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好八言起九言去十言與依止。

十種非儀不應禮
  一大便時二小便時三裸身四剃髮五說法六嚼楊枝七洗口八飲九食十噉果。

破戒比丘十種勝想(十輪)
  一應作念佛想二應思惟聖戒三當起施心四柔和質直常行忍辱五不生卒暴心無狂亂六喜樂正法七常好閑靜阿蘭若處八欲入涅槃無畏之城九共輭語十禮足。

四分十種賊心
  一黑暗心二邪心三曲戾心四恐怯心五常有盜心六決定取七寄物取八恐怯取九見便便取十倚託取。

比丘十種非法(十輪)
  一若僧不和於國王前訶二於婆羅門前訶三於王眷屬前訶四於大臣前訶五於白衣前訶六於婦女小兒前訶七於僧淨人前訶八於比丘尼前訶九於本怨嫌人前訶十嗔恚心訶。

十住位
  一發心二治地三修行四生貴五具足方便六正心七不退八童真九法王子十灌頂。

梵網十重戒
  一殺戒二盜戒三婬戒四妄語五酤酒六說他人過七自讚毀他八慳悋財法九嗔罵不解十謗毀三寶。

十信位
  一信二念三精進四慧五定六不退七迴向八護法九戒十願。

沙彌十數(僧祇)
  一一切眾生皆依仰食二名色三痛痒想四四諦五五陰六六入七七覺意八八正道九九眾生房十十一切入(一地二水三火四風五空六黃七赤八白九空十識)。

佛滅時十仙(涅槃)
  一闍提首那二婆私吒三先尼四迦葉氏五富那六淨梵志七犢子八納衣梵志九弘廣婆羅門十須跋陀羅。

尼摩觸戒十相
  一腋已下膝已上身相觸二若捉三若摩四若牽五若推六若上摩七若下摩八若舉九若提十若捺。

佛十大弟子
  一舍利弗翻身子智慧第一二目揵連翻採菽神通第一三迦葉翻飲光頭陀第一四須菩提翻空生無諍第一五富樓那翻滿慈子說法第一六迦旃延翻扇繩論義第一七阿那律翻無貧天眼第一八優波離翻近執持戒第一九羅睺羅翻障蔽密行第一十阿難陀翻慶喜多聞第一。

勝鬘夫人十大受(勝鬘經業疏記三上引)
  一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此一句貫下九句)於所受戒不起犯心二於諸尊長不生慢心三於諸眾生不起恚心四於他身色及外眾具不起嫉心五於內法不起慳心六不為自己受畜財物凡有所受悉為成熟貧苦眾生七不自為己行四攝法為一切眾生故以不愛染心無厭足心無礙心攝受眾生八若見孤獨幽繫疾病種種厄難困苦眾生終不暫捨必欲安穩以義饒益令脫眾苦然后乃捨九若見捕養眾惡律儀及諸犯戒終不弃捨我得力時於彼處見此眾生應折伏者而折伏之應攝受者而攝受之何以故以折伏攝受故法久住十攝受正法終不忘失何以故忘失法者則忘大乘若忘大乘則忘波羅蜜。

教尼具十德
  一具持戒行二多聞三誦二部戒本利四決斷無疑五善說法六族姓出家七顏貌端正八堪為尼說法令尼歡喜九非為佛出家被三法衣而犯重法十二十夏若過。

有十法疾滅正法
  一有比丘無欲鈍根雖誦句義不能正受二亦不能令他解了三不能令受者有恭敬威儀四有說法者不能如法教闘諍相言五不樂阿練若法六不隨法教七不隨忍法隨不忍法八不敬上座無威儀者九令後生不受學毗尼十致令放逸失諸善法。

上高座十法(三千威儀)
  一鳴鐘集二禮三寶三昇高坐四打磬靜眾五贊唄六正說七觀機進止八說竟迴向九復作贊唄十下座禮辭。

寺有十名(靈裕寺誥)
  一寺二淨住三法同舍四出世舍五精舍六清淨園七金剛剎八寂滅道場九遠離處十親近處。

事鈔十門(或云十意十條)
  一序教興意二制教輕重意三對事約教判處意四用諸部文意五文義決通意六教所詮意七道俗七部立教通局意八僧尼二部行事通塞意九下三眾隨行異同意十鈔者引用正文去濫傳真科酌意。

制戒十利(四分)
  一攝取於僧二令僧歡喜三令僧安樂四未信令信五已信令增長六難調者令調順七慚愧者得安樂八斷現在有漏九斷未來有漏十令正法久。

糞衣十利(十住婆沙)
  一慚愧二障寒熱毒虫三表示沙門儀法四一切天人見法衣專敬如塔五厭離心著染衣非為貪好故六隨順寂滅非為熾然煩惱七由著法衣有惡易見八更不須餘物莊嚴故九隨八聖道故十我當精進行道不以染汙心於須臾間。

著糞衣十利(十住婆沙)
  一不以衣故與在家者和合二不以衣故現乞衣相三亦不方便說得衣相四不以衣故四方非法求索五若不得衣亦不憂六得亦不喜七賤物易得無有過患八順行初受四依法九入在麤衣數中(謂入糞衣頭陀中故)十不為人所貪著。

受毳衣有十利(十住婆沙)
  一在麤衣數二少求索三隨意可坐四隨意可臥五浣濯則易六染時亦易七少有虫壞八難壞九更不受餘衣十不失求道。

但三衣人十利(十住婆沙)
  一於三衣外無求受疲苦二無守護疲苦三所畜物少四唯身所著為足五細戒行六行來無累七身體輕便八隨阿練若處住九處處住無顧惜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