒。八戒。十戒。未是具足。惟是比丘。比丘尼戒。乃名具足。此謂進受之人。以圓滿心。希求善法。於羯磨言下。得比丘性故。准汝定論中。有四分義攝。一。受具足。謂受戒之人。乞詞無錯。名號不忘。心境相應。運想週徧。先受十戒。今求具戒。耳聽羯磨念不餘覺故。二。隨具足。謂隨受二百五十戒。相中皆無毀失故。三。護他心具足。謂具足四義中有一。分威儀具足。能長他人之信樂故。四。具足守持。謂得戒已後。盡形壽持。始終無犯故。有此四義。故言具足戒也。凡為師者。應當詳問。沙彌本所受持十支戒相。及二十四門威儀。可曾熟讀行持否。如茫乎不知。忽而不學。不能應對者。則不應為授。何也。謂比丘僧寶。最尊最重。非僥倖可得也。
  二勉學
  (本)當云。卿作沙彌。乃不知沙彌所施行。沙門事大難作。卿且去熟學。當悉聞知。乃應具足戒。
  卿者。以上慰下而言。乃貴重之稱也。謂沙彌雖是小眾。皆能紹隆三寶。利益羣生故。又如父呼其子。謂沙彌是比丘之後裔也。不知沙彌所施行者。當云。子作沙彌。尚不諳沙彌所應施為之事。安望行持比丘律耶。沙門事大難作者。謂比丘戒法。律制森嚴。最難行持。故法華云。又見具戒。威儀無缺。淨如寶珠。以求佛道。莫看容易。卿且去熟學者。謂汝且去精研戒相。熟練威儀。將沙彌所應為事。盡情習學著實留心。果然純熟。方可與汝受具。故曰當悉聞知。乃應受具足戒也。
  三珍重
  (本)今授卿具足戒。人謂佛法易行。沙門易作。故當先問。
  今授卿具足戒者。乃反結遮止之語也。謂比丘是七眾綱領。三乘正因。非是等閒。汝今沙彌之事。尚不曉得行持。如何進具。若先不詰問。便儱侗為汝授具足戒者。則顢頇後學。過在師承。抑顯律法不尊重矣。而世人不知佛道至妙。罪福運行。便謂佛法不難。比丘易作。反令人不信矣。故當先問。
  二採集來源
  (本)以下條則。於沙彌威儀諸經。及古清規。今沙彌成範中節出。又宣律師。行護律儀。雖誡新學比丘。有可通用者。亦節出。
  以下條則者。乃大師序述要略之來源。顯非臆說也。條。是條章。則。乃法則。威儀諸經者。謂沙彌威儀。并十戒經。儀則經等。清規者。乃叢林之綱紀。攝僧之法度也。以此法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