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清淨。智不能知。識不能識。九者能說之法。顯於無說。無說之空。亦不可取。故名佛性。十者空乎寂靜。與有亂俱行。體離於形名。常顯名色。是為十性。無礙之智。與癡凡一如。如真解脫。本從凡起。雖有此喻。佛性之義。唯佛能知。
  又曰。初發道意走覔道。心邪曲見未正直。江南江北求菩提。菩提共行不相識。身外覔訪既疲勞。一處靜思頓止息。忽然醒悟覺少分。乃知菩提身中匿。解煩惱性空如幻。未死不久自窮極。涅槃生死同一如。道理不二亦不即。若能明了根塵法。長養無礙神通翼。觀察五陰假緣生。自性本來包十力。

  示佛果智顯能觀體

  又(二十九)云。兼觀佛性。此是因相。次須觀果。果是佛智。經云。滿大千界眾生智。不及一須陀洹智。世界須陀洹智。不及一斯陀含智。世界斯陀含智。不及一阿那含智。世界阿那含智。不及一阿羅漢智。世界阿羅漢智。不及一辟支佛智。滿十方界辟支佛智。不及一種性菩薩智。如是節級。不及一十地菩薩智。滿十地菩薩智。不及如來一念之智。是故世尊智慧大海。恒沙大士。咸共思量。不知如來舉足之事。是故汝當一心精進。求佛智慧。

  ○靈芝觀經疏明淨土觀法
  欲知觀妙先顯教圓

  疏云。準知一代彌陀教觀。皆是圓頓一佛乘法。更無餘途。又引慈雲曰。佛法有二。一小乘不了義法。二大乘了義法。大乘復有了義不了義。今談淨土。唯是大乘了義中了義法也。經曰。十方諦求。更無餘乘。唯一佛乘。斯之謂矣。言了義者。了彼淨土。即我自心。非他法也。達彼彌陀。即我自性。非他佛也。如此則迴神億剎。實生乎自己心中。孕質九蓮。豈逃乎剎那之內。故經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即是開示眾生佛之知見。大乘了義。豈復過此。乃至云。即知淨穢身土。悉是眾生自心。秪由心體虗融。故使往來無礙。秪由心性色徧。遂令取捨無妨。

  示觀經宗旨

  (問。世謂靈芝以觀佛為宗。動成破兵。其義若何。答道聽途說何足與議。然不知靈芝以實相妙觀。觀彼依正。豈不妙耶。天台雖以心觀為宗。至論所觀。還觀依正。如彼疏云。佛是所觀勝境等。文極顯然。竊詳今疏。前後立義。能所淨穢。只一不思議微妙心性。天台心觀。觀於依正。豈離一念。今疏觀佛。既了唯心。佛豈外境。所立雖異。於義無殊)。
  疏云。宗是主義。一之經主。義須辨示。天台云。此經以心觀為宗。此則單就能觀為言也(彼疏續示所觀勝境。則顯心觀。單就能觀明矣)。觀佛依正。得非心觀乎(依正既唯一心。觀彼即是心觀)。遠師善導。並云諸經所辨。宗趣各異。此經以觀佛三昧為宗。此則通就能所而立也。乃至云。準知觀佛。功德難思。良由攝虗妄心。冥真實境。假彼福慧。濟我貧窮。藉彼慈悲。拯我沉溺。是却惡之前陣。為入道之初門。故楞嚴經云。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是則名曰香光莊嚴(準知下乃明觀佛功能殊勝。若正明觀法。當見下引)。

  因明理事一如

  疏云。理是虗寂之強名。事乃施為之總目。名雖兩立。體實一如。其猶水動為波。墨畫成字。波雖萬狀。水濕何殊。字有千差。墨色無二。若謂冥心住寂。能所泯亡。則為理觀。舉心動慮。取捨歷然。則為事觀。是則理事對敵。未是圓融。今依天台十疑論云。智者熾然求生淨土。達生體不可得。此乃真無生。愚者為生所縛。聞生作生解。聞無生作無生解。而不知生即無生。無生即生。不達此理。橫相是非。幾許誤哉。是知達事即理。理非事外。是真無生。故稱妙觀。

  正明用觀

  疏云。問。今經理觀。如何修習。答。修法有二。一者能觀心。即以現前識心想念為體。下云。當起想念。諦觀於日。是也。二者所觀境。即以彌陀依正莊嚴為體。即下所列。十六種境是也。能所相冥。方成觀行。問。起心取境。那名理觀。答。了此心境。皆因緣生。緣生無性。體非生滅。即無生理。十疑論云。夫不生不滅者。於緣生中。諸法和合。不守自性。求於生體。了不可得。此生生時。無所從來。故名不生。此滅散時。去無所至。故言不滅。非謂因緣生外。別有不生滅也。今明理觀。一準論文。以緣生心。觀緣生境。心境雖殊。緣生不異。能觀是心。所觀即佛。心法佛法。皆不思議。華嚴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即其義也。故諸行者。先開智解。通達無礙。然後晨夕。念念繫想彼方依正勝境。熾然求生。不妨心境。體自無生。非謂造作。使之然也。
  (四明云。行者應知。據乎心性。觀彼依正。依正可彰。託彼依正。觀於心性。心性易發。乃至云。能造因緣及所造法。皆悉當處全是心性。是政今觀。若依若正。乃法界心。觀法界境。生於法界等。據斯所示。正以妙觀。觀彼依正。則與今立是同也)。

  示諸文總觀諸法

  疏云。是知世出世間。諸所有法。出處語默。莫非妙理。非唯此觀。一代大乘。所立觀法。莫不皆爾。法華云。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等。又云。